创新社会治理与时俱进(激发社会治理新动力)

创新社会治理与时俱进(激发社会治理新动力)(1)

创新社会治理与时俱进(激发社会治理新动力)(2)

创新社会治理与时俱进(激发社会治理新动力)(3)

“各位记者请往里走,白庄镇是循化县人口最多的一个镇,这里是我们的综治中心,也是全县所有乡镇中规模最大的综治中心,这里的‘天眼’可以让我们清清楚楚看到白庄镇的每一个角落。”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党委书记李晓明边介绍边邀请记者参观。

近日,“喜迎二十大·法治青海行”采访行海东采访组来到循化县,前往白庄镇了解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和做法。

数字赋能 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在白庄镇综治中心,白庄镇“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旁的“助力社会治理 强化科技支撑”标语分外显眼。

“循化的治理看白庄 循化的和谐看白庄”。采访中,李晓明多次提及这句话,因为白庄镇是循化县人口最多的乡镇,白庄镇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到循化的和谐稳定。为此,白庄镇党委政府以“数字乡村”摄像探头为基础,以“云广播”为宣传总抓手,利用“电视屏 指挥室智慧大屏 云端平台”三合一终端,打造“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在全镇范围内轮巡查看社会面管控情况。通过并网摄像探头,白庄镇的300余个摄像探头监控系统已覆盖全镇27个行政村。

“你看,各村委电脑、各支部书记手机APP都可以随时通过‘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查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重点路口等各重点场所实时情况。”李晓明指着屏幕向记者介绍。

记者看到监控视频画面可以实时切换,“运用智能监控平台,镇、村两级能够快速找出人居环境薄弱区域、疫情防控管控薄弱区域、重点场所动态区域,可以根据实时动态情况,加强重点区域的卫生整治和管控巡逻。”李晓明说。

随着李晓明的介绍,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放大街边一辆车的车牌号。“在高清‘天眼’下,违法违章车辆无处遁形。”李晓明说。

记者还了解到,自“数字乡村”智慧集镇项目实施以来,白庄镇每天一大早将“云广播”启动,将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精准传达至群众耳中,使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真正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通过不断宣传和解读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打破了以往“宣传靠村干部、效果实地跑”宣传瓶颈,初步实现了政策宣传的现代化、全覆盖。

“不仅如此,若发生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我们这个系统还可以通过‘云广播’功能实时喊话,疏散群众。”李晓明说。原来,通过电脑客户端及手机APP一键式喊话、文字转语音以及音频播音等方式,还可以指定播放内容,及时传递疫情防控通知、应急指挥等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利用“云广播”功能实时喊话,及时处置紧急情况和紧急工作部署,为打造联防联控的治安防控体系提供坚实的“技防”基础。

移风易俗 提升群众获得感

自《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施行以来,白庄镇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移风易俗,让村民摒弃旧习陋习,享受现代文明,净化社会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

“以前白庄镇的结婚彩礼高达30万元,近年来,随着我们入户走访、宣讲政策、普及法律知识,现在循化县结婚彩礼不超过10万元,极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不会再因为彩礼问题致贫、返贫。其实,白庄镇的移风易俗工作是循化县移风易俗工作的缩影。”李晓明说。

记者了解到,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群众起初持观望态度。白庄镇党委坚持走在前、作表率,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破旧立新,建立完善了白庄镇“镇规民约”和红白喜事操办标准,以制度保成效、促稳定。同时,全镇5个片区以片为单位制定了“片规民约”,27个村在“片规民约”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制定“村规民约”,以制度推进基层自治促进了社会治理,规范了文明行为。

“我们还在各片区设立移风易俗义务监督员,通过抓村干部、党员等‘关键少数’,解决了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畸形消费等不良习俗和社会突出问题。”李晓明说。

白庄镇乙日亥村村民韩忠民向记者讲述了移风易俗给他带来的好处。

2018年,韩忠民的大儿子结婚时,18万元的高额彩礼,再加上酒席钱,总共花费20余万元左右。《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颁布施行后,2019年,韩忠民的小儿子结婚彩礼为8万元,从筹备到成婚,算下来10余万元,减轻了全家人的负担。

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男方结婚经济压力小了,婚礼更朴实了,大家都拍手叫好。

为持续加强对移风易俗程序的监督,白庄镇通过对村民监督委员会、移风易俗义务监督员的定期约谈,提升监管力度,保证各项流程公开、透明。“同时,我们加强对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镇、村两级同时对各村婚丧事宜的档案存档管理,确保办理每起婚事丧事都有相关承诺书、诚信登记表、现场照片等相关材料,保证每起婚丧事宜都有完整档案留存。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已简办287起婚事和273起丧事。”李晓明说。

网格管理 拓展治理新路径

李晓明还介绍,近年来,白庄镇不断探索实践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新路径,白庄镇坚持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为基础,构筑“党委 支部 网格小组”的组织架构,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的关键环节,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领域的网格化治理体系。

“我们采取党委抓面、支部抓块、小组抓片、党员抓点的方式,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把全镇28个村(社区)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将86个以社(队)为单位的子网格建在28个网格中,使网格化管理工作纵深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基层自治能力。”李晓明告诉记者。

网格化管理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网格员队伍管理。为此,白庄镇选派28名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兼任28个网格的网格长,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社(队)长等组成的107名网格员在86个社会治理子网格内开展服务,确保将治理延伸到了基层最末梢,凸显了网格化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民族团结 打造创建“金”名片

白庄镇是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等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近年来,在白庄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和扩大了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循化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金”名片,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也为繁荣稳定的社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晓明介绍,在日常工作中,白庄镇将民族团结工作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以便及时掌握辖区各民族群众日益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从而为矛盾调解、化解工作奠定基础。每季度对全镇信访矛盾纠纷汇总分类,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坚持调处工作走在激化前,提前开展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化解调处工作。

记者还了解到,白庄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工作融合推进,进而推动各项工作整体开展。通过驻村工作队下乡走访,深入农户调研,村“两委”厘清了发展思路,为群众提供富有实效的科学种养及就业信息,积极协助农户开展撂荒地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向纵深推进。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巩固移风易俗成果、建设文明乡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具有白庄特点、满足群众新需求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晓明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