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电影总是耐人寻味(是被误读的碎片)
1988年2月12日,张艺谋的《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五代导演引领的电影时代,在世界认知层面上达到了巅峰。12月,“中国当代娱乐片研讨会”上,时任广电部副部长陈昊苏提出了“娱乐片主体论”主张,中国电影迈入了商业时代。
此后30年里,中国电影历经岁月沉浮。从93、94年《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唐伯虎点秋香》《活着》《东邪西毒》佳片辈出的黄金年代,到失落十年的票房落寞,再到近几年中国银幕世界第一,票房全球第二,中国电影走出了一条媲美最佳剧本的励志之路。
于是,造梦东方电影策划《中国电影30年30人》系列,以内地、香港、台湾三个不同单元,讲述中国最有代表性导演、演员的传奇故事,一起回顾中国电影走过的璀璨路途。
姜文,几乎公认是有实力、有品位、有个性,有气场的一个纯爷们。
199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第十个年头,刚过而立之年的姜文踏上“演而优则导”的道路,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让他登上神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很多人忽略了,正是这部作品一再告诫我们——人的记忆和语言充满欺骗和自我欺骗。
演员出身的姜文,一直崇尚方法派,其特色是台前幕后与角色融为一体。
作为导演的姜文,从《阳光》开始,他迷恋上文字语言,喜欢荒诞如梦境的故事,之后的作品都不例外。
30多年来,姜文带给观众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从帝王到豪杰,从知识分子到草根青年,感觉跨度很大。
随着网络传媒的发达,江湖上不断有一个被“制造”的姜文形象,一再被渲染姜文就是爷们、硬汉、男人、霸气几个单调字眼。
姜文是不是那么“神”?他为何会被大众标签化?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01
第一张面孔:草根人物
1986年,23岁的姜文被谢晋导演相中,参加《芙蓉镇》。姜文结识了大他8岁的当红女星刘晓庆,人生因为这部电影被改写。
之前姜文仅演过一部戏,长影厂陈家林导演的《末代皇后》,与另一当红女星潘虹合作。对陈家林的提携,没有随着时间忘怀。
20年后,早已不演电视剧的姜文专门为陈家林导演的《大清风云》客串皇太极,哪怕仅出场两集。
尽管人们对《芙蓉镇》的往事一般都当茶余饭后的段子,姜文和刘晓庆在芙蓉镇上来来回回扫四个月街道,扫出了一段感情。
这部戏代表谢晋导演一生最高的成就。初出茅庐的姜文按说很难驾驭秦书田这种人物,他从没接触过右派,据说姜文当真到处走访了十几二十个案例积累功课。
谢晋导演的一些方式对姜文拍戏习惯影响很大,像导演和演员一起围读交流体会,分析场景,他将秦书田的心得和行为写下来反复琢磨,设计表演。
于是,拍摄秦书田与胡玉音雨中被批斗的一场戏,谢晋对姜文很满意,下来送给他一坛米酒,然后姜文就请刘晓庆晚上豪饮……绯闻就这么不胫而走,最后变成全体剧组对刘晓庆和姜文的关系“很支持”。
刘晓庆当时31岁,是有丈夫的,就是并不大知名的第四代导演陈国军,与刘晓庆同属北影厂。
