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景德镇的过去和未来)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景德镇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景德镇近几年的发展变化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1年9月24日)
刘锋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国家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市委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识共为、奋力拼搏,与全国全省同步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推动景德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从“三个五”战略行动的提出,到“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的定位,瓷都人民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美景、厚德、镇生活”奋斗征程。从国家试验区的成功获批,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成功创建,景德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从城市“洗脸”、农村“洗脚”,到“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塑形”和“铸魂”相结合,城市“双修”和产业发展相促进,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解决城市道路东西不畅、南北不通问题,到治理中小学校的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日益攀升。从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老城保护和改造,到新区的城市门户、产业新城展现出来的无限生机,千年古镇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了深刻的蝶变。
五年来,我们在整洁、整齐、整治上下功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整洁”治脏,以“整齐”治乱,以“整治”治差,从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到城乡环境大整治,再到“双创双修”,通过全城动员、全域行动、全民参与,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夺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出彩”。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功能设施明显完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增长28.8%,城镇化率提升至65.02%。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成效显著,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省第一,水质优良率10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以上,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五年来,我们在转型、集聚、配套上下功夫,经济发展量质双升。发挥特色优势,构建了陶瓷、航空、汽车和旅游“3 1 X”产业体系。组建景德镇陶瓷集团,建设陶瓷总部基地、智造工坊、特种工业陶瓷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平台,陶瓷工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的航空小镇,聚集3家整机、40余家配套企业,成功争取军民融合、通用航空、直升机产业、应急救援等一批国家平台。与北汽集团密切合作,发展汽车产业,持续扩大配套产业园规模。成功举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建设了陶溪川、名坊园、三宝国际瓷谷、高岭·中国村、洪岩·水上古戏台等项目,打造了“十五景、三宴、三剧”等一批有品质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加快老厂区、老厂房转型升级,国家工业遗产总数达到4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陶溪川”模式向全国推广,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全省靠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长虹华意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成色更足,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直播带货、夜游经济等新经济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综合创新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第二。全市GDP年均增长7.4%,规上工业企业突破400家,增长30%;高新技术企业达200家,增长6倍;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4.1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在激活力、挖潜力、增动力上下功夫,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统筹推进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社会体制等八大领域892项重点改革,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市”。全面完成市县乡党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整优化城市管理体制,组建昌南新区,构建“两办三中心”街道管理体制,探索“一委一居一站”社区治理模式,实施环卫一体化和园林市场化改革。整合资源资产,做大做强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等国资公司,总资产由500多亿元增长到2000多亿元。主动融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建设,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九景衢铁路建成通车,昌景黄高铁全线建设。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国际研学游学。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今日中国等国家文化品牌活动,精心办好瓷博会,用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五年来,我们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下功夫,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清零,18个省级贫困村全部退出。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推进常态化防控,是疫情爆发以来全省确诊病例最少、“清零”最早的设区市。全力做好防汛工作,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启用并充分发挥调峰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就业率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承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8.7%,中心城区完成棚改任务300多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4518套。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3个高校新校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中小学学位4.6万个。御窑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一批新场馆拔地而起,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升格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实现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基本药物销售零差率。新建改建体育场馆11个,成功举办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社会治理不断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连续18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五年来,我们在抓严、抓实、抓常上下功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三基三化三起来”模式,全市10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49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做事是最好的作风”用人导向,出台市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实施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123工程,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有了可喜变化,“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更加浓厚。坚持“严”的主基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立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分类推进派驻机构改革,推动市委巡察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111件,党纪政务处分3107人,查处“四风”问题814起。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富有成效,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人民团体桥梁作用更加凸显,法治景德镇建设稳步推进,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这五年,最振奋人心的是,2019年7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试验区实施方案,这是亲自关怀、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景德镇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家试验区既是金字招牌、国家使命,也是重大机遇、历史责任。从构想提出、方案编制到方案批复,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全力以赴,不到两年时间就落地了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我们深感来之不易!国家试验区获批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我们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标杆”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加速项目建设,弘扬陶瓷文化,壮大陶瓷产业,一批政策红利开始释放,一批国家试点成功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对外交流活动有序开展,先后获批了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20多项试点,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资金支持,国家试验区已成为推动景德镇发展的“加速器”。
