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演变与女性地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服饰流行现象)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流行风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女士职业装,展现出干练的现代女性形象
Prada今年春夏系列中性风外套款式,以利落的剪裁及干净的线条呈打造出独立、中性的女性形象。
中国品牌“无用”在法国巴黎服装周
编者按
服饰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的媒介,在实现保暖御寒等实用性功能的同时,也反映着着装者的社会地位、审美品位及性别气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逐渐突破单一的款式和色彩,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趋势。在着装风格上不断突破传统性别气质的束缚与区隔,向多元化、个性化的着装风格转变。近年来,国际时尚圈中更是掀起“中性化”风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性别认同,也体现出女性对自身个性的追求与自信。
■ 布鲁呼莫
服饰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实现保暖御寒等实用性功能的同时,也反映着着装者的社会地位、性格品位及性别气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逐渐突破单一的款式和色彩,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着装风格。本文利用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服饰的变化进行分析,从中窥探性别意识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服饰多元化特点与性别气质多元化趋势
改革开放后,“灰、蓝、绿”的单一色调被打破。一时间,蝙蝠衫、棒针衫、滑雪衫、喇叭裤成为风潮。鲜艳的色彩、展现女性特色的款式,使得女装开始向时装化转变。多样性、多元化是这一阶段女性服饰的特点。1984年上映的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女性意识的变化,女性开始关注外在美,多姿多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来临。
20世纪80年代末期,健美裤的流行反映了中国女性的性感意识。大众开始追求凸显女性性别特质的美感。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服饰全面开放,袒胸露背不再被非难,而成为时尚。性感风情成为现代都市女性追求的另一个方面。“给身体多一分关心,多一分体贴,多一分柔媚”的内衣时尚渐渐为国人认识和接受。同时内衣时尚开始超越原有的概念,不再仅仅属于闺房,也不再是简单的身体防护,成为女性爱护自己增添生活情趣的一种体现。内衣外穿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是为了展示自己窈窕的身材,青春的靓丽,实际上也反映了现代年轻女性已经由传统的内敛型性格向外向型性格的转变,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曲线。同时,内衣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女性对自身的认同、重视和爱护。
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大众审美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符合男权审美的女性形象颇受欢迎,展现出性别特质向传统性别规范回归的趋势。电视剧《渴望》中刘慧芳式的女性广受欢迎,她身上所具有的传统女性美德——善良、温柔、宽容、隐忍得到普遍肯定与赞扬。传统男性气质也极大回归,日本电影《追捕》中缄默、刚毅、公正、勇敢的男性英雄形象深受国人喜欢,演员高仓健因此成为“硬汉”代表受到广大女性追捧。据报导,当年有服装厂生产高仓健剧中同款风衣10万件,半个月就销售一空。
另一方面,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上升和就业比例提高,女士职业装、西服套裙也开始流行。上班族女性经常穿着挺括的套装,透露出成熟干练的气质,代表着女性可以自强自立,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身价值。这一时期的服装都用垫肩加宽肩膀,在呈现女性特质的同时,也显示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能干、强势的风采。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中国风的着装风格开始流行。经历了10多年外来服饰的冲击,人们的着装风格开始有了对民族服饰的关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观念凸显。20世纪末人们再度回眸、注视中华本土民族性服饰:旗袍、蓝印花布、刺绣、扎染、唐装,利用传统纹样的设计,将现代服饰工艺与传统风格融合,端庄不失妩媚,令人惊艳不已。在色彩上中式服装追求艳丽的效果,大红大紫,明黄色调,皆可搭配成衣,因此与西式服装比较起来更醒目,更有特色。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本土服装设计师,也出现了很多原创服装品牌。比如,梁子创立的服装品牌“天意TANGY”,王一扬主持设计的“素然ZUCZUC”,这些品牌的服饰都深受消费者青睐。
21世纪以来流行服饰个性化特点与中性化风潮
21世纪以来,服装的多元化特点进一步深化,无论品牌、服装定位都展示出多元化发展方向:有活泼明快的少女风,追求自然脱俗的森林风,舒适动感的运动风,清新优雅的淑女风,特色多样的民族风,干练简洁的通勤风,非主流的中性风,大气随意的欧美风等。这些服装或可爱优雅或干练潇洒,所展现出的女性形象也多姿多彩,满足了各类女性生活的不同需求,丰富了生活乐趣。
随着服装风格的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追求个性、与众不同成为穿衣的重要目标。对很多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也许并不是穿了一件不得体的衣服,而是发现居然有人穿了一件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衣服。“撞衫”成为现代女性最不能容忍的“事故”。
中国女性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成为“穿出个性”“独一无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中国女性对自我的认可与自信。这一需求使中国的高级定制市场逐渐壮大,也培养出很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设计师和高级定制个人工作室。与此同时,中国的民族风逐渐影响国际时装领域。进入21世纪,国际品牌时装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中国人开始认识范思哲、路易·威登等国际大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得各类时尚资讯变得畅通无阻,中国人的穿着真真正正融入并影响着国际化时尚浪潮,中国市场也成为这些国际品牌的主要市场。
在2007年2月的巴黎时装周,中国服装设计师马可举行了个人品牌“无用(Wu Yong)”服装发布会。马可的设计融入了鲜明的性别色彩。女性是什么,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些是她做设计的一个背景观念。她设计的衣服不是穿来取悦别人的,是穿给自己的。
近年来,“中性化”风潮风靡时尚圈,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打破性别区隔的渴望,也反过来塑造着人们的性别认同。女性形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丰胸细腰的性感身材,或温柔端庄或清纯娇媚等传统保守的状态,而是具有或潇洒干练或冷酷强悍等现代叛逆的气质。当下的流行服饰中,不再是简单的女穿男装或是男着女装,而是女装中可以含有男性元素,男装中也可以添加柔美元素,充分满足着装者的内心需求。
在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上,著名奢侈品牌古驰(GUCCI)设计师亚历山大·米开理在几季试水之后,打破了性别屏障,正式合并男女装走秀。从媒体和民众的反映看来,完全没有感觉突兀和无法接受,而是齐刷刷的喝彩声。巴宝莉(Burberry)首场男女合并系列时装秀也在2017年拉开了序幕,设计上也越来越模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界限。除了古驰和巴宝莉在服装设计上超越性别意识的体现之外,其他国际大牌的服装设计变化也能明显地看出“中性化”趋势。
总之,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服饰从性别的表达工具已经转变为自我个性的表达工具。近年来超越性别意识的服装设计被大众所接受和追捧,这不仅仅是个人取向的表达,也是社会性别意识被接受和认可的体现。这是服饰魅力的所在,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所在。
(作者单位:内蒙古妇女干部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