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跟嫦娥的故事大致总结(一口气看完夸父)

夏帝 太康期间,封豨、长蛇等六害是肆意残害夏民的六个部落的图 腾。

后羿平定六害,为夏王朝的稳定作出了贡献,但最后被伯明后寒派来的奸细寒浞 ( 一名逢蒙) 害死。

少康复国之后,后羿被祀为主管降妖除魔和降雨的宗布之神。他 是夏王朝忠臣,而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野心家。

《淮南子·本经训》有尧命后羿射十日的记载,《左传》中有夏初有穷后羿“因夏民以 代夏政”的记载。这两个后羿是一个还是两个人,古今学者的看法不能统一。

后羿射日 和除害神话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今天学术界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一、有穷后羿的事迹是后羿除六害、射日神话产生的历史根源

后羿除六害之时间 后羿射日神话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研究此事的历史真相。主要原因是 弄不清历史上到底有几个后羿。

《淮南子·本经训》提到

“逮至尧之时……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山海经·海内 经》提到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从这些文献看,后羿射 日除害神话发生在帝尧或帝俊( 喾) 时期。

《尚书·五子之歌》载: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

《左传·襄公四年》载: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靡自 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

这些文献证明,后羿射日除害发生在夏初太康时期。

西晋史学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努力弥合二者的矛盾。

《帝王世纪》载:

“羿有穷 氏,未闻其姓,其先帝喾。以世掌射故,以是加赐以弓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唐及虞、 夏……及有夏之衰,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之不附以代夏政,逼篡帝位,故号有穷 氏。”

他认为有穷氏是帝喾的后代,后羿是有穷氏首领的称号,此氏族的历代首领都称后 羿,所以帝喾、帝尧及太康时代都有后羿。

对于后羿的纷争,清代赵翼与皇甫谧观点相同。

他在《陔余丛考》卷四中说:

“按古来 名羿而善射者不一人,《吕览》: 黄帝时大挠作甲子,胡曹作衣,夷羿作弓。是黄帝时有羿 也。许慎《说文》云: 羿,帝喾射官。贾逵亦云: 帝喾赐羿弓矢,使司射。是帝喾时有羿也。 《淮南子》: 尧使羿诛凿齿,杀九婴,上射十日,下杀猰貐。其说虽荒幻,然必因尧时有善射 名羿者而附会之,是尧时有羿也。而夏时亦有羿,则《左传》所云是也。……是可知善射不 得其死之羿非一人。”

但是皇甫谧和赵翼的解释有不合情理之处。

第一,这些后羿都以善射著称,都勇于为 民除害,立了大功,都死于非命,在历史上如此相似的人和事出现的几率太小。

第二,从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看,《淮南子·本经训》所记载的后羿擒封豨之事发生在夏 初。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

“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 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 祀。”

据《尚书·舜典》记载,夔为帝舜之时的乐正。显然夔后嗣之灭不在帝尧之时。

关于 这件事,楚辞《天问》载: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絜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豨 是絜;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后羿之絜革,而交吞揆之?”

此 处之“夷羿”即有穷后羿。夷羿“革孽夏民”,与《淮南子》后羿为夏民除害之事相合。

夷羿 “封豨是絜”与《淮南子》后羿擒封豨之事相合。

此处之“眩妻”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所记乐正后夔之“玄妻”相合。

可见,《淮南子·本经训》所载后羿擒封豨即夏初有穷后羿 灭封豕。

也就是说,后羿射日、除六害发生在夏初太康之时,并非帝尧之时,历史上有且只 有一个夏初后羿。

此后羿之所以被认为生活在帝尧之时,是因为他是帝尧之后,与帝尧之 子丹朱存在密切联系。关于这一点,后文将在分析后羿妻子部落鸱鸮图腾之时予以详述。

二、 后羿除六害之地点 六害族在夏初的住地,今无材料可以提供线索。

今天所能见到最早的有系统材料是 《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

《山海经》的前身《山海图》,反映的是商初的中国各部落居住 状况。

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中,六害族的图腾出现在《北次首经》和《北次二经》中,可 知商初其住地在晋北、冀北、内蒙古南部地区。

