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

一个地方的水土,不仅养育了一方人,甚至赋予了地名的深意。在陕西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些地名也存在了千年之久。

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1)

之前有一个朋友,来陕西旅游,游历了不少县市,对地名的读音及文化背景也颇感兴趣。比如鄠邑区的“鄠”字怎么读。

盛唐时期,西安名为长安,这个好理解。短短几个字,将深远的意义镶嵌其中。

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2)

在建国初期,由于繁体字笔画繁复,为普及文化,倡议对文字的简化,对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重新起名。

在陕西,就对14个使用了千年之久的地名,进行了简化更改。

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3)

其中,醴泉(lǐ quán)县改为了现在的礼泉县。相传汉宣帝时建了一座宫殿,旁边有一股泉水涌出,其味如醴,故称醴泉宫,在隋朝设为县名。

醴泉为泉水甜美之意,如今礼泉虽然更好写了,但对当地的文化理解,似乎又少了一些文化的传承与内涵。

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4)

商洛县原名商雒(shāng luò)县,因为县内有商山和雒水而得名。

旬邑,其前身栒邑县。栒念xún,相传因县北有栒邑塬,盛产栒木而定名为栒邑县。

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5)

还有现在被饱受诟病的鄠邑(hù yì)区。鄠邑区的前身是户县,是一个单字县,来源于鄠县。当时的鄠县,简化成了同音字户县。

听起来有点绕,又仿佛是一个轮回。户县撤县设区后,如果叫“户县区”,或者叫“户区”,都不能反映出历史底蕴。

早在夏代,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鄠邑区地名由“有扈氏”的“扈国”而来。

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6)

把之前丢掉的“”字加入,加上“”字,原来的鄠县,就变成了现在的鄠邑区了。

如今盩厔(zhōu zhì )县改为周至县、郿县改为眉县,郃阳县改为合阳县,雒南县改为洛南县,邠县改为彬县,鄜县改为富县,葭(jiā)县改为佳县,沔县改为勉县,洵阳县改为旬阳县,汧阳县改为千阳县。

陕西三个字地名大全(这14个地名怎么读)(7)

这14个县名,在被简化字替代了之后,虽然更好读易写,但感觉缺少了一些历史的韵味。

今天的我们,在游览这些更改过县名的地方时,希望不要忘记其背后的故事,以及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

附记:

1.文章原创,为头条首发,没有在其它任何地方发表。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