五年的砥砺奋进,既饱含了付出,又收获了精彩。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景德镇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景德镇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殷殷嘱托,沿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徘徊、不折腾、不松劲,以“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坚持“群众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必须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激发各种活力,在团结奋进中成就事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县域经济还比较薄弱,园区引擎作用发挥不够;民生事业存在短板,保障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营商环境不优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际瓷都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因势而谋,以接续“两个百年”、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擘画了“十四五”发展蓝图,描绘了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军号角。省委深入贯彻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努力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景德镇,怎样建设好景德镇,这是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我们提出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新型人文城市新范例、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共同富裕实践新样本、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
第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是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坐标中,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找准景德镇的时代责任、时代担当、时代使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以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瓷都答好“时代之问”。
第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赋予景德镇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景德镇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早在2015年,就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两次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作出了“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为景德镇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擘画了美好蓝图。2019年11月,李克强总理亲临景德镇视察,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景德镇国家试验区建设,要求我们“把千年瓷都打造成国际瓷都”。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景德镇要成为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型人文城市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景德镇打造成“冠领中国、代表江西走向世界,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的国际瓷都”,建设成“山水园林城、国际瓷都地”。从的殷殷嘱托到总理的深切期待,从国家方案的目标定位到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都赋予了景德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的历史使命。
第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是续写千年辉煌的现实需要。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小写的“china”瓷器,诉说着大写的“CHINA”故事。回顾景德镇的辉煌史,就是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的奋斗史。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站在发展的新起点,更应当担使命、勇奋斗,更需要锻长板、补短板,全力以赴挺起产业发展的硬脊梁、打造陶瓷文化的软实力,上下同心演绎人文城市的风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全面发力,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的新风貌,续写新时代景德镇发展的新辉煌。
第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是瓷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央明确,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景德镇就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较好,城镇化率较高,实现共同富裕基础扎实。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景德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加快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景德镇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总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就是要注重“全面建设”这个基本要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跃升;就是要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战略部署,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聚焦“国际瓷都”这个城市定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陶瓷这个“根”和“魂”,推动文化与国际交流、经贸与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景德镇在国际的城市知名度、文化影响力,努力闯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江西元素、景德镇特点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
这条新路,是一条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一定能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我们要心怀梦想、勇于探索、不惧艰险、奋勇前行,去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
围绕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
到2025年,国家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陶瓷及其他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主要指标在全省排位前移;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饮用水水源水质等指标保持全省领先;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进一步缩小;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7岁;成功实施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对外文化交流卓有成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到2035年,为景德镇擘画的宏伟蓝图成为美好现实,国家试验区各项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景德镇成为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型人文城市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成功“申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翻一番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基本建成。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全力实施“五新”战略行动:
