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用青霉素做不做皮试(新生儿用青霉素要皮试吗)

作者:东莞康华医院 吴永瑞


案例

近日,一名家长带着尚不满2周的患儿前往医院就诊时,医生根据病情开具了青霉素注射的医嘱。

但家长却惊奇地发现护士竟不做皮试就给患儿直接注射了青霉素,家长清楚地记得以前自己患病使用青霉素前须先做皮试,皮试阴性后才可给药,故家长带着疑问前来药学门诊咨询。

“青霉素使用前需先做皮试,皮试阴性后方可使用”这一常识似乎在每一名医生、药师脑海中根深蒂固,难道新生儿使用前不需皮试?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新生儿用青霉素做不做皮试(新生儿用青霉素要皮试吗)(1)

支持青霉素皮试的依据

青霉素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其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迄今仍是治疗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然而,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轻则出现皮疹,重则引起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因此,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中国药典》明确规定: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做皮试,只有阴性者方能使用。

查看众多厂家青霉素钠的说明书同样有此要求:

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试试验,皮试液为每1ml含500单位青霉素,皮内注射0.05-0.1ml。经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应在脱敏后应用,应随时做好过敏反应的急救准备。

药典与药品说明书是有效的法律依据,其中并没有排除新生儿使用青霉素需皮试的要求,因此新生儿无例外也应进行皮试。

反对青霉素皮试的依据

■ 新生儿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

新生儿指的是出生至出生后28天的患儿。新生儿免疫器官不健全,体内IgE水平低,缺乏引起过敏反应的抗体,直到出生3个月自身才能合成少量抗体。

同时,母体的IgE不能通过胎盘或乳汁进入胎儿体内,新生儿出生后没有接触和注射过青霉素,体内IgE也未形成,过敏原进入到不致敏体质的机体后,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及生物活性物质,也就不会作用于相应的效应器官,引起过敏症状。

■ 新生儿皮试假阳性高

青霉素较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毒性及不良反应少很多,故青霉素多作为新生儿感染的首选药物。而新生儿皮肤娇嫩,局部经酒精消毒后,皮肤发红,有时会出现小红疹,与青霉素皮试阳性现象相似,医护人员不易观察正确结果,皮试假阳性率较高。

如因皮试假阳性,就不选择青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耽误新生儿的正常用药,弊大于利。

■ 新生儿皮试方法尚不规范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新生儿青霉素皮试方法尚未形成规范,即使皮试也多采用成人的皮试方法(药物浓度、皮试部位、判断标准等),往往会出现较高的阳性率。另外,新生儿的皮试结果远远高于成人惯用判断标准,通过皮试结果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不大。

对成人而言,皮试部位局部红晕即可判断为阳性,但新生儿应用青霉素皮试后出现的皮丘改变及红晕直径增大,不能简单判断为阳性,它不是对药物过敏所致,而是由其生理特点所引起。这给医护人员判断皮试结果造成了一定了困扰。

为此有人提出:

新生儿作皮试结果除按传统方法观察外,注射部位可发红,直径达1.5cm以上,但触之不硬,皮丘规则为圆形,均可视为阴性。

对惯用标准判断为阳性者,应在对侧做生理盐水对照实验,若对照反应与青霉素皮试反应相当或较青霉素皮试红晕直径大者,应视为假阳性。

成人青霉素皮试方法

1.皮试液配制:取青霉素钠盐或钾盐,以生理盐水配制成为含20万U/ml青霉素溶液(80万U/瓶,注入4ml生理盐水即成)→取20万U/ml溶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成为2万U/ml溶液→取2万U/ml溶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成为2000U/ml溶液→取2000U/ml溶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即成含500U/ml的青霉素皮试液。

2.皮试方法:用75%乙醇消毒屈侧腕关节上方三横指(1岁以下儿童二横指)处皮肤,对乙醇敏感者改用生理盐水。抽取皮试液0.1ml(含青霉素50U),作皮内注射成一皮丘(儿童注射0.02~0.03ml)。

3.结果判断:20min后观察,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1cm(或比原皮丘增大超过3mm)或局部红晕为阳性。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

总结

可见,临床上有关于新生儿青霉素是否皮试尚存在争议,即使进行皮试其皮试方法与判断标准尚不规范,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新生儿青霉素皮试的指南或规范,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同时建议,不管皮试与否,密切观察患儿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做好抢救措施才是关键。


审稿专家:东莞康华医院副主任药师 李国邦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