姜文一生喜欢“做梦”,当时他对影坛一姐刘晓庆应该是一种“仰望”的,夹杂默默守护的亲近感,与戏中秦书田与胡玉音的状态极为相似,所以,无形中催化了姜文的表演,他演得极为投入。
刘晓庆对“入戏”的姜文非常赞赏,也很快发现了姜文的才华,如她后来坦言:“那种情况下,很难对姜文不产生感情”。
秦书田本身是一个知识分子,姜文却多数以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颠覆了传统印象。
虽然秦书田活得很卑微,全片很多观点都通过秦书田在表达,他说自己“有时候是鬼,有时候是人”,说明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说“天一亮,鬼,就出不来了!”表明对社会前景依然怀有希望和寄托。
他和胡玉音扫大街,会一边挥舞扫把,一边边跳舞;看到王秋赦和李国香偷情,会在窗下丢牛粪……这些苦中作乐的小人物形象,很多年以后还影响到柳云龙的《风筝》……
《芙蓉镇》大放光芒,姜文被另一个谢导念兹在兹,这就是第四代的谢飞。
姜文在与谢飞合作的《本命年》中是一个边缘青年形象,实际当时生活中却是蒸蒸日上,他对电影事业的热情和成熟在《红高粱》《本命年》中显露无疑,先后都扬名柏林电影节。
《本命年》是姜文演技成熟的标志,片尾李慧泉之死十分经典
姜文表演前认真准备、主动分析人物,对拍摄大胆提出想法。张艺谋和谢飞都欣赏姜文在创作上有独到创见,也都承认,姜文是不甘心只做演员的人,迟早会转向导演。
姜文向《出租车司机》借鉴表演,《本命年》和《红高粱》一样德国获奖,当外国记者提到,从他身上看到罗伯特·德尼罗和马龙·白兰度的影子,姜文却摇头表示没看过他们的片。
梁天在《本命年》贡献的金句
六年后,与张艺谋再次合作《有话好好说》,姜文正值事业意气风发,却传出与刘晓庆分手。电影中,姜文正巧扮演失恋的小市民赵小帅。
如果没有刘晓庆,姜文不会那么快转型导演扬名立万。刘晓庆不仅是影坛大姐大,半个身子也进了商圈,才能果断促使姜文拍片,帮他解决资金困难。
反过来看,如果刘晓庆没有混入商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牢狱之祸……
《有话好好说》中不甘与安红分手的赵小帅
2002年6月,刘晓庆出事以后,姜文先后请4位大律师联手为案子努力,最终刘晓庆只服刑一年多……自然,这在大众心目中强化姜文重情重义的一面。
对《有话好好说》,如今一般都关注张艺谋遇到张伟平是人生的转折;同样很多人会忽略,姜文遇到来自吉林的编剧王述平也是一个重要转折。
王述平的风格从《鬼子来了》一直影响姜文此后所有导演作品,连没有他参加的《邪不压正》都不例外。
照江湖传闻,《鬼子来了》是和王学圻等人吃饭时,姜文绘声绘色给一桌人讲了40多分钟故事,王学圻等异口同声表示——你就该拍这个,这就是尤凤伟的短篇小说《生存》。
《鬼子来了》剧照
《生存》的故事是用来套入姜文对当年那场战争的反思,表达的是关于“语言”的种种误读,制造荒诞梦幻、悲喜交织的奇观。
影迷津津乐道的“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以及片中最富悬念的“我”是谁,都是人物之间对语言误读产生的喜剧效果。
花屋小三郎的中文台词成了金句
《鬼子来了》后来被视为“有问题”。其实,姜文认同很多中国老百姓本性纯良,不能正确地认识敌人,甚至还有些自大和膨胀。
马大三向二脖子妈借白面,老太太就称一生行的端,走得正,连日本鬼子都高看她两眼。
姜文为什么会塑造这样一群村民?