从《庄子》有关记载看,尧舜之时六族中的 凿齿、修蛇部落居住在尧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地区襄汾县陶寺古城附近。

由此推断,夏 初六害族生活在尧都平阳附近。

《史记·夏本纪》 集解引皇甫谧之言:

“( 夏禹) 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大禹三都都在今山西境内。 尧都平阳在今临汾市附近,安邑在运城夏县附近,晋阳在太原市附近。

后羿作为仲康的辅 政大臣,其除害地点不应分布在四面八方遥远之处,其地极有可能在山西境内。

从《山海 经·北次首经》的记载看,修蛇、猰貐和大风三族商初居住在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 河北张家口交界地区。

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描绘道:

“凿齿人类,实有杰牙。猛越九婴,害过长蛇。尧乃命羿,毙之寿华。”

据古代地方志记载,今上党屯留三嵕山地区多有后羿射日传说,晋城陵川县沮洳山一 带为后羿旧居地“鉏”。

刘毓庆先生主编的《华夏文明之根探源———晋东南神话、历 史、传说与民俗综合考察》说:

“在古上党地区盛传有后羿射日的神话,旧时晋东南各县甚 至不少村落都有三嵕庙,所祭的就是后羿。传说后羿是在屯留三嵕山上射的日。这里有后 羿出生的村,有后羿跌跤的地方。传说后羿本名叫张三嵕,担着砂锅到了神居村,被太阳 晒化了的石浆滑了一跌,顿生射日念头。于是用桑木扁担为弓,射下了十个太阳( 共十二 个) ,第十一个射偏了暗淡下来变成了月亮。《明一统志》卷二十一说: ‘三嵕山在屯留县 西北三十五里,一名麟山,有三峰高峻。《书》: 汤伐三嵕。又有后羿射九乌之所。’……疑 后羿所在之鉏,当即沮洳之山。所谓有穷,疑在今之三嵕附近。三嵕附近有绛水……绛、 穷古同在冬部,皆为牙音,例可相通。故后羿三嵕山射日的传说,并非无根之言。”

从刘 先生的考证看,沮洳山可能是后羿原住地“鉏”。该地与本文所考证后羿断修蛇之地曲沃 县听城村,同在晋南,两地相距不到 200 公里。

综上所述,尧舜禹时代凿齿、修蛇部落居住在汾水流域,近年在临汾地区襄汾县所发 现了的帝尧之都陶寺古城附近。

由此推断,夏初后羿所平定六害之处也在尧都陶寺附近。

后羿平定六害,并非消灭其整个部落,而只是杀掉其作乱的首领、使其部落听从夏王朝管 理而已。

到商朝初年《山海图》制作的时代,这六族已向北迁徙到了今晋北、冀北、内蒙古 南部地区。

古代方志记载山西地区许多地名被认为与后羿射日有关,绝非偶然。

三、有穷后羿来源于五帝时代共工部落的夸父氏族

夸父和后羿氏族的图腾都是猕猴 。

上古时期,历史人物多是其部落中的首领,历史上的战争也多为部落之间的战争,所 以研究上古史往往需要考察其部落的图腾。

《山海经》中的夸父为猕猴形状。

《西山经》 载:

“( 崇吾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郭璞注: “或作夸父。” 禺即猕猴。举父、夸父都是猕猴。

可见,夸父氏族的图腾为猿猴。

《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记载:

“《括地图》曰: 羿年五岁,父母与入 山。其母处之大树下,待蝉鸣,还,欲取之。群蝉俱鸣,遂捐去。羿为山间所养,年二十,能 习弓矢。仰叹曰: ‘我将射远方,矢至吾门止。’因捍即射,矢摩地截草,经至羿门,随矢去。”

后羿“为山间所养”,显然养育后羿的不是人而是兽。后羿长大后,往远处射了一箭,他随 着箭的轨迹回到了家。

由此推断,后羿为猕猴所养大,并学成了射箭本领,后羿部落的图 腾为猕猴。

后羿死于桃棒之下。

《淮南子·诠言训》曰:

“羿死于桃棓。”高诱注: “棓,大杖,以桃 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

以猕猴为图腾的部落崇拜桃树。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

“( 夸父) 道渴而死。弃 其杖,化为邓林。”

