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名言(格物致知)

可以总得概括成简单易懂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王阳明四句名言?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王阳明四句名言(格物致知)

王阳明四句名言

可以总得概括成简单易懂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下面分享两个故事供看官欣赏。

其一

有一天,王阳明的弟子薛侃在花园中除草,久除不尽,便发出了一声哀叹:“天地之间,真是善难培养,恶难铲除啊!”

经常发这样的牢骚,人生是不会感到幸福的。

当时,王阳明正在花园中赏花,听到弟子的哀叹,他说:“你根本就没有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何来的愤懑烦恼呢?”

薛侃听了不服气,上前分辨说:“先生难道没看见,为了除草我已忙碌多时,而且您赏的花也是我养的,怎能说我没培养善,没铲除恶呢?”

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薛侃,而是朝问题的本质说去:“你一味从外在着眼,如此看待善恶,不仅肤浅,而且易生烦恼。”

薛侃不解其意。

王阳明点拨说:“天生万物不以你喜而生,不以你恶而灭,就像这花园里的花与草,它们本质上哪有善恶之分?只因今日你在打理花园,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如果有一天,你需要一块草坪,那么草就是善的,花因多余也就显得恶了。所以说,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天地本无牢骚,牢骚都是人自生的。”

薛侃有些不接受,他反驳说:“依照先生所言,天地间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

王阳明说:“天下万物本就没有善恶,善恶都是庸人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是恶?”

薛侃说:“黄金当然是善。”

王阳明说:“黄金落到你手里,是善;坠入他人腹中,就是恶。”

薛侃想了想,说:“先生所言听上去思辨有趣,但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王阳明说;“它能让你摆脱烦恼,获得幸福。”

薛侃不明白。

王阳明说:“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表面看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总受到束缚,精神不能自主,我们受到了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因为我们和外物产生了对立。我们之所以和外物产生对立,是因为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是非好恶之情,而当我们对外物有了是非好恶之情,就给外物贴上了是非善恶的标签。一旦你给它们贴上了标签,它们就有了生命,就会反过来干扰你。所以说,限制一个人的不是天地,是自己的私见。”

薛侃感到茫然。

王阳明继续说:“比如你刚才对野草发出的哀叹,就是你给它贴上了‘恶’的标签,对于‘恶’的东西,人人都会动气,一动气,心情就受到了干扰,进而感到厌烦。千万不要认为只有‘恶’的东西才会干扰你,‘善’的东西同样能干扰你。比如被你贴上‘善’标签的黄金,当你喜欢它,热爱它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控制了你,并且时刻干扰你。它在你手里时,你会兴奋,可当它遗失时,你就会忧伤。有时候,被所谓善的东西所左右,更容易叫人迷失,失去幸福感。”

听到这一番话,薛侃依旧不那么买账,他说:“事事不分善恶,那我们不成了消极的和尚了?”

王阳明说:“心学无善无恶与佛教无善无恶是不同的。佛教把无善无恶看得太重,总是拿出来说,但是说完无善无恶后便什么都不管了。比如他说粪便无善无恶,哪怕床边就有一堆,他也不会扫除。心学所说的无善无恶,是不要刻意为善,更不要刻意为恶。”

薛侃问:“既然草无善无恶,那我究竟要不要铲除呢?”

王阳明说:“如果它妨碍了你,不铲除是刻意,非要立即铲除干净,也是刻意。你懂得其中的意思了吗?”

薛侃似懂非懂。

王阳明说:“善恶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为善,为气所动即为恶。所谓无善无恶,就是要懂得顺应万物,不要和万物对立。”

强求,是不会幸福的。

一味地放下,也是不会幸福的。

随遇而安,才是幸福的真意。

其二

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问:“人固然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成为圣贤,但是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才力上终究有所不同,而孟子却把他们同称为圣人,这是什么道理?”

这位弟子的困惑很庸俗,却很现实。在他看来,发誓不吃周朝食物跑进深山饿死的伯夷只是在节操方面令人钦佩,而伊尹只是商汤的宰相,说好听是帝王师,说难听就是个混官场的,他们的功成造诣、成就地位怎能跟万古一出的孔子平起平坐?

落到现实处,这位弟子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天赋是生来不同的,分量也是能掂出差别的,行在山腰上的人怎能跟立在巅峰处的人相提并论。

这种观点看似理性、务实,实际上是走向歧途的开端。

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不知道怎样努力用功,时间长了,更会陷入越努力用功,越痛苦失败的悲剧中。

王阳明是这么为弟子解惑的,他说:“孟子将他们三人相提并论,都称圣人,是无错的。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只因他们的心纯是天理而不夹杂丝毫人欲。这就好比精金之所以为精金,只因它的成色足而没有杂质。人心到了纯是天理时便是大功成,便是圣人,就像金子纯到百分之百便是精金。”

弟子听了若有所悟:“先生的意思,心即理,只要人的良知是完整的、纯正的,就可以说这个人获得了大功成,是圣人。”

王阳明说:“道理可以这样理解,但要豁达,不狭隘。我们得承认圣人的才力有大小之分,好比是两块精金的分量有轻重一样。打个比方,尧、舜那样的圣人如同一万两的精金,文王、孔子如同九千两的精金,禹、汤、武王如同七八千两的精金,伯夷、伊尹如同四五千两的精金。”

弟子听了有些困惑。

王阳明继续说:“看到分量的差别,才是真通透。无视分量的差别,终究会陷入泥潭。何为真通透?他们在才力上虽然不同,但他们的良知却是相同的。正如精金的分量不同,但它们的成色是一样的,把五千两重的精金放到一万两重的精金里,从成色上看,没有不同。同样的道理,把伯夷、伊尹和孔子放在一起,他们的纯是天理的心也没有任何不同。”

这话的意思,人与人之间,分出高下的不是分量,而是良知,是纯度。

一个至真至纯的人,从来就是敢于掂量自己分量的人。

弟子有些被触动了。

这时候,王阳明开始了关键点拨:“精金之所以为精金,在于成色足,而不在分量的轻重。这就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良知光明,而不在才力的大小。平常人,只要懂得纯正用功,精进前行,使自己的良知光明,就可以获得大功成,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真意就在这里。”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理解这一根本真意。这种人总是认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须把圣人的许多知识学会了,便是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越是从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究,从形迹上摹仿,终了却是知识越渊博而人欲越滋长,才能越高而天理越被遮蔽。这就如同看见别人有万镒之精金,却不肯在成色上锻炼自己的金子,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如此,越用功,杂质越多,到最后,分量是增加了,成色却降低了,炼到最后,只有痛苦,没有功成,只有渣滓,没有精金。 ”

弟子恍然大悟。

王阳明最后说:“庸人只在分量上比较,所以陷入功利的泥潭之中。如果剔除比较分量的心,各人尽己之力与精神,只在此心纯是天理上下功夫,就能人人知足,个个功成,如此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外求,无不具足。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万不可不懂得从自心的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偏要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掌握自己不会做的,一味好高骛远。”

弟子叩首。

王阳明终了敲了一记警钟:“这世间有太多的人,心地宛如桀、纣,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功业,如此怎么行得通?此种人,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实在可悲!”

人之强大,要从炼心开始。

人世间,没有渺小事,只有可悲人。

所以,知是道,是天地间存在的自然规律,物是大千世界中种种,格物是要求人们要从实际行动出发,在行动中去感受自然和道的伟大,同样,在感受感知的同时,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时间推移,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看法,新的理论,从而获得新的“知”,格物致知之我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