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人物孙震家谱(陆仲晖杨克芝先生其名其人)

编者按:

杨克芝先生是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的常务理事,《三线风云》1、3、4集的副主编。“三线人家”第347期发表他《名字的追忆》后,好评如潮。因多数评论均超过跟帖600字以内的规定,为此我们决定对每篇单独发表。今天刊发的是《名字的追忆》评论之一,由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陆仲晖先生撰写。三线建设研究会荣誉会长王春才、常务副会长陈东林、《三线风云》主编及常务理事倪同正、《三线风云》副主编及常务理事吴学辉、常务理事及四川作家刘常琼、常务理事南庆杰、理事邓龙以及叶子、张志国、贾耀娥、曾旭东等10余位专家、学者、三线友人撰写的评论,将陆续在本公众号分期发表,敬请关注和跟帖。

杨克芝先生其名其人

2019年9月2、3日,杨克芝先生将其大作《名字的追忆》,通过微信发给我。我在反复拜读和细心品味之余,更进一步的让我眼界大开,杨克芝先生就是一个留意生活和注意细节的有心之人。他这篇看似平常的文章,不禁让我觉得,这就是杨克芝先生手中,他那一杯爱不释手的烈酒,我已经强烈的感受到这杯烈酒的醇香四溢和绵柔悠长 。

陆仲晖主编的锦江回忆录、诗歌集

我与杨克芝先生的相识,初缘于倪同正老师2012年前后开始编辑《三线风云》一书。后又于2014年起,因为锦江厂退管站编辑《锦江之歌》诗歌集,倪同正老师请杨克芝先生为该书把关增色。杨克芝先生二话不说,一口气为诗歌集进行逐句逐字的文字修改,雅正书名为《锦江之歌》,还为我们洋洋洒洒的撰写了5000余言的《锦江有个合唱团》一文,着实让我们的《锦江之歌》诗歌集亮堂了不少。在这期间,杨克芝先生还亲热的自称他为“编外锦江厂人”。直接到位的拉近了他和我们锦江厂的距离,让我等锦江厂人倍感亲切和荣幸。当然,这也让我第一次见证了杨克芝先生为人处事不遮不藏,敢作敢为,直接了当的脾气,这也恰好是我喜欢及追求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民国历史人物孙震家谱(陆仲晖杨克芝先生其名其人)(1)

相聚四川彭州(左二为陆仲晖,左三为杨克芝)

民国历史人物孙震家谱(陆仲晖杨克芝先生其名其人)(2)

相聚于湖北襄阳孟浩然纪念馆(左一为陆仲晖)

我和杨克芝先生真正的第一次见面,应该是2014年3月,在北京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后又在王春才王老的安排下,先后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等时间里,我和他在襄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成都市及锦江厂所在地彭州市,还有今年7月在大邑雾山农场等,有过几次见面。我和杨克芝先生虽然见面不多,也因为每次的场面上人多应酬不暇,我和他无法进行单独的请教和长谈。不过,杨克芝先生和我却像早就相识和一见如故的老熟人一样。没有陌生感,一点也不拘束。我们随和开诚的交谈,直白的互动碰撞,在许多问题上我们都会不约而同或正合我意。不仅如此,杨克芝先生从一开始和我接触,他开口就和我称兄道弟起来。我也和刘常琼一起叫他“杨老头”或“喝酒的杨老头”。其实在我的心底,我是真心的要尊称他为:“杨克芝先生”的。

在做人,做事,做文章上面,杨克芝先生永远是我应该尊敬的人。我还不确定杨克芝先生是不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如果他是一名中共党员,在爱国敬业诸方面,他则更应该是值得我学习的样本。在我们锦江厂的一群人里,杨克芝先生不仅认识倪同正老师和我,在不经意之间,他就和锦江厂的傅俊海、李文超、王连彦、卞美兰、朱桂香、周文龙、阳运涛、唐中毅、刘丹、周磊等十多人你来我往、聊得火热。杨克芝先生真也就不把自己当外人,心安气定、大大方方的以锦江厂人的老朋友老熟人自居了。这让我们锦江厂人多少有了几分骄傲和炫耀的本钱。

