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汉往事(话说武汉读者来信)

原创:人文武汉

民国武汉往事(话说武汉读者来信)(1)

2016年,科赛恩教授参加人文武汉大课堂活动

楚老汉:

田老师好。网上看到人文武汉“读者来信”栏目,觉得这种形式还真不错。谢谢。又在网上读到侯红志先生有关汉口和利冰厂的一篇文章,感觉很有意思。关于和利冰厂的历史,所见对创办人科赛恩或柯山的文字堪为丰富,而对合伙创办人安德生的记载却为鲜见。所以在此不揣冒昧,提供一点有关信息。

据外文史料载,安德森和科赛恩一起离开大清招商局轮船公司后就在汉口合伙创办了和利冰厂。1917年安德森与汉口顺丰茶厂俄商恩金尼(S. W. Unjenin)和他中国妻子的女儿玛贝尔(Mabel Unjenin)结婚,并于1919年在汉口生育独子威廉(W. S. Anderson)。从安德森夫妇肖像油画上看,中俄混血儿玛贝尔带有中国女子的端庄美丽的形象特征。1937年因抗战爆发玛贝尔带着威廉离开武汉时,同时带走了在汉口领养的一个中国女孩,威廉的妹妹贝西。

1981年9月24日至10月19日,身为世界著名电子公司的美国 “国家收款机公司” (NCR)前总裁现主席的威廉应邀率代表团访华。访华期间,具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并在汉口出生和长大直到十八岁离开武汉的威廉,专程回到 “故乡” 寻根。他在汉口找到了和利冰厂,并回忆说他生活时期的和利冰厂是一栋至少三层的楼房。最高层为顶层公寓(penthouse),直到1925年父亲去世前安德森全家就住在那套公寓里。中层是制冰车间,下层是冰库仓房,并在地面层设有对外出租的肉类果蔬类冷藏室。

1981年威廉所见顶层已被改装为多套单元住家宿舍,中层制冰设备不复存在,而下层冷冻库房大致没有变化。科赛恩的孙子杰拉德在他对汉口和利冰厂的考证报告中提供了几张历史照片,而威廉也提供了一张他儿时在汉口法租界街道上骑自行车的照片,背景也正是杰拉德照片中那张有拱型窗框的同一楼房及其院墙。杰拉德提到他已与祖父的后期合伙人克劳奇的孙女艾琳取得了联系。而如果他与他祖父的早期创办合伙人安德森的孙辈也有联系,那么汉口和利合伙人的第三代也就齐了,也许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多和利冰厂有关史料。

安德生独子威廉已于去年(2021年)去世,留有第三代三个女儿斯蒂芬妮、艾琳和霍普。

田编辑:

科赛恩(柯三)的合伙人是克鲁奇还是安德森?1925年英国出版、MacMillan.A 编著的《Seaports of the Far East》(《远东港口》),是一本类似于中国港口商业目录的书,这本书目前没有中译本。陪同杰拉德·科赛恩教授在汉口寻访的武汉大学研究生寇寰翻译了该章节:

民国武汉往事(话说武汉读者来信)(2)

《远东的港口》和利冰厂章节

汉口冰厂(科赛恩,安德森及合伙人)

1904年汉口和利冰厂成立广受赞誉,在此之前(注:此说欠妥,1891年英租界就有了机器制冰),对于这个当地社区(指汉口城区)可供解渴和降温用途的唯一冰块来源是在冬季获取的来源不明冰块,加以储存供炎炎夏季使用。这项产业也带来了一些疑问、恩赐和祝福,因为用蒸馏水制成的纯净水冰块,通过这种方式解渴所带来的快乐被大大提高,使用纯净水冰块可完全避免因之前使用自然冰所引发的危险(指卫生问题)。

公司开业初日供应量为6吨冰块,随后增加到12吨,最终冰厂于1921年重建,安装了一台可日产冰块35吨的新机器;留下充足的设备为生产量提高留出余地。前文已提到,冰块由蒸馏水制成,因此其纯净度大大提高。冰块被冻成30*16*8英寸的砖块,每块重100磅,夏季时,冰块生产日夜不休。

两位先生,科赛恩(柯三),安德森及合伙人,公司的创建者和所有者,同样是运用最现代科学方式生产的汽水的制造者。用于加工的设备,和贸易中的最新发明很好地结合,是在1921年新工厂建设时安装的。公司生产14种不同的高质量的饮料,而且用于生产的水是蒸馏水。工厂用最大努力保证清洁,并巧妙地运用机械达到生产自动化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劳动力;因此不存在饮料在生产过程中与有害物质接触的可能性。

