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

《西游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化名著,其中神猴孙悟空更是中国人民喜闻乐道的英雄角色,保佑着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大业。无独有偶,印度也有本当地无人不知的文化史诗《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n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故事”),其中也有个神猴哈奴曼Hanuman),帮助罗摩(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化身之一,参见:印度教的阿凡达——毗湿奴大神)打败了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Ravana)魔王,救回了妻子悉达。也许是中印两只神猴故事的部分相似之处,又或许是佛教传播形成的中印文化的诸多交融,有一些著名的学者,例如胡适,提出了中国《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于印度《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的假说(参见:孙悟空是印度的猴子吗?)。虽然这种假说目前还缺乏严谨的证据支持,但是中印文化之间的关联的确是妙不可言的。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1)

印度的猴神哈奴曼

哈奴曼的信仰

在印度教神话故事中,神猴哈奴曼是罗摩大神最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哈奴曼也被印度教徒看成是力量忠诚的象征,使得哈奴曼在印度教传播的地方都有广泛的供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市中心,就有着巨大高耸的猴神哈奴曼神像,非常的醒目。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2)

六小龄童访问印度新德里猴神哈奴曼庙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印度人民党(BJP)在印度的崛起并实现强势的连任执政,以高举复兴印度教大旗为显著特色的印度人民党,曾经通过“罗摩战车”和“罗摩出生地——阿约迪亚清真寺”等运动,借助罗摩大神与哈奴曼猴神极大的提高了印度人民党在印度的政治地位。这种以印度宗教力量来获取政治利益的手段直到今天一直是人民党的看家本领,这从几年前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所反映的印度当代社会背景也看出一些端倪。

哈奴曼的形象

哈奴曼形象最大的特色自然就是其猴子的外貌了。关于其猴子外貌的来源印度教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流传比较多的说法是其母亲Anjana是仙女转世,但是因为受了诅咒而变成了一个母猴子的相貌,而哈奴曼的父亲普遍被认为是风神Vayu,因此哈奴曼也具备腾云驾雾的能力。在《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中,罗摩在战斗中负伤,哈奴曼飞到喜马拉雅山去采草药,由于不知道哪种草药是正确的,于是哈奴曼把整个山都搬到了罗摩身边,可见其法力之强悍。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3)

哈奴曼腾云驾雾,从喜马拉雅山搬来一座山峰给罗摩采集草药疗伤

传说哈奴曼刚出世的时候,领会错了母亲的意思,把天上的太阳当做了可口的芒果,于是哈奴曼纵身一跃就去追逐太阳,掌管天界的战神因陀罗(Indra)见状用一道闪电击中了哈奴曼的下巴,将其打回地面。梵语中,“hanu”是“下巴”的意思,“man”是“摔坏的样子”的意思。因此,哈奴曼(Hanuman)的意思是“摔坏了下巴的样子”,这也是印度猴神名字的由来。

哈奴曼被因陀罗击中坠落地面而亡,哈奴曼的父亲风神很是悲伤,决定带着哈奴曼离开寻找医治的方法。而风神掌管着风和空气,风神若离开,就意味着世界将没有了空气,这可吓坏了众神。于是湿婆复活了哈奴曼,因陀罗赐予了哈奴曼金刚不坏之身,水神赐予哈奴曼水中活动的能力,梵天赐予了哈奴曼身体变大变小的法力,而毗湿奴赐予了哈奴曼名为Gadha的金刚圆锤做为他的武器。从而哈奴曼成为了战无不胜的猴神,这也是哈奴曼形象的由来。

哈奴曼的成长

从小就受到众神眷顾的“神二代”哈奴曼非常的调皮,借着神力搞得天界鸡犬不宁,这点倒是和另外一个“神二代”,象头神“群主”(Ganesha,参见:印度的“群主”——象头神),非常相似。于是神给哈奴曼施下了诅咒,让其暂时忘却了他很多的神力,这才让天界消停下来。

安静后的哈奴曼拜太阳神Surya为师,虔诚学习圣典经文,学成之后,哈奴曼接受了太阳神的建议,前往猴子王国,辅佐太阳神的儿子须羯哩婆(Sugriva),成为了他的大臣。

根据《罗摩衍那》的故事,猴国(Kishkindha)中,国王为婆黎(Bali), 须羯哩婆是婆黎的弟弟。在一次婆黎和妖怪的决斗中,哥哥婆黎追逐妖怪进入了一个恐怖深邃的洞穴,弟弟须羯哩婆则按照哥哥的要求守住洞口。可是,须羯哩婆等了很久也没有看到婆黎出来,在听到惨叫后,弟弟进入洞穴看到妖怪口中有鲜血流出而哥哥不见踪影。于是弟弟认为猴王哥哥已经遇难,遂将洞口封住,回到猴国,继承了王位。谁知道哥哥婆黎并没有死,辗转回到猴国发现弟弟已经成为了国王,于是发生了误解,兄弟打将起来。弟弟须羯哩婆不是哥哥的对手,失败后被迫走上了流亡之路,忠诚的哈奴曼也跟随须羯哩婆开始流亡。正是在流亡期间,须羯哩婆和哈奴曼遇到了正在寻找妻子的罗摩。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4)

哈奴曼将罗摩带到须羯哩婆面前,两人结拜为兄弟

哈奴曼和罗摩

在哈奴曼点燃的神圣火焰旁,罗摩和须羯哩婆绕着火焰,双手合十,虔诚的结拜为兄弟,并立下誓言。罗摩帮助须羯哩婆夺回王位,而须羯哩婆帮助罗摩夺回妻子悉达。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5)

罗摩帮助须羯哩婆战胜婆黎夺回王位

在罗摩的帮助下,须羯哩婆打败了哥哥婆黎,夺回了王位,作为报答。须羯哩婆让哈奴曼率领猴军帮助罗摩。

哈奴曼和熊王Jambavan一起出发,向南方寻找悉达的踪迹。在海边,熊王发现哈奴曼既不会游泳也不能飞过海峡到达楞伽国,这才明白哈奴曼受到了诅咒。于是熊王帮助哈奴曼解除了诅咒,哈奴曼从而恢复了神力。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6)

哈奴曼变成了白色的小猫,找到了罗摩的妻子悉达

哈奴曼飞到楞伽国,变化为小猫钻入十首魔王罗波那的王宫,找到了罗摩的妻子悉达,见证了悉达的坚贞不屈。由于悉达坚持由罗摩来解救她,于是哈奴曼假装被俘,火烧兰卡城,大闹楞伽国,并趁乱离开向罗摩报告。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7)

聪明的哈奴曼假装被俘,火烧兰卡城,大闹楞伽国

罗摩得到了哈奴曼的信息,于是率领猴军攻打楞伽国,杀死了十首魔王罗波那,救回了妻子悉达。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8)

罗摩在猴军的帮助下,打败了十首魔王罗波那

这一经典故事也成为印度全国性著名的节日——十胜节Dussehra),又称为凯旋节的来历,一般在每年的9-10月之间。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9)

印度新德里红堡外欢庆十胜节的群众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10)

十胜节期间,Cosplay哈奴曼的印度教信徒

印度猴王哈努曼的神话资料(梵华说印度36)(11)

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宣传海报中十胜节的欢庆场面

此后,还经历了很多故事,哈奴曼就逐渐成为了罗摩大神最为忠实的属下,成就了印度教中非常经典的一段传奇佳话。

梵华

2020年5月26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