他反思,日本人之所以会在国际上不承认历史,不觉得当年对中国老百姓犯下种种暴行,看我们的抗战影视就明白了——“老少爷们打鬼子”,人人是“战士”。日本人会认为他们对付的不是平民百姓,这就是对“语言”与“身份”的解读差异。
姜文认为,我们宣传“全民抗战”是一种美好的、积极的主观愿望,所以让它反映在影视作品中,但历史事实并不是那样。
《鬼子来了》中的荒诞一幕
带着深沉的思考与反思,马大三这一人物成了姜文塑造小人物形象的标志性名片。
马大三原本是被迫,出于懦弱怕事收留花屋。他不敢杀人,想以和平方式换粮解决问题。结果因为误会,导致村民遇害,他为村民报仇却成了破坏中日和平的“战士”,这一身份的转变体现姜文钟爱的荒诞手法,骨子里还是透着悲凉的。
姜文对影片总结:“发生了灾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灾难过后我们不能深入地研究和总结这场灾难的根源。”
02
第二张面孔:风尘浪子
2000年后,因为《鬼子来了》的问题,姜文五年里只能演戏,他在银幕上尝试一些转型。
《绿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茉莉花开》,包括自己的《太阳照常升起》,他这一段时间都是游走于男女关系的浪子形象。
《绿茶》剧照
《绿茶》有点像“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当代版。
头顶“小燕子”光环的赵薇却成为票房毒药。姜文发挥比较随性的台词风格,想依靠赵薇分饰吴芳、朗朗两角的身份悬念维系剧情,可赵薇不以台词擅长,效果很不理想。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就姜文的经历而言并不陌生。
当年刘晓庆之所以会与姜文分开,有一个传言就是他捧出来了《阳光》中的新女神——宁静。
宁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扮演“女神”米兰
宁静是贵阳人,姜文小时候随父亲在贵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加上第一部片拍摄比较困难,进度缓慢,全体演员生活一起差不多半年,姜文和宁静就走得很近。
多年后,宁静也直言:“姜文那么有才,喜欢他很正常”,同时也不忘感激刘晓庆给与的提携,化解当初的猜疑。
其实,两人的关系可能就像马小军与米兰一样有点朦朦胧胧,何况姜文不就一直钟意梦幻式的浪漫感吗?
在2002-2003年,赵薇与姜文先后合作《天地英雄》《绿茶》,3年后,她就回北京电影学院读硕士,摇身一变成了导演。
不仅如此,连生活习惯也被姜文影响不小,赵薇从此喜欢上喝酒。
黄有龙知道赵薇喜欢喝酒,曾专门购入一座法国葡萄酒庄园给赵薇,据称价值超过3000万,引林心如、小S等无数圈中人羡慕
赵薇最初是上海谢晋影视学校学生,被发掘演了《女儿谷》。在新疆拍《天地英雄》时,刚与姜文等坐到一起吃饭,原本赵薇从不沾酒,姜文说:“你也是谢晋导演的学生,怎么可以不喝酒?”还抬出谢晋的名言:“不会喝酒的演员不是好演员”,等拍完《天地英雄》,赵薇就对红酒白酒来者不拒。
再拍《绿茶》时,两人已经非常默契。记者下套问“赵薇适合做女友、情人还是做老婆”,姜文一点不忌讳“慢慢处着就知道了”。
赵薇则不断为姜文说话,觉得和他合作非常舒服,与《寻枪》传出的情况完全不同。
其实,他和赵薇前前后后处了大半年,已经新交了女友周韵,对这种“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游戏,姜文已经游刃有余。
之后,另一个视姜文为偶像的小女生找到他,这就是徐静蕾。
姜文的民国作家形象
徐静蕾原本对姜文的印象与赵薇基本一致,就觉得他是那种能把少女迷得晕晕乎乎的成熟男人。
可合作经历与赵薇的愉快经验完全不同,虽然不至于像一些传言形容两人交恶,但分歧颇多应是事实。
因为姜文从来不喜欢尊重原著,他的角色是让女主心碎的浪子,可能想通过一些细节表现能把极度散文化、充满神经质的故事改得“接地气”。
据说,姜文想动一下男主角家里的摆设,换一种窗帘这种小事,但徐静蕾左一个不答应,右一个被否决。最后成了姜文口中的怨言:“徐静蕾对他不好。”
徐静蕾看起来是一个小女人,骨子里也很“爷们”,她崇拜知识分子,这篇小说是徐静蕾从小到大的最爱,她想尊重原著哀而不怨的韵味。
她的名言是:“当自己终于做导演的时候,我感觉终于有一回是自己做主了。说白了,那时候谁的话我都是不听的,我会觉得‘我不行,那是我笨蛋,我活该’。”这种口吻与姜文并没多大差别。