《远东的港口》和利冰厂的介绍想必经过当事人过目,或者就是当事人所写,一般类似这样广而告之的书商家是要出钱的。文章开篇就明确了和利冰厂的创办时间1904年,这与《汉口租界志》《辛亥革命前武汉外商工厂一览表》中的记载及和利冰厂的广告一致,和利冰厂创办的时间应该没有疑义了:1904年。

民国武汉往事(话说武汉读者来信)(3)

岳飞街26号、24号

挂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汉口英商和利冰厂旧址》铭牌的岳飞街44号建筑上留下了建筑年代1918,显然这栋楼不是1904年和利冰厂创办之处,经沃特·科赛恩的孙子杰拉德·科赛恩与人文武汉网友一道实地踏访并与老照片比对,1904年和利冰厂创办时在岳飞街26号,家住三德里80多岁的丁剑鸣婆婆还记得她家对面隔着原法租界工部局的和利冰厂。

《汉口租界志》中科赛恩(柯三)的合伙人是克鲁奇,《汉口租界志》中没有交代资料的出处,也就无从查考,与科赛恩年纪相仿的克鲁奇曾经在和利冰厂工作过这一点没有疑义,但不能断定克鲁奇是科赛恩创办时的合伙人。

民国武汉往事(话说武汉读者来信)(4)

1917年,科赛恩与安德森

《远东的港口》的介绍与《汉口租界志》记载不一样的是科赛恩的主要合伙人是安德森而不是克鲁奇,科赛恩教授保存有他爷爷1917年与安德森在汉口江滩的合影,在1926年的《汉口商业一览》中有和利冰厂(英商)西经理安达森、华经理应詠莲的记载,看来主要合伙人应该是安德森。

这位安德森先生1925年在汉口去世,葬在汉口万国公墓,遗憾的是上面没有记载死亡时的年龄:

No.of Grave Name Age Sex Date of Burial Notes

墓穴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安葬时间 说明

349 Anderso W.G ? M 30.8.1925

349 安德森 ? 男 1925.8.30

楚老汉:

柯山的和利合伙创办人当然是安德森。在招商局轮船公司时,他与柯山都在安平号轮上工作:安德森是二管轮,柯山是三管轮。然后一起离职到汉口创业。1904年他们共同创办和利,并共同奋斗到先后在1916和17年各自成家。

柯山妻子(也姓安德森)不喜欢在武汉生活,所以16年婚后17年初柯山就与妻子离开中国,旅居海外包括在法国生活,其中回汉数次。克鲁奇就是在柯山长期缺席后于1920年加入和利的。大概就是从1917年开始,和利主要就由经理安德森主理,20年开始与克鲁奇共同管理。25年安德森去世,36年克鲁奇去世。38年柯山卖掉和利。以上这些也可作为我“读者来信”的补充信息。

田编辑:

我曾两次与科赛恩教授交谈,头一次我问他柯三的合伙人,他说没有合伙人,我说有一个安德森,他说安德森是他祖母,祖父与祖母合伙,呵呵。第二次,他看到了新资料,我又问他,他才肯定有合伙人安德森。两个安德森是否亲戚?或者是巧合。

2015年6月16日,人文武汉网友与科赛恩先生夫妇面对面交流,武汉大学寇寰硕士与另一位女同学滕菲硕士翻译,整理如下。

问:请问科赛恩先生祖父的生卒年。

科赛恩:1871年出生,1950年逝世。

问:请问科赛恩先生,您祖父是哪一年来汉口的?

科赛恩:1902年,在这之前来过一次,189几年,这次来后准备办厂。

问:武汉有资料说您祖父在船上干水手的工作,是这样的吗?

科赛恩:祖父是船上的工程师(轮机),不是水手。

问:具体是哪条船,船名叫什么?

科赛恩:白线航运公司,不知道具体的船名。

问:您祖父是怎么想到在汉口开办制冰厂?