——新型人文城市新范例。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坚持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人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以宜居、绿色、韧性、智慧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让城市建筑可观可读、自然可亲可爱、街区可触摸可体验、管理有章有序、生活有温度有品位,构建人民精神普遍富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城市社会形态,把景德镇塑造成一座彰显高颜值、充满亲近感、洋溢文化风的人文之城,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景德镇、建设景德镇、热爱景德镇。
——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切实补齐产业短板,构建“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 文化旅游 其他优势产业的“3 1 X”特色产业体系,推动景德镇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产业体系更完备、产业平台大提升、产业实力大突破。
——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围绕“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以交通共联为基础、以设施共建为核心、以要素共享为保障,构建“一核两轴、一圈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就是以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两轴”就是以陶科园、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大小镇为标志的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轴,以206国道为连接的工业发展轴。“一圈”就是以全域为范围的“半小时经济圈”。“两区”就是乐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浮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区。
——共同富裕实践新样本。大力发展景德镇特色的富民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大“蛋糕”,在完善政策中分好“蛋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发展更平衡、发展机会更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努力形成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美好生活图景。
——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放大陶瓷文化优势,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全面提升陶瓷文化国际影响力和人才吸引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重要载体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名片。
全力实施“五新”战略行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是落实殷殷嘱托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是抢抓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机遇的战略选择,是落实江西“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具体行动,是对景德镇已有发展思路的传承创新。我们要保持定力、接续奋斗,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新征程。
三、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奋斗出来的,国际瓷都是干出来的。全市上下必须坚持以国家试验区建设为统领,聚焦高质量发展,突出六个“坚定不移”,推动各项事业全面上台阶、上水平。
(一)坚定不移推进国家试验区建设,在引领城市发展上扬优势。建好国家试验区是的殷殷嘱托,是国家使命、重大机遇、历史责任。要围绕国家试验区“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大力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树立“陶瓷 ”“ 陶瓷”理念,加快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全要素、多业态、高质量的“陶瓷经济”生态链,让千年瓷都焕发新时代璀璨夺目的光彩。
突出保护传承,让文化活起来。以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规划和陶瓷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陶阳里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推动符合条件的老瓷厂成为国家工业遗产,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以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抓手,保护陶瓷历史文化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体现“原真性、原生态、原文化”,大力推动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建设国家陶瓷非遗综合馆,加强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队伍、非遗保护名录、非遗项目数据库建设;扎实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积极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以陶瓷文化挖掘阐释、活化利用为重点,收集整理编纂陶瓷文化典籍文献;加强陶瓷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全面科学准确阐释陶瓷文化历史内涵和发展脉络;鼓励陶瓷类博物馆升级,发展陶瓷艺术非国有博物馆,打造博物馆之城;推出一批陶瓷文化影视剧、纪录片等艺术精品,力求实现“五个一工程”新突破。
突出创新升级,让产业强起来。聚焦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先进陶瓷等重点领域,推动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巩固纵向产业链,完善原料制备、装备制造、辅材配套等生产链条;拓展横向产业链,提升研发设计、博览交易、电商物流等配套服务,大力推动政、产、学、研、用、金、介的生态融合,构建强大的陶瓷生态链。坚持品牌引领,做大日用陶瓷,实施陶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鼓励陶瓷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加强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努力培育一批规上骨干企业,致力打造一批高端陶瓷品牌,推动日用陶瓷量质双升。用活国家试验区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陶瓷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国际知名陶瓷企业落户景德镇。鼓励引导建筑卫生陶瓷向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转型。坚持推陈出新,做精艺术陶瓷,立足艺术陶瓷这个传统优势、最大特色,保护完善老鸦滩、樊家井、古城村等传统陶瓷特色工坊与村落,加快建设陶溪川、名坊园、三宝国际瓷谷、陶大小镇等文创平台,大力促进流量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齐发力。积极发展文创产品研发和创意设计,推动陶瓷设计与品牌塑造相融合,打造世界级陶瓷文化创意中心。坚持创新发展,做强先进陶瓷,把低能耗低物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先进陶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规划上加强引领,研发上加大投入,政策上重点倾斜,要素上全力保障,抢占现代陶瓷产业的制高点、爆发点。整合各类资源向先进陶瓷集聚,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节能环保、生物医疗等高科技应用,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壮大一批市场主体、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重点产品。引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科研院所落户,打造先进陶瓷创新研究院集群,推动先进陶瓷关键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中日(景德镇)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先进陶瓷产业园、新平先行区建设,搭建检测共享、电镀集控、中试孵化等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发展样板区。
