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是看过资治通鉴吗(资治通鉴无解的李世民上位难题)

本人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的新作《长进:中外史上的30条血训》选段3——

《资治通鉴》无解的李世民上位难题

如果有人说李世民和杨广是一样的皇帝,肯定要遭到众人唾骂。这几乎是颠倒黑白。但是我要说,二位有种相同的欲望,恐怕没人会拿出有力的反驳证据。

李世民不是看过资治通鉴吗(资治通鉴无解的李世民上位难题)(1)

这就欲望就是:屠兄欲。

史实为证,他们不约而同,杀了亲哥哥。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兽行。

而李世民和杨广这两个老二在杀哥哥前,口碑都非常好,给人们留下谦谦君子的“好人性”。正如前面所讲,就像杨广,在没对父亲和兄弟下手之前,口碑好的不得了,而他做到这一点并不十分难,通过伪装的方式即可以。但稀奇的是李世民,他在杀哥哥之后,口碑不降反升,仍然被赞伟大君主被敬仰。这是为什么呢?

不能否认李世民后期卓有成效的政治作为,一俊遮百丑。但更不能否认,历史的编撰者不断地在给他打圆场。就正史评价而论,杨广是中国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而李世民则堪称中国最伟大皇帝,加不加之一,也是可以的。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确实彪炳史册、做出了古代中国皇帝鲜有的政绩。

然而,话说李世民,依然绕不过“屠兄”这个血腥题。这个伟大皇帝,一生都抹不掉的最大阴影,就是杀了兄弟,逼父禅位。这一点几乎看不出和杨广有什么区别。杨广杀大哥杨勇,方式是赐死。李世民也杀了大哥李建成,方式是更血腥的亲自射杀。杨广把几个弟弟都干掉了,李世民也没放过四弟。杨广杀了父亲霸了继母,而李世民虽然没杀父亲,也没霸占后妈,但却逼着父亲把最高权力提前让渡给了自己。

史书当然不能把“千古一帝”说成彻头彻尾的冷血动物,但在干掉大哥卡位太子这件事上,着实冷酷无情。

那么,这个场到底该怎么圆呢?

中国最著名的读史笔记《资治通鉴》,记载了李世民杀兄弟的玄武门之变全过程: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企图谋害秦王李世民,秦王府官员促使李世民不要坐以待毙,于是李世民被迫下手,干掉大哥四弟。然后唐高祖李渊“主动”向二子李世民让出最高权力。李世民顺理成章地成为武德皇帝、唐太宗。

整个记述,似都在为李世民开脱。

类似为唐太宗辩白的史料多矣,什么战功盖世,什么迫不得已。但且看他在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的表现:包围太子府齐王府,对兄弟家眷赶尽杀绝,李建成、李元吉一共13个儿子押赴刑场砍头。

时年38的李建成、24岁的李元吉,孩子尚小,有的还在襁褓中,他们可都是李世民的亲侄子啊。这个千古一帝,连襁褓中的侄儿都杀了,从人性上,还是说不过去。

那么,李世民的人性,是善还是恶呢?

说到这里,我先想强调,咱们中国人的祖先对人性的判断是有问题的。“性本善”与“性本恶”,都是形而上学之论。史上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坏人,但倘若说,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性本私,恐怕才是天性。

杨广和李世民的成长,都符合这个天性。

虽然从人性上,李世民杀血亲说不过去,但从夺嫡程序上讲,这是惯例。

有理想的人上位,为什么必须拼狠?

这里主要是两个规则作祟,一个是显规则,另一个是潜规则。

所谓显规则,就是血缘政治“顺位接班”制:嫡长制,皇帝正式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嫡长子拥有皇位天然继承权。

而潜规则是什么呢?那就是“丛林法则”,比谁狠、比谁毒。历史上,凡是淘汰正统大哥而做了皇位继承人的那些“二太子”们,大都属于关键时刻敢下手的狠人,弑兄夺位,甚至弑父抢位在所不惜:胡亥杀扶苏,杨广杀杨勇,五毒俱全。即便是李世民之于李建成,赵光义之于赵匡胤,“玄武门事变”与“斧声烛影”,也是“无毒不丈夫”。

这就是“老二接班”的潜规法则——杀亲搏位。如此残酷的潜规则全是由不合理的显规则逆生的——以嫡长制为标志的血缘政治不仅对血亲之外的雄才是不公的,即便在血亲内部也是不公的。你比哥哥有能力,但恰处在老二位置,你就难有机会。而你又想大有作为、不甘心被埋没,怎么办?只有“杀亲搏位”这一条血路了。

如此,就不难理解这些“老二”成功之后的心理反应了。

非顺位接班的二太子,上台之后,大多是喜欢折腾的,因为他一定要表现比大哥突出,更适合当国家最高领导人,所以折腾在所难免。而折腾的后果有两种,一是好折腾,革故鼎新,利国利民。另一种就是瞎折腾,劳民伤财,祸国殃民。于是,老二接班生出的后果:要么是非一般的明君,要么就是非一般的昏君。

历史往往谴责胡亥、杨广之流的老二昏君,认为如果他们的大哥继位,不会像他们那样伤天害理、祸国殃民,但是却忽略了对“非一般明君”的假设。

历史公认李世民、赵光义是有为的政治家,但没有假设——如果哥哥李建成、哥哥之子赵德昭当皇帝,是不是能做出同样成绩。凭哥哥和侄儿的生前表现来看,几乎不可能。那么他们杀胞兄和亲侄儿之举是属于什么行为呢?按照什么社会的人伦道德,也难称“义举”吧?但他们不“杀亲搏位”,又有什么“非暴力手段”保证凭能力胜出呢?公开辩论、竞选台上等待计票结果?没有这方面的想象力。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对历代宫廷政变侃侃而谈,能梳理出一大团经验教训道理。但关于玄武门事变,他却面临总结的尴尬。

玄武门事变的真理,似乎就一条市井之训: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样的鉴法,恐怕不是资质,而是“资乱”。

也真是难为历史学者司马光了。事是囧事,他能为统治者鉴出什么来?嫡长制不对?告诉“老二”们,要向李世民学习,杀大哥,逼父亲,先下手为强?即便为尊者讳,为李世民树碑立传,你能告诉“后李世民”们,如果不杀兄,不兵变,如何“上位”、取得“造福天下”的大位呢?

对于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这几乎无解。不要这样的接班人制度,换一种选法,宋朝的士大夫们没有这样的想象力。

可是,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个问题就是有解的。人性靠不住,规则趋善恶。建立一个不必通过流血暗算实现理想的公平竞争游戏规则,不就大大长进了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