徐静蕾后来总结当时主要是沟通不畅,她意识到做导演与做演员的区别是需要主动沟通。
当姜文主动提这个要求、那个意见,把想法都说出来时,徐静蕾只是一味否定,并没有很好的交流,所以才造成拍摄中的分歧。
对这个原本“仰慕”他的小女生,姜文不能不给面子,在剧组只好忍气吞声,堆积种种郁闷。这种情绪转化为最后作家读完信的怅然若失,似乎对这种“仰慕”有些“消受不起”,一脸迷惘的滋味很有些弦外之意……
这期间,姜文还与章子怡合作《茉莉花开》,客串始乱终弃的孟先生;之后又在自己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客串有些好色,最终被戴绿帽的唐先生,算是对浪子形象的一种“反思”。
《茉莉花开》中姜文是演艺圈中的“老狐狸”
由于法国妻子桑德琳长年生活在国外,最终与姜文在2005年协议离婚。而姜文与周韵也好了一年多,很快就结婚。
年逾不惑的姜文生活终于步入正轨,游戏风尘的浪子形象就再也不适合他了。
03
第三张面孔:豪杰壮士
西北汉子张艺谋是姜文生平第一个知音,两人有了一鸣惊人的《红高粱》。
《红高粱》的主题并不是刻画英雄,最后对日本人的抗争只是完成某种仪式。但张艺谋与姜文的合作却非常舒服,对电影成功有一定关系。
如编剧芦苇这些年多次回忆张艺谋的创作,早年张艺谋善于跟演员、编剧互动发现问题和不足。
张艺谋鼓励姜文对角色“自主设计”,还发现他的导演才华,契合他的豪情个性。
2003年的古装片《天地英雄》,是姜文精心塑造的古代豪杰,导演是有厚重西部情结的何平。
姜文万里出塞,收获的不止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更重要的还是周韵。
《天地英雄》里周韵扮演小和尚
周韵生于1978年,小足足十五岁,据说周韵与姜文是中戏同一个老师张里仁带出来的,两人从老师的话题渐渐擦出了火花。
周韵在片中戏不算少,台词却很少,还以和尚装扮形象示人。
有一种说法,姜文通过周韵的和尚角色,硬生生为影片结尾强化一种“奇幻”风格。和前面酝酿的一群汉子惨烈厮杀不伦不类,似乎再次坐实姜文喜欢干涉创作的个性,居然何平导演还认同了。
这部影片的“姜文烙印”,日本演员中井贵一的《中国拍摄日记》也不乏记录。
他很不理解姜文在剧组的“一哥”地位。他说,导演比姜文要年长几岁(何平比姜文长6岁),却称他“姜文老师”,而姜文往往称导演“何平”。可能因为人们对姜文做导演的评价较高,所以他在中国电影界里的地位要高人一等吧!
在拍摄期间,姜文时不时会把自己的戏看过一遍后,下达指示再演一回。这让中井贵一很郁闷,对姜文的行为很质疑。
饰演反派安大人的王学圻老师,在姜文与何平联手下着实颠覆形象。
姜文在多场发布会上,一再说起:“王老师有20岁的胸、30岁的腰、40岁的脸,不信?去看电影吧。”1946年出生的王学圻当时都快“奔六”了。
姜文一个劲让王老师随意多加小动作,王学圻尝试说话阴阳怪气,吐痰什么的,导演何平都不加阻拦,一口答应。
《天地英雄》中,年近六旬的王学圻身材让大票年轻人望尘莫及
一方面,王学圻固然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但没有姜文在设计上“加料”,几个人物的碰撞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火花。
另一方面,虽然是以李校尉和来栖“双雄”架构,但李校尉有独眼鹰等一班兄弟。
这两大特点后来《让子弹飞》都可以找到呼应。
《让子弹飞》是姜文豪杰形象的顶点。
姜文塑造张麻子的形象与葛优、周润发碰撞的火花是中国电影中难得一见的精彩,也是王述平影响姜文喜欢“斗嘴”风格的一个巅峰。
姜文请来周润发学的是谢晋导演“高招”——亲笔写信。
在信中,他形容给发哥的角色有曹操式的雄杰,带周瑜式的英气,时常自比诸葛亮式的智慧,集三大精英为一体,当然把周润发吸引了。
周润发来到剧组,前面也不适应姜文的苛刻,传出经常找葛优诉苦的消息。而且周润发很“贵”,《让子弹飞》有大量香港资金,看重香港市场,没有周润发压阵,想要“站着把钱挣了”,谈何容易。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周润发还是理解姜文的精益求精。后来宣传就基本大赞:“姜文是从演员的角度去看怎么表演,所以他的要求跟其他导演不一样。他会很具体化跟演员交流。”
姜文当时拿着9个编剧共同的结晶,请来葛优和周润发,还有其他许多好演员加盟,他对《让子弹飞》确实很有信心。
其他事务方面有合伙人马珂一手操办,5000万投在宣发上当时也前无古人。
姜文全身心投入刻画张麻子,他在创作上就是“权威”,就是“上帝”,这个阶段的姜文就是剧本台词的“霸气外露”!
