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皇帝为什么不把他当回事(刘邦当上皇帝后)
汉兴,高祖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总揽英雄,以诛秦、项。——班固
俗话说得好“百善以孝为先”,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孝道一直以来都是每一位华夏子孙自觉遵守的一种文化,上至帝王下至草头老百姓。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他的父亲还活着,但刘邦小的时候父亲并不怎么看好他。与此同时,按照儒家文化而言其父的地位要高于刘邦,这显然会让帝王的内心陷入尴尬。
那么,刘邦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心塞的父亲与混混儿子作为刘老太公的小儿子,早年刘邦在乡里并不是那么的尊贵,直白一点来说,年轻时的刘邦简直就是一个人见人嫌的存在。
根据历史的记载,青壮年时代刘邦不爱做事,成天游手好闲结交豪杰。
不但如此,他还常常在自己的大哥、嫂子家里蹭吃蹭喝,引得嫂子极度的不爽。
因为此事有一次双方还产生了隔阂,刘邦称帝后立侄子为“羹颉侯”就是为了恶心嫂子,当然这是后话。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
如果只是如此的话倒还好说,问题是父亲刘老太公对待儿子这件事情上明显是一碗水端不平,太公对自己的大儿子明显的偏爱,对小儿子刘邦则很不看好。
其实,刘老太公对大儿子的偏爱无可厚非,毕竟哪一个不喜欢一个勤劳能干的儿子呢?好吃懒做、贪酒好色的刘邦根本就让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当然,也只能说刘老太公还是眼光不行、看人不准,若是他能有吕雉的父亲一半的眼光的话,或许就不会用这般不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刘邦了。
你是你们三弟兄之中最没有出息的人。
事实上,刘邦那颓废的外表下是一颗争霸天下的野心,他诸多好酒好色的行为都是为了结交豪杰,可“小农之心”的刘太公并不懂这些。
总的来说,重视大儿子轻视小儿子是刘邦心头的一根毒刺,即使后来成功发迹也依然就迟迟的挥之不去,每当想起年轻时遭遇的不公多少会有些难过,所以才会在成功后发问:
现在,你说我们三个当中谁最有出息?
刘邦的大业
言归正传,暴秦无道天下大乱,趁此机会暗藏这野心的刘邦揭竿而起。后来,他还和项羽二人结伴投奔了楚怀王,最终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多年后,刘邦靠着“先入关中者为王”异军突起,让秦王子婴投降了自己。随后,他又靠着约法三章不战而胜,轻而易举俘获了关中百姓的心,为帝王之业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刘邦势力强大的同时,他的仇家也开始多了起来,其中最大的仇家莫过于原先的好友项羽,鸿门宴后两人友谊的小船翻了,成为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楚汉争霸期间,一直跟儿媳妇吕雉生活的刘老太公,与吕雉一起落入了项羽的手中。
出于某些原因项羽除了软禁二人之外,并没有过度的刁难他们,或许这个时候太公内心对小儿子依旧哀哀怨怨吧!
家室亦亡,不相得。
成皋之下刘邦项羽二人对峙,气急败坏的项羽找了个大号的砧板,把刘老太公给捆了仍在上面,恐吓刘邦:
“刘邦要是再不投降就把你老爹宰了,当成猪给煮了!”
听到项羽气急败坏的威胁,刘邦毫不犹豫的就说道:
“当初你我结拜做了异姓兄弟,如今我的父亲自然也是你的父亲,你要是杀了自己的父亲炖了的话,到时候记得分给我一口啊!”
看着眼前跟痞子无赖一般嘴脸的刘邦,项羽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准备砍了刘老太公,所幸范增劝阻才没有让刘老太公死无葬身之地。
面对着险死还生的父亲,刘邦心里不禁捏了一把冷汗,但他所说出的那句话又有谁能知道到底是不是真心话呢?
后来,随着刘邦项羽暂时的议和,刘老太公和吕雉都回到了刘邦的帐下。
太上皇的生活楚汉战争后期局势逐渐明了,刘邦的胜利已经成为了定局,垓下一战、四面楚歌逼得项羽走投无路乌江自刎之后,刘邦成为了新一代的天下之主。
刘老太公和吕雉颠沛多年,他们艰苦的生活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可谓是苦尽甘来。作为刘邦唯一的正妻,吕雉自然是万众归心的皇后,而刘老太公的地位则有些尴尬。
毕竟天下之大皇帝最大,但刘太公是刘邦的老爹,如何安排他成为了一个难题,苦思冥想之下刘邦为父亲想了一个“太上皇”的头衔,让其在宫中安享晚年。
其实,这种太上皇的生活并不是刘老太公想要的,尽管从此荣华富贵、衣食无忧,但身在皇宫之中就必须要遵守很多的规矩,这一点对于刘老太公而言有点尴尬。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老太公的事情逐渐被朝堂大臣所知晓,大臣们当着刘邦的面不敢说,但是在私底下却议论纷纷,甚至还拿两人的地位、身份“搞事情”。
此时一个小太监提醒刘太公:
“太上皇,当今皇上是您的儿子这的确没错,可是大臣们却不是这样想的,您看你要不要在皇上面前行行礼?”
听到这个小太监的话后,刘太公辗转反侧了一宿,第二天清晨他照例在院外扫着地,见到要上朝的刘邦时居然真的跪下来行了礼,此举可把刘邦吓得不轻。
汉朝以孝治理天下,虽然刘邦的父亲以前对他的确是不公,但是再怎么说都是他自己的亲爹,这世上哪有亲爹跪儿子的道理,于是连忙将自己的父亲扶了起来。
得知情况是因为没有定制规矩引得大臣们的不满,刘邦上朝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定制:
太上皇乃是朕之生父!朕以及大臣见到太上皇时都需行礼!违者按不敬论处!
此令一出,刘老太公在深宫之中才算是有了安稳的日子。尽管解决了老太公心中的不安,可是此事过去没过多久,给父亲请安的刘邦又发现了不对劲。
自己的父亲怎么精神头一天不如一天了?一开始他以为父亲是病了便招来太医诊治,可是每一位给刘老太公瞧病的太医都说太上皇的病不在身上而在心里。
一时间刘邦有些疑惑,便向自己的父亲询问父亲究竟是为何不开心。
听到儿子的询问刘老太公也不掖着藏着,直接道明自己感觉没人说话很是孤独,在宫里特别想念以前乡间田野的生活。
听到这里刘邦陷入了沉思,不久之后他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原来那些父亲的乡里乡亲迁到京城来,并在京城周边在修建一座和原来老家一样的城池让乡亲们住在里面。
此举果然有效,刘老太公明显有精神多了,可能这样的生活才是父亲想要的吧。
半生的颠沛流离最终换来了儿子尽孝,生活幸福的晚年生活,或许这就是上天对刘老太公的补偿吧。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刘老太公的人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既有在乡野之中的草根生活,也曾有在项羽帐下被软禁的阶下囚生涯,还差点被当成猪给杀了。
刘邦即位之初就给父亲太上皇的封号,还拟定了章程足见其孝心,当然也正是刘邦那份孝心,使得刘老太公的晚年有了许多幸福却又尴尬的事情。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君王,刘邦对待自己的父亲算是尽力了,当然这也换来了刘老太公的认可,承认了他比大哥强的不是一点半点,有如此争气也让自己深感欣慰,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嗯?
参考文献:《史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