突出融合发展,让旅游旺起来。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陶瓷、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艺术化、时尚化、景区化“三化驱动”,开展文化大挖掘、促进文旅大融合、塑造地域大特色、创建统一大品牌,壮大陶瓷旅游经济,构建以陶瓷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全域旅游新格局。重点实施好“国际瓷都·优质旅游”文旅融合计划,提升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推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创建一批旅游景区品牌、培育一批旅游新业态、引进一批知名旅行社,大力完善文旅产业链,高品质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唱响“国际瓷都”旅游品牌,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突出交流交易,让合作多起来。充分发挥与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优势,用好“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等平台,大力推动陶瓷文化“走出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展示、国际合作办学、国际研学游学,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华文化走出去、今日中国等外事外交文化活动。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让世界通过景德镇这个窗口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了解江西,了解中国,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加快建设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中心,积极发展陶瓷跨境电商,搭建集产品发布、评估鉴定、交易结算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陶瓷博览运营平台,形成线下园区生产、线上全球供货的陶瓷产品贸易格局。大力发展陶瓷会展经济,推动瓷博会从注重贸易到贸易与投资并重,从注重精品到精品化与大众化并重,从注重线下到线上与线下并重,让千年瓷都的优秀传统文化“扮得更靓”“走得更远”,打造“全天不下线、全年不落幕”的瓷博会。
(二)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市,在壮大发展实力上求突破。产业是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不抓产业,景德镇就没有发展,不大抓产业,景德镇就没有未来。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全力以赴做优园区、做强产业、做大企业、做实项目,重点实施“三个千亿”工程,建设高新区千亿园区,打造陶瓷、精细化工和医药两个千亿产业,全市工业总量突破三千亿,奋力跑出景德镇工业发展的加速度。
推动园区建设大升级。按照“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的要求,优化园区定位,强化分工协作,推动“提质、扩园、增效”,千方百计提升园区贡献率,实现全省综合排名逐年前移。加快调区扩区,支持高新区、陶瓷工业园区、乐平工业园区、浮梁产业园区等工业平台全面扩容升级,加快推进航空产业园和鱼山医药产业园建设,支持鱼丽工业园等平台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园区,把206国道打造成为工业发展轴。加大对园区扶持力度,发挥好产业基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园区积极稳妥筹资融资,提升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实施满园行动,坚持“亩产论英雄”,推进节地增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加快“腾笼换鸟”,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逐步提高厂房入驻率和使用率,降低企业建设周期和生产成本。理顺体制机制,突出园区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的职责定位,加快向园区放权赋能,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建立招商项目落地的市级统筹决策机制,完善跨县区、跨园区的“飞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和普惠性招商政策,积极推动在发达地区设立“反向飞地”,实现合作共赢。
推动特色产业大发展。在抓好陶瓷产业、文旅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等产业。优化提升产业链链长制,围绕铸链、强链、引链、补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航空产业蓄势腾飞,发挥昌飞、602所“厂所融合”特殊优势,以航空小镇为依托,全力打造“制造与运营相融合、总装与配套为一体、航空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的航空产业高地。在规划上,进一步优化“一江两岸”“一镇四区”布局,明确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在集聚上,鼓励支持现有3家整机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成立民机股份公司,加强零部件本地化、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用直升机整机研制能力,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在创新上,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重点区域,积极创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全力服务某重点型号直升机等重大项目,推动更多高技术水平配套企业加入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并入驻我市。在通航上,用足江西省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重大政策,用好罗家机场、吕蒙机场、浮梁通用机场和起降点等设施,最大化释放我市低空空域资源,为通航产业发展创造条件。重点建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基地、浮梁通航产业园等项目,推进“通航 制造维保、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城市服务、农林植保、职业培训”,助力通航产业加速“飞起来”。促进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转型跃升,准确把握国家产业布局和支持方向,走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道路,打造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升级版。加快转型发展,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鼓励支持研发创新,兼并重组工艺落后、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让产业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市场更广、结构更优。促进集群发展,重点围绕基础化工、维生素、新材料、医药中间体、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在产业功能配套和龙头企业上下游开展招商,促进产业大聚集、规模大提升,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奋力冲刺更高目标,力争乐平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年产值过千亿,鱼山医药产业园年产值达300亿。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环保监管要求,大力引入先进环保技术,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加强企业风险排查,确保实现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陶瓷、航空、汽车、旅游等领域广泛应用,打造全国陶瓷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区、全域智慧文化旅游示范区,努力构建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制冷、机械制造等产业向特色优势产业迈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推动企业培育大提速。坚持培优扶强,全方位加大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深入开展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育龙头、聚集群”,分行业分层次扶持一批核心技术强、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大的领航企业,构筑以昌飞为代表的三百亿级,以黑猫、华意、富祥为代表的百亿级,以天新、宏柏为代表的五十亿级企业梯队,培育一批能进“国家队”、能打“世界杯”的龙头企业。深入开展“映山红行动”,帮助更多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推动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推进中小企业提质升级。
推动招商引资大突破。把招大引强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努力在项目总量、质量、效益上求突破,力争引进建设“5020”项目在全省排前列,招引单体投资过百亿元大项目实现突破。要树立顶格目标,落实“一把手”责任,创新招商方法,对接好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用好重大经贸交流平台,开展专业化、精准化招商;要重点加强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旗舰型”企业的招商引资,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要加快项目洽谈、签约、建设、投产转换工作,力争项目签约落地转化率在全省排前列,促进签约项目转化为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生动局面。
(三)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在全域融合发展上勇争先。景德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要抢抓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顺应农业人口城镇化和城市人口回归乡村“双向流动”的大趋势,努力构建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市。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人文风貌和市民素养,使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充分彰显“美景、厚德、镇生活”,努力成为新型人文城市的新范例。加强老城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塑造特色风貌,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勾画天际线,重构新业态,打造网红地,点亮夜经济,恢复市井里弄的烟火气息,打造瓷都韵味的街巷空间。加快新城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功能业态,彰显山水风貌,增强城市韧性,提升生活品质,特别是要在加速导入老城区人口的同时,突出增强对周边地区人口的吸引力,力争五年新增10万新市民。繁荣消费市场,研究出台具体的消费鼓励政策,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优化城乡消费网络,鼓励发展线上线下新消费模式,强化市场秩序监管,推动传统消费提级、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提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治理水平,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加强开发管制,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常态长效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大脑建设,深入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用好城市体检试点成果,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创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充分彰显景德镇城市的山水之美、善治之美、人文之美。