邓林即桃林。《中山经》记载: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 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

夸父为猕猴形状。夸父死后,其手杖化为桃林,说明以猕猴 为图腾的部落崇拜桃树。

寒浞可能出于巫术心理,用桃棒打死后羿,以使后羿的鬼魂不能 作祟。

四、十日害民,后羿射之

夸父逐之 太阳给大地带来了光明,给人类带来了食物。

日月通常被认为是神灵,是古人非常敬畏的天体。

《尚书·尧典》记载羲和部落“寅宾出日”“寅饯纳日”。

古人不敢辱骂或试图 伤害太阳。只有太阳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活,人类才会有射日、逐日等试图伤害太阳的行 为。

后羿射日神话的产生,必有具体的历史原因。 与后羿射日神话相类者,为夸父逐日神话。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

“夸父不量力, 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七《山》记载:

“辰州东有三山,鼎足直上, 各数千丈。古老传曰: 夸父与日竞走,至此煮饭。此三山者,夸父支鼎之石也。”

《太平御览》卷四十七记载:

“《郡国志》曰: 台州覆釜山,云夏帝登此得龙符处。有巨 迹,云是夸父逐日之所践。”

而夸父的形状就是猕猴。

《西次三经》记载:

“《西次三经》之 首,曰崇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郝懿行在《山海经 笺疏》中言: “举、夸声近,故或作夸父。”夸父为“禺状”,即猕猴之形。

由此推断,夸父、后 羿同属猕猴部落,夸父逐日是对有穷后羿讨伐羲和历史事件的反映。

后羿长臂善射,故有 射日神话。猕猴不会用弓,故有逐日神话。

五、后羿死后被祀为主雨水神

夸父也是水神 夏少康中兴之后,后羿成为夏后氏所崇祀之神。

《淮南子·泛论训》记载:

“羿除天下 之害,死而为宗布。”

学术界一般认为《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所记载的党正春 秋所祭“禜”和族师所祭“酺”的合称。郑玄注“禜谓雩禜水旱之神”“酺者,为人物灾害之 神也”。

从雩祭后羿看,后羿是水神。

五帝时代,共工部落担负治水重任。

《国语·周语下》载:

“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 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 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鲧是虞舜之时的治 水大臣,共工治水在鲧之前。 共工部落的覆灭在颛顼、帝喾之间。

《淮南子·天文训》云: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兵略训》云:

“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

由于共工部落 负责治水工作,所以其各氏族的图腾最初都被看成是水神。大禹治水时,那些不予配合的 氏族图腾就被看成是水怪。

夸父是共工部落中的重要氏族。

《神异经》记载:

“东南隅大荒之中有朴父焉。夫妇并 高千里,腹围百辅,天初立时,使夫妻导开百川,懒不用意,谪其夫妻并立东南,男露其势, 女彰其杀,气息如人,不畏寒暑,不饮不食。须黄河清,当复更使其夫妻导百川。”

朴父 夫妻都是巨人,负责治水工作,因其“懒不用意”而被贬谪于东南,这一记载正与共工“虞于 湛乐,淫失其身”相印证。

这里的“朴父”即《山海经》中的“博父”“夸父”。

虞舜之时,大禹主持治水工作,不配合大禹治水工作的共工部落旧部淮河水怪无支祁 就是夸父氏。

《太平广记》卷 467 载:

“( 禹理水。三至桐柏山) 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 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 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无支祁为猿猴之 形,与夸父氏图腾相近,可见夸父是水神。

综上所述,后羿 是五帝时代共工部落夸父氏族之后。

六、后羿妻子部落牵涉到了其妻子嫦娥、儿子浇、豷等

故要弄清后羿射日、除 害、被杀等事件的来龙去脉,还需先弄清楚后羿的妻子属于什么部落,其图腾是什么。

从 有关文献看,后羿有三个妻子,属于三个部落,其图腾分别是野猪、鸱鸮和鸳鸯。

后羿的妻族为帝喾、丹朱之后,故古人认为后羿除害奉的是帝尧 和帝喾的旨意。

后羿的妻子嫦娥来自以鸳鸯为图腾的部落 后羿有妻子名嫦娥。 鸳鸯是少昊部落分支穷奇氏族的图腾。穷奇是尧舜时的四凶族之 一。穷奇属于少昊部落,少昊部落的氏族都是鸟图腾。

