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1)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那天收拾屋子的时候,给我的各种《易经》书籍拍了一张照片,有上百本。没想到惹来很多争议。

他们的批判,是毫无逻辑的,看见我的书崭新,就说我没读过;要么就是说,读那么多书,没有用。

我没有回应,也不用解释。

《易经》说:“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这些人,跟我不同声,也不同气,所以没必要回应。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2)

2、把智慧转化为财富。

我读书有个习惯,按系列来阅读。发现一个作者有思想,就会买他全部的书籍回来读。这样才能全面学习他的长处。

比如说,南怀瑾先生,我偶然在书店,读到《金刚经说什么》,内心就很惊叹这个人有大智慧,世间罕见,于是立即上网买了他的所有书回来读,有近100本。

我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老师的,也没有高人指点,更没有贵人相助,属于自学成才、自力更生。但是,我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指引。

可以说,我被一两千个老师,无声指引着,现在有,将来也有。书籍,就是我的老师。

读《易经》也是如此,我自己无意中,根据河图洛书,以及太乙行九宫法,推出八卦图,觉得很有意思。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3)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4)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5)

于是,我上网买来所有关于《易经》的书,也有上100本,一一阅读。

一个人若是读书不全面,就像你只用一个视角看问题,总是带偏见的,全面读书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尽量避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6)

当然,并不是我有钱,而是我舍得。我没有存款,没有房,没有车,四处漂泊,没有稳定的家。

我只有3条狗。1条土狗,自己养的;1条边牧,得了犬瘟,四处流浪,没人要,我抱回来救活了;1条串串,腿受伤残疾,下雨天被人抛弃,不能见死不救,我捡回来了。

这是我的3个宝,唯一的移动资产,比身边的一些朋友好。朋友会因为利益,或者意见不同,而反目成仇,狗永远不会。

我的钱,都花在读书和进修上了。

所以,这辈子,如果我把学到的智慧,全部转化为财富,会成为很富有的人;如果无法转化,只是纯粹的书呆子,那就是一个穷光蛋。

这也是一个实践和验证。是驴是马,拉出来遛一遛。

我能把《易经》的规律,用到投资上,赚到大钱,说明我的《易经》运用水平,是很高的。

如果十年后,我还是一个穷光蛋,说明我读书没有用。

不过,目前我的投资,开始转向稳定盈利,恐怕会让那些打击、挤兑我的人失望。

我未来十年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上亿规模的基金会。现在敢提前说出来,就说明我内心深信不疑,自己一定能做到。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7)

3、洞察和运用《易经》规律,让我如虎添翼,如龙得雨。

《易经》的规律运用,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我写了几百篇文章,还是说不清,道不尽。

但是,对于我个人的影响,是化蛹成蝶的蜕变。

以前,我的意识思维,像毛毛虫所见,现在像蝴蝶所见。蝴蝶飞上天空,所看见的世界,和毛毛虫看见的世界,完全不一样。

最简单的例子,

《易经》的变化规律,体现在势能,不是以时间为单位,而是以能量为单位。

从阳到阴,二者的互化,可以衍生出64种卦象。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8)

化繁为简的话,只有4种变化,即四象:老阳、少阴、少阳、少阳、老阴

这四象的变化规律,源自伏羲八卦的推衍,也就是万物的根基

如果你懂得四象,基本上中医的书籍和理论,你都能理解。因为中医的原理,和《易经》的原理,是相通的。

易经有哪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我读了上100本关于易经的书)(9)

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套用这4种量能。

一件事,现在的状态,是老阳(太阳)了,那么,下一步,必然发展到少阴,要走下坡路;一件事,现在的状态是老阴(太阴)了,那么,下一步,必然发展到少阳,稍微转好一点。

这些趋势,看我写得很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很难把握。因为《易经》的变机,是随机出现的,随机应变这种能力,没法教,只能靠自己在事上练,逐渐有悟性

所以说,不是我不教,而是我教了,很多人也用不好。

你只有自己懂得规律之后,亲身实战,学会运用,才能真正转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