但张麻子并没有鹤立鸡群,《让子弹飞》也是群戏精彩,他与汤师爷、黄四郎的互动,与手下兄弟相处,都很讲究分寸,尤其三大人物都有光芒。
04
第四张面孔:帝王名人
姜文从1985年入行第一部戏就饰演真实人物——末代皇帝溥仪。
1990年,田壮壮别处心裁让以爷们著称的姜文当了太监,演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
姜文凭借演技胜任了一些反差极大的角色,毕竟不是一个很满足的塑造。真正让姜文在90年代中期,成为人们印象中霸气外露的那个纯爷们,其实是一个名声并不大响亮的第五代导演周晓文。
周晓文酝酿六年之久,为姜文几乎是量身订制了一部他最想演的历史人物之一——秦始皇。由创造了《霸王别姬》《活着》奇迹的芦苇编剧,在《阳光》成名以后的姜文,对这一角色倾注了极大热情。
《秦颂》应该是影响姜文最大的一部演员代表作品
周晓文后来解释,虽然演绎秦始皇与高渐离这样的历史人物,但故事本身是纯属虚构。这部电影投资达4000万,之前也就《霸王别姬》达到过这一级别。
除了姜文,还汇聚葛优、许晴、王庆祥等优秀演员,音乐赵季平,美术曹久平等一堆台前幕后精英。
早年间《大众电影》专门回顾过《秦颂》拍摄历程。出道已有十年的葛优,曾经很抗拒古装。当时他凭《活着》刚拿了戛纳的最佳男主角奖,肯演古装戏,可见对影片的看好,也确实想拓展戏路,为此专门学习弹古琴。
姜文进入剧组后,说服周晓文让主要演员一起读剧本,一边理顺导演工作本一边拍,前后花了160天,中间略空闲就听周晓文和葛优轮流弹琴,连许晴都弹过。
姜文对芦苇写的刺秦段落非常赞赏,坚持要把动作快感拍出来,还认为血腥一些没什么不好。他拿纳粹杀人举例,说他们杀人都带着使命感,希望电影满足观众的窥探欲望,最后《秦颂》电影的确展示了不少杀戮场景。
姜文在这个秦王身上达成他对帝王英雄的终极创造,秦王、高渐离分别是权力与文化两种象征,隐喻了双方历史上的斗争与合作。
姜文塑造的就是一个极力人性化的帝王。他对高渐离有利用也有情义,对栎阳同样有利用也有父爱,对李斯、王贲等大臣,有心机谋略也有豪迈坦荡,姜文的演绎非常多面。
片尾,葛优演的高渐离刺秦失败,姜文一步步登上祭天高台行登基大礼,以戴锦华等文化批评者都把《秦颂》视为第五代电影的重要标志,因为是芦苇的手笔,就文化内涵而言,并不亚于陈凯歌、张艺谋的那些代表作品。
他们看到一种文化现象,第五代电影人在80年代文化寻根逐渐功成名就之后,90年代集体转向宏大叙事试图树立权威的功利心态。
《秦颂》由内到外影响姜文:不仅秦始皇这一形象促使姜文的霸气与豪情不断在各种渠道渲染;像高渐离那股以鸡蛋撞高墙的执拗,也在《鬼子来了》的马大三,《让子弹飞》的张牧之,《一步之遥》的马走日身上都能寻见影子。
《秦颂》在香港市场反响很好,姜文之后客串了香港创作团队的《宋家皇朝》,演绎大名鼎鼎宋家三姐妹的父亲查理宋,一举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之后多次与英皇老板杨受成的合作。
甄子丹主演《关云长》时,出于曹操这样一个有历史感的人物,全剧组也认定只有姜文能胜任。尽管姜文来剧组以后,把这个曹操演得不无喜感。
《关云长》中姜文贡献了许多让人莞尔的金句
小结:为何总会误读姜文?