民国历史人物孙震家谱(陆仲晖杨克芝先生其名其人)(3)

《锦江之歌》主编傅俊海的诗笺

在与杨克芝先生的接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10月,那次在襄阳市卫东厂的相聚。几天的时间里,杨克芝先生从早到晚全程陪同,变着花样安排我等一行人的吃喝玩乐。热情周到的接待,竭尽地主之义的安排,令人难忘和受之不安。卫东厂这样相当规模的集团企业,隆重而庄严的庆典活动。在杨克芝先生巧妙灵活的周转下,至少我本人一点也没有紧张感和小心翼翼的。我倒很像是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休假旅行,一种回到家里,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感觉。这是和我以往参加过的类似活动所不相同的感受,也让我感同身受的领略到了杨克芝先生过人的工作技巧和别致的待人风格。

在倪同正老师的提议下,我曾于2014年4月左右,给杨克芝先生快寄过一箱《锦江魂》酒和一些资料过去。在卫东厂相聚时,我又给杨克芝先生顺便捎带了一些彭州市的土特产过去,他却好像对卤鸭子一类的东西不怎么感兴趣。直接的就对我说:“还是你们锦江厂的那个 《锦江魂》酒好喝,酒劲大味道好。就是太少了,六瓶酒,根本不够身边的兄弟们分的。我只喝了一瓶,还没有喝够。”杨克芝先生这是在抱怨我把他的酒瘾逗发了。卫东厂之行回到四川后,我非常知趣的又赶快给杨克芝先生快寄了两箱《锦江魂》酒过去。以满足他的酒瘾和馋嘴,更主要的是借以表达一下我对他的一点谢意。

前面我说过,我和杨克芝先生虽然已经是有过五、六次的见面,却又因为会务紧凑和人员众多,我与他并没有过多的交谈交流,今天想起来不免有一些遗憾之感。我一直都渴望能够和杨克芝先生有一次一、二天时间的单独相处,来一次忘却时间,天南地北、古往今来的畅所欲言。我和杨克芝先生的交往接触表面上不多不深,但是我敢肯定:杨克芝先生是可以和我直来直去,实话实说的那个人。这一次,在云云高手之中,杨克芝先生能够屈尊邀请我这等小辈凡人,为他的大作《名字的追忆》写上一点什么,谈一谈我和他之间的交往交情。这不仅让我感到吃惊和意外,也让我真切的感觉到了杨克芝先生的平易包容和待人接物之道。唉!杨克芝先生的盛情难却,我也就只好先放下手中的工作,挤出一点时间,搜肠刮肚的“硬”做起文章来。

杨克芝先生嗜酒追酒,又满腹文章锦绣,而我别无他才却有满屋烈酒千瓶,我欲以酒换得杨克芝先生赐教。他日杨克芝先生何不再次尊驾光临彭州,我们一同把酒开怀饮,品茶言欢到天明。这是我的一个愿望,也是我对杨克芝先生的一个邀请。

杨克芝先生,敢来么?!

作者简介

陆仲晖、男、汉族、1958年10月生。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0年12月分配锦江油泵油嘴厂工作,曾担任钳工、办事人员、副处长。主编锦江油泵油嘴厂历史回忆文集画册诗歌集:《锦江岁月》《锦江情韵》《锦江之歌》《锦江骊歌》《锦江之恋》丛书,参与《彭州三线建设纪实》一书组稿撰稿。现为锦江油泵油嘴厂退管站党委书记、站长、善后组组长,成都市企业会计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关注三线人家,欢迎投稿·

民国历史人物孙震家谱(陆仲晖杨克芝先生其名其人)(4)

民国历史人物孙震家谱(陆仲晖杨克芝先生其名其人)(5)

投稿邮箱:3234651809@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