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县域强则全市强,县域活则全盘活。要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任务,鼓励各地突出特色、放大优势、竞相发展,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乐平市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动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树标杆、勇争先。浮梁县要用好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大特色产业集群,在推动绿色发展上作示范。昌江区要在联手园区、联结新区、联动乐平上借势发力,推动产业大发展,经济实力大提升,努力成为206国道工业发展轴的重要支撑。珠山区要守护好历史文脉,提供好公共服务,发展好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等现代都市经济,在建设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轴上勇当主力军,在打造新型人文城市上成为主阵地。高新区要当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平台,建好航空小镇,做大航空首位产业,大力培育优势产业,打造千亿园区,奋力冲刺全省国家级园区前十强。昌南新区要突出“瓷业高地、产业新城”定位,主攻先进陶瓷,强化创新驱动,加速产城融合,做强实体经济,努力在工业强市战略中做先锋,在振兴陶瓷产业中挑大梁。
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乐平蔬菜振兴、浮梁茶叶复兴、三产融合、品牌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积极培育“互联网 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通乡村快递网络,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景德镇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创建一批美丽乡镇示范镇。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污水等“三大治理行动”,开展好村庄整治、庭院整治、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乡村联动建设等“五大专项提升行动”,推动瓷茶文化、古戏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形成“点上精美、线上出彩、面上宜居”的新风貌,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建立健全解决贫困、促进增收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部署,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高标准推动城乡一体。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内撤县设区、撤乡镇改街道、撤村改居,促进全域融合、一体发展。以交通共联为基础,加快推进绕城高速建设,实施206国道改造、351国道改线,完善城际公交、快速路网,提升“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着力推动“景乐一体化”,打造“半小时经济圈”。以设施共建为核心,规划好、建设好、管护好垃圾污水处理、供水供电供气、物流客运通信、防灾减灾消防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要素共享为保障,加快户籍、土地、社保、就业等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生产生活格局,让地域融合更加紧密、城乡之间不再遥远。
(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在提升发展动能上迈大步。景德镇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开放创新史。实践证明,改革的步子越有力发展就越快,开放的大门越敞开舞台就越大,创新的氛围越浓厚活力就越足。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拓空间,以创新强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注入强大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委深改委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职能作用,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确保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全面落地。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为导向,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领域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对待;狠抓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行水电、用能、用地、信贷、税收等差别化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建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升“输氧造血”功能,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
构建开放支撑体系。加快立体开放通道建设,航空方面,提升改造景德镇机场并全面启动迁建工作,规划建设国际航空口岸,建成浮梁通用机场;铁路方面,建成昌景黄高铁及乐平北站、瑶里站,推动六安景铁路、景鹰瑞铁路列入国家规划;公路方面,规划实施上饶至景德镇高速公路建设;水运方面,建成鱼山码头、鸣山码头,推动昌江、乐安河复航。打造开放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景德镇陶瓷产品海外仓建设,加快推动中国(景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以高水平开放谋求互利共赢。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挥602所等科研院所作用,加强与“大院大所”“名校名企”科研合作,共建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快建设中德(景德镇)工业4.0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吸引高端研发机构参与我市“揭榜挂帅”,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景德镇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大学、江西陶瓷工艺美院升格为职教本科、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景德镇市高级技工学校升格陶瓷技师学院、景德镇卫校申办景德镇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力争在校生人数突破10万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研究出台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应用型专业人才,推进人才、项目、资金、平台一体化建设,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让景德镇这座城市迸发无穷的创造力,展现无限的可能性,成为创新驱动之城。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招商的成败关键在于“安商”“富商”。要牢固树立“安商就是招商”的理念,齐心协力营造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突出提效能,要坚持本地企业、外地企业一视同仁,大小客商平等对待,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要素、保姆式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项目代办、限时办结、容缺审批 承诺制等机制,全面推行“证照分离”“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坚决破除“弹簧门”“旋转门”等人为障碍,打造便捷办事的“最优地”。突出降成本,聚焦物流配送、融资贷款、用工用能等关键环节,挖掘降本增效空间,全面降低企业生产性成本,打造企业发展的“首选地”。突出优环境,设立企业服务热线,探索推行“随机联查”“综合查一次”等执法改革,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营造诚实守信信用体系和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在帮扶企业上要多一点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打造生产经营的“安心地”,真正让企业家在景德镇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
(五)坚定不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在凝聚发展合力上谱新篇。景德镇是世界的景德镇,是大家的景德镇。景德镇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拓宽协商求同、民主参与渠道,更加注重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最大限度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依规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支持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自治良性互动。