穷鬼、有穷神、穷奇都是后羿之妻月神嫦娥,后羿被称为“有穷氏”是因为他的妻子嫦 娥为穷奇氏。

从《左传》记载看,寒浞杀死后羿后,还逼死了后羿与嫦娥所生的儿子。

《左传·襄公 四年》载:

“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 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 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寒浞逼迫后羿之子吃后羿的肉,以使其子与 后羿断绝父子关系、加入寒浞联盟成为后羿鬼魂的死敌。

后羿之子宁死也不肯吃其父之 肉,说明其父子情深。

后羿被杀后,寒浞便占有了有穷氏嫦娥。

寒浞占有嫦娥之后,袭取了“有穷氏”的称号,故寒浞及其子浇、豷都 被杀死之后,《左传》称“有穷由是遂亡”。

七、后羿死于伯明后寒所派奸细寒浞( 逢蒙) 之手 逢蒙是后羿的弟子,也是害死后羿的凶手。

逢蒙曾向后羿学习射箭,箭术学成而后杀 掉了后羿。

从《山海经·西次首经》记载看,逢蒙部落的图腾是野猪。 商初,逢蒙和后羿后裔部分成员迁徙到了渭水流域。

据《左传》记载,后羿是被伯明氏子寒浞杀死的,据《孟子》记载,后羿是被其徒弟逢蒙 杀死的。

罗泌《路史后纪》卷十四《夷羿传》云:

“八年,将归自田,庞蒙以桃棓杀之,家众烹 之。”

庞蒙即逢蒙。寒浞也是这样杀死后羿的。后羿不可能死两次,由此推断逢蒙为寒浞 的别名。

伯明是部 落的名称,其首领名寒,寒浞是后寒部下。

寒浞被其首领逐出后,投靠到后羿的门下。寒 浞既然出自伯明部落,他也就有“伯明”的称号,“伯明”与“逢蒙”读音相近,“伯”读音为铎 帮入,“逢”为东并平,“明”为阳明平,“蒙”为东明平,“逢蒙”是寒浞所出生的部落之名。

孙作云先生在《后羿丛考》中提出寒浞的图腾是猪,有一定道理。

如果寒浞部 落为猪图腾的话,那就意味着伯明氏就是猪图腾。

“伯明”读音与“伯封”相近。“伯封”也 称“并封”,是后羿所除六害中的封豨之名。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

“并封在巫咸东, 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 “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 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类无期,谓之封豕。 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

这样看来,后羿在擒杀伯封之后,将伯封的妻子猪部落女首 领玄妻据为己有。猪部落新的男首领是伯明氏后寒,他驱逐其部落成员寒浞可能是一种 计谋,目的是让寒浞接近后羿,以取得后羿的信任。

后来,后羿果然上当,给予寒浞最充分 的信任,不仅把自己射箭的本领传授给了寒浞,还任命寒浞为相。

寒浞唆使后羿疏远了忠 于后羿的武罗、伯因等人,纠合自己党羽聚结在后羿的周围,联合后羿从伯明部落掠夺来 的新妇玄妻共同谋杀了后羿。

这样,猪部落就翻身作了主人

从文献记载看,寒浞杀死后羿后,娶后羿的妻子玄妻为妻。

《左传·襄公四年》记载:

“浞因羿室,生浇及豷。”

楚辞《天问》记载: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后羿之絜革,而交吞揆 之?”