科赛恩:他在汉口,看到了两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看到中国人很吃力地推独轮车(注:此时中国的独轮车没有轴承,西方的车有轴承),他还看到中国人在冬天把冰集中起来压紧,送到地窖储藏,存放到夏天用,由此,他想到何不在汉口开一家机器制冰的工厂。

问:科赛恩先生看到了商机,方便的话,能告诉我们资金从哪里来的,要购地、建厂房需要资金启动。

科赛恩:我们家族在澳大利亚开矿赚到了一些钱,投到汉口的工厂。

问:和利冰厂与和利汽水厂创办的时间和地点,岳飞街26号可以肯定是和利冰厂的旧址吗?

科赛恩:英国1925年出版的《远东的港口》中记载和利冰厂1904年开办,创办的地点,2013年来时已去看过,对照老照片可以肯定是岳飞街26号(现金源旅馆)、还包括24号(现老村长餐馆)。和利汽水厂是1921年开办的,在岳飞街44号。

问:能介绍一下您祖父的合伙人安德森的情况吗?

科赛恩:合伙人?没有合伙人,安德森是我祖母的名字,祖父与祖母合伙,呵呵,独资。

问:您祖父是哪一年离开汉口的?

科赛恩:1943年,被日本人遣返到上海龙华寺,在那里集中,1948年回国。

问:您祖父在汉口生活了40多年,他还是很喜欢这座城市的吧?

科赛恩:祖父母适应汉口的生活,当然喜欢这座城市,我的叔叔也经常来汉口,祖父的腿受伤后,是叔叔来处理的工厂及善后事宜。

问:武汉有资料说1938年您祖父将工厂转卖给汉口商人刘耀堂。

科赛恩:没有卖,只是因为疗伤离开汉口回到英国。

杰拉德·科赛恩说,他所讲述的是他们家族一个负责记载家族历史的姑姑告诉他的。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和利冰厂历史的参考。而后科赛恩教授又发来两张其祖父在和利冰汽水厂大门前的照片,时间为1917年3月19日,新工厂已初具规模。

2016年12月24日上午,科赛恩教授参加人文武汉大课堂在荆楚金石博物馆的讲座,中午一同进餐,席间我问他合伙人一事,他肯定地回答,安德森是合伙人。

民国武汉往事(话说武汉读者来信)(5)

附相关资料

W.G.Anderson dies. The death of the late Mr. W. G. Anderson of Hankow, who was found dead on the Japanese Bund on August 29, was due to acute poisoning from drinking phenol, the post-mortem examination showed. Mr. Anderson was reported to have been in a depressed and nervous state for some weeks,^.

W·G·安德森死了。尸检显示,已故汉口的安德森先生于(1925年)8月29日被发现死于日租界外滩,他死于饮用苯酚引起的急性中毒。据报道,安德森先生已经抑郁和紧张几周。

New International Cemetery,Hankow,档案中有安德森与克鲁奇,葬在汉口万国公墓(俗称大花园):

No.of Grave Name Age Sex Date of Burial Notes

墓穴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安葬时间 说明

349 Anderso W.G ? M 30.8.1925

349 安德森 ? 男 1925.8.30

566 Croucher T.H. 66 M 26.10.1936 Hankow Ice Works

566 克鲁奇 66 男 1936.10.26 和利冰厂

姓名:瓦尔特·休斯·科赛恩(柯三)

生日:1871年11月24日

出生地:苏格兰法夫郡,圣安德鲁斯及圣伦纳兹市

配偶姓名:玛格丽特·华莱士·爱斯普林

结婚日期:1916年11月15日

结婚地点:苏格兰安格斯郡邓迪市的玛丽酒店

死亡日期:1950年1月24日

死亡地点:海峡群岛,泽西岛,圣赫里尔,莱姆斯疗养院

【小结】1904年柯三(科赛恩)与安德森共同创办汉口和利冰厂。1917年柯三结婚后携妻离开汉口,之后安德森一人经营。1920年克劳奇加入。1921年和利汽水厂开办。1925年安德森在汉口去世,克劳奇一人经营。1931年柯三返回汉口,柯三与克劳奇合伙经营。1936年克劳奇在汉口去世,柯三独自经营。1938年卖掉和利汽水厂(今岳飞街44号,迄今没有看到过户资料,挂旗经营?),保留和利冰厂(今岳飞街26号)。1943年柯三被遣送上海。1946年2月返汉,3月离汉赴日本,12月回国。1950年柯三去世。安德森(1925年)、克劳奇(1936年),先后在汉口去世,葬在汉口万国公墓。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民国武汉往事(话说武汉读者来信)(6)

克劳奇的子女骑车“快递”

编辑:水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