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等工作,画出最大同心圆。强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扎实做好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挥老年科技工作者作用。抓好党管武装,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做好双拥、民兵、预备役、人防等工作,深入推广“尊崇工作法”,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贯彻法治思想,聚焦法治景德镇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发挥审计在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优势,加快推进中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高效快捷。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让法治思维融入血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
(六)坚定不移促进共同富裕,在共享发展成果上践初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用心用情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让生活更有品质。坚持就业为民生之本,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先富帮后富,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分配机制,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推动“平均数以下”群体加快增收,鼓励高收入人群更多回报社会,努力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形态。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理顺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有效破解教育内卷困境,缓解“教育焦虑”。全面推进健康景德镇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加强全民健康管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的长寿生活。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严格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持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支持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发展,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让精神更加富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注重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激励全市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奋力前行。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好小巷讲堂、古戏台讲堂等基层理论宣讲阵地作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优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提高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体育馆、影剧院、工人文化宫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
让社会更加和谐。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完善群众参与的制度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推广“最多访一次”改革,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面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防范和化解食品药品、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各类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平安景德镇。
让生态更为美丽。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实施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开展“净空、净水、净土”专项行动,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格按照国家部署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抓好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培育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倡导绿色价值观,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乡镇创建活动,让绿色、低碳、节约成为社会风尚和全民自觉,共同呵护好景德镇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常见的美丽家园。
四、加强党的建设,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
提供坚强保证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注入强大动力。
(一)永葆对党绝对忠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善市委党内规范性文件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管机构编制的政治优势,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注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强大奋进力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净化网络环境,切实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智慧集中起来、干劲调动起来。
(二)大力推动思想解放。把思想大解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的“先手棋”,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坚决破除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以思想的“破冰”推动发展的“突围”。坚决克服自满心态、等靠心态、安逸心态,时刻保持进取精神、拼抢精神、攻坚精神,以勇立潮头的姿态、争创一流的勇气,同好的争、跟强的比、与快的赛,努力实现争先进位。用足用活国家试验区先行先试权,大胆试、大胆闯、放手干,特别是对看准了的、条件成熟的,可以先试起来、先干起来,试出一条新路子,干成一番大事业。
(三)锤炼过硬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干部就是要担当,没有担当什么事都干不成,要始终保持“一天当作两天用”“三步并作两步走”的实干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善作善成,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充分发挥考核考评的指挥棒作用,注重在基层一线、项目火线、发展前线选拔培养干部,让更多埋头做事的人脱颖而出。探索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畅通机关、事业、企业干部交流渠道,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重视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使用。
(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完善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深化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巩固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领域党建成果,抓细抓实城市、农村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建立待遇稳步增长机制,加大择优选拔力度,让基层干部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从严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把“三不”一体推进方针全面贯彻到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紧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国有企业、营商环境等领域,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抓好对“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监督。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相互协调,实现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贯通融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着力为基层减负。深化政治巡察,扎实开展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机动巡察和巡察“回头看”,提高新一轮市委巡察全覆盖质效。正确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有效推进澄清正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同志们,蓝图绘就,重任在肩;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全力实施“五新”战略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而努力奋斗!
中共景德镇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秘书处
2021年9月23日
来源:瓷都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