寒浞属猪图腾部落成员,玄妻也是此部落成员,按理说二人不能成婚。

孙作云先生解 释说: “其实,这是无妨碍的。因为虽在整个猪的大图腾部族之下,我们又可分成许多‘支 族’。这种分的标准大概以毛皮颜色为制。”

寒浞氏族的图腾可能是白野猪,玄妻 氏族的图腾是黑野猪,故竹山上的豪彘是“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由于寒浞( 逢蒙) 学到了后羿高超的射箭本领,其整个部落的射箭水平要高于其他部 落。

但是,猪怎么能射箭 呢? 猪部落的成员就在猪毛上作文章,把猪毛画得像箭一样。

因此,竹山上的豪彘“毛如 攒锥,中有激矢”,证明其为寒浞( 逢蒙) 的后代。

寒浞为伯明氏后寒之“谗子弟”。他能说会道、善进谗言。

据《左传·襄公四年》载:

“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

这说明寒浞投靠后羿是伯明后寒推动 的,寒浞是伯明后寒派到后羿身边的奸细,目的就是通过阴谋害死这个英雄。

从某种意义 上说,后羿死于伯明后寒之手。

八、后羿是夏王朝忠臣而不是野心家

从《史记·夏本纪》和《尚书·胤征》记载看,夏朝初年的君主太康贪于游猎,不理政 事,夏王朝的臣民无法忍受,于是把后羿请到夏都以辅助管理天下事务。后羿在夏民支持 下拥立仲康,派兵把守黄河渡口,防止太康返国,后羿并非自己作了天子。

《史记·夏本 纪》记载是: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 之,作胤征。”

《尚书·胤征》载: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 邑,胤后承王命徂征。”

这些记载证明,太康被废之后,作天子的是其亲弟仲康。显然这是夏王朝臣民和后羿 共同推举的结果。仲康为天子,后羿为其臣子。

夏王朝臣民如果只是要废除太康,用不着请后羿。他们请后羿来夏都是为了让后羿 帮夏王室平乱除害。太康离开夏都到洛水游玩打猎,十旬不返。

这时夏王朝统治区域出 现了很多侵害民众的凶恶部落,他们的图腾是“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

这些 部落不服从夏王朝的统治,肆意妄为。

后羿辅佐仲康,平定了六害。

这时,不服从夏王朝 统治的还有居住在洛水流域收留了太康的羲和部落。羲和部落于帝喾、帝尧时期负责观 测太阳运行以制历,故太阳成为羲和部落的职业标志。

“十日并出”说的是羲和部落作乱。 后羿射日则是讨伐羲和部落,使之服从夏王仲康的统治。

《尚书·胤征》是后羿讨伐羲和 部落的檄文,带兵将军胤侯就是后羿。

其记载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 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

说明胤侯率师讨伐羲和奉的是仲康的命令。夏都是 当时天下的政治中心,夏王朝用于观象制历的天文台必定设置于夏都,羲和部落首领也居 住在夏都。

如果羲和仅仅因为沉湎于酒而废弃其职事,仲康直接派人到羲和的官舍或者 家中把他抓起来治罪就可以了。

从《尚书·胤征》看,羲和部落首领羲和擅自离开了夏都 ( 山西襄汾县陶寺古城) 天文台,返回其老家洛水流域,公然与夏王仲康对抗。

在这种情况 下,夏都发生日食,引起民众一片恐慌,故仲康命胤侯讨伐羲和。

胤侯后羿讨伐羲和是为 了维护夏王朝的统治。

楚辞《天问》载: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革孽夏民”即“为夏民革除灾孽”。

《左传· 襄公四年》记载周太史辛甲所作的《虞人之箴》云:

“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 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

后羿是帝尧后裔,在夏初辅助仲康、帝相主政,故被称 为“帝羿”,单凭此称呼不能证明后羿篡夺了夏后氏政权。

后羿只是一介头脑简单的武夫, 如果他要篡夺夏后氏政权,何不把仲康及其子相杀掉以绝民望? “用不恢于夏家”,说明后 羿至死还是夏家之臣。

后羿之臣靡灭寒浞、立少康

《左传·襄公四年》载:

“靡奔有鬲氏。……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 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

后羿父子被惨杀之后,靡出奔有鬲 氏,最终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可见靡是后羿之忠臣,也是夏后氏之忠臣。由此推 断,后羿生前并未篡权、背叛夏后氏。

夏后氏崇祀后羿为宗布之神

夏少康中兴之后,后羿成为夏后氏所崇祀之神。

《淮南子·泛论训》载:

“羿除天下之 害,死而为宗布。”

正因为少康以后的夏王朝崇祀后羿,故商周王朝也崇祀后羿。

后羿跟嫦娥的故事大致总结(一口气看完夸父)(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