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升学率(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一名宋姓教师在课堂上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被学生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激烈讨论。由于该教师质疑已经定性的历史事实,伤害民族感情,校方经过调查核实,已经给予宋姓教师开除处分。

震旦升学率(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1)

但一波已经平息,另一场轩然大波却在酝酿,一些自媒体人及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将拍视频上传的学生称为“告密者”,甚至还有人发出一些侮辱、威胁的信息。

这次,我们谈两个问题:震旦学生是“告密者”吗?震旦学生是“吹哨人者”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教师的不当言行呢?

一、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

要搞清楚“震旦学生是不是‘告密者’”,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告密者”。告密,又称“告发”、“告讦”、“告奸”,词典上指的是“向上司或有关部门揭露、揭发别人的隐私或短处”。

本来,“告密”是一个中性词,但后来,因为一些人往往是为了自身利益甚至荣华富贵,而将他人在比较隐秘场所的言行揭发出来,丧失了本来的正义性,“告密”逐渐成为一个贬义词。在中国历史上,侯崇虎、曹无伤甚至著名诗人宋之问,都是告密者,这些人的人品,都有重大瑕疵。而在我党处于地下时期,日寇侵华时期,就有一些的告密者,大多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或出于一己之私,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告密者”,都被钉上历史耻辱柱!

所以,要想成为“告密者”,至少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同时具备:一是被告密的人人品低劣;二是其言行是在极为私密的地方;三是被告密的内容具有正义性。

由以上三个标准来看,震旦学院的学生绝不是告密者。人品的事情有点悬,我不认识也说不清楚,但宋姓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具有私密性;这名学生揭发教师的极为不当的言论,本身也没有收到什么好处,不属于她的说法本身,也严重违反民族的基本认知,属于篡改历史、妄议历史,是给民族的伤口撒盐,完全没有正义性。

所以,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

而那些妄言“告密者”的人,要么是没有搞清楚“告密者”的含义,要么就是心怀不轨,混淆视听。

当然,那些发信息侮辱、威胁的人,其行为已经涉嫌违法,应当依法处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而“环球锐评”显然没有将这一层意思阐述清楚,我上面的论述,算是为“环球锐评”“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的补充论述。但我虽然赞同“环球锐评”的分论点一,却并不认同环球时报的第二个分论点“震旦学生是‘吹哨人’”。

震旦升学率(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2)

二、震旦学生也不是“吹哨人”

依然要从概念着手。

“吹哨”原本是警察在发现罪案时吹哨,以引起同事和民众的注意的一种行为,“哨”其实就是“警笛”的前身。“吹哨”最先在英国出现,我们在上个世纪的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这一镜头,即便是现在,还有很多国家的警察采取吹哨的方式。

震旦升学率(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3)

因为警察代表着司法和正义,所以,“吹哨人”其实就是正义的化身,现在逐渐引申为“为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的弊端,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比如,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课的著名的“水门事件”的“吹哨人”时任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马克·费尔特,本着“总统违法,当与普通公民同罪”的信念,面对严令,向媒体披露了总统为了竞选胜利,指派人员潜入水门大厦安装监听器的事实,随后,尼克松被迫主动辞职。在此之后,美国出台了《吹哨人保护法案》,这一事件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从这一历史意义上来看,“吹哨人”至少应该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不为了任何个人利益;二是针对的是一个组织的弊端;三是引发社会讨论最终有一定制度调整。

而震旦学院的学生,针对的是某个个人言语的不当(违反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以及民众的一般认知),而国家本身有针对这些言行的惩罚措施,所以,这只是一种揭发或者举报,与“吹哨人”的概念不符合。随便提及一句,去年,我们曾称呼某人为“吹哨人”,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准确的!(不展开)

如果我们将震旦的这名学生定义为“吹哨人”,那岂不是说明我们有多大的弊端?这与事实相符吗?

而学生动不动将老师的言论发到网上,真的合适吗?(我后面将撰文讨论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读完之后再骂也不迟。)

震旦升学率(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