通过30多年的演艺历程梳理会发现,其实姜文并没有几部戏真以硬汉、打斗的方式出现过,比如像布鲁斯·威利斯、哈里森·福特那种电影基本没有过。
姜文与甄子丹从港片《关云长》合作到好莱坞《侠盗一号》
在公众媒体面前,姜文还喜欢戴眼镜,给人一种斯文有礼的印象,为什么传媒喜欢制造一个非常自我、狂傲野性的姜文形象?
姜文在《十三邀》透露当年大学选修过心理学,因为军人和知识分子家庭背景,姜文一直忧虑达不到父母的期许,长期都不是一个有自信的人。
与刘晓庆合作《李莲英》时,姜文已经想当导演,就是害怕做不好,所以,大姐大刘晓庆不断力挺他才实现梦想。
姜文从《阳光灿烂的日子》《秦颂》,到《鬼子来了》《天地英雄》,在圈中朋友和成绩作品推动下,一步步变成大家眼中天才、英雄一样的人物,成了大众仰望的偶像。
《建国大业》中姜文扮演毛人凤
哪怕《太阳》一度受挫,哪怕像谢飞这种非常欣赏姜文的前辈,也觉得只是片段很有才,整体却“不是一个东西”。
姜文绝不轻易服软,到《让子弹飞》再次成功,就已经不是“自信”,多少变成极度“自恋”。
从《一步之遥》开始,不论工作人员还是银幕前的观众都不得不思考——“姜文这是什么意思?”而不再是“剧中人物表达了什么意思”。最终,他的电影变成对姜文个人的“阅读理解”。
俗话说“物极必反”。姜文是方法派演员,其特点是台前幕后都融入角色。
多少年来,曾经的不自信,到激发的梦幻式成功。姜文难免像极力在塑造一个“导·演”都十分高标准的角色,仿佛重塑自己最渴望成为的一种形象。
曾经我们都听过“生活就是舞台”这一类老掉牙的说法,但的确早有一些评论家看出端倪:姜文刻意把真实的生活和他的艺术作品完美结合,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情感是强烈的……
因此,姜文始终是矛盾冲突的个体,这一直就是他留意的“戏眼”。他内心始终忘不了老本行是舞台,明明演着电影,却总迷恋话剧腔调,还刻意设计“舞台”,一如长城边的挂甲台、鹅城里的鸿门宴、花国的选秀场等等。
姜文曾说没有纯客观的存在。大众眼中的姜文都是各自主观的印记,所以有人疯狂吹捧,天生李白式狂傲啊,大院子弟气质啊,东方痞子啊等等,开列出一堆臆想的碎片。
《太阳照常升起》剧照
30年来银幕上的姜文并非简单粗豪,也并非演什么像什么的“百变星君”。
关于姜文的种种争议,让人想起很喜欢姜文的作家史铁生在《务虚笔记》开篇说过:“我只是我的一部分,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邪不压正》上映前,姜文在密云古北水镇“请客吃饭”,他也谈到“真假”,如果说这30年来银幕上串起的东西是假的,但投入的光阴和心血却肯定是真的。
由于人们习惯了将人和事标签化、结论化,可以迅速掌握一些复杂现象,他才说,“人生本来就建立在误读之上”,其实这就是理解姜文半生“导与演”的一把钥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