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娶彝族姑娘有什么规矩(漾濞傈僳族婚嫁习俗)

漾濞傈僳族婚嫁习俗

汉族娶彝族姑娘有什么规矩(漾濞傈僳族婚嫁习俗)(1)

漾濞傈僳族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缔结婚的就是本民族内的人,但不是同一家族内的人,虽然一些地方曾遗存原始的转房习俗,但为数很少,演变的也快。普遍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且遵循男娶女嫁,幼儿与父母同住的习俗。

傈僳族年轻人的谈情说爱的过程,傈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是联系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传统的唱歌对调方式。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媳妇。可见唱歌对调在傈僳青年男女婚恋生活中多么重要。青年男女通过劳动生产,逢年过节,参加婚礼,庆贺丰收,生意往来以及串姑娘等活动,认识了对方,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就可以寻找机会与对方对歌。如在路上相遇,在溜索旁相逢,过桥时相遇,四方劳动,在密林中砍柴,都可以背过身子,手扶耳朵向爱慕的人丢一首歌过去,对方听到后,又回歌过来如:

男唱:

“今年我有十八岁,交友年华已达到。出门交友正当时,我爹叫我出去找”。

女答道:

“听见阿哥找女朋友,小妹今年十六岁,民族习俗已到龄,阿哥有意来找我。”

男答道:

“今日相友见着妹,远处听见妹的声。听起说话成熟了,你哥心中一大喜”。

女唱道:

“听见阿哥一席话,小妹心中有了数。远处听见哥的声音,近处看到英雄郎”。

男接唱道:

“今日初见阿小妹,一表人才傈僳妈,好像天女下凡来,你哥福气在人间。”。

女接唱:

“今日相遇阿以趴,英资人才一表汉。梦中情郎你一人,今日算是圆了梦”。

这样一来一往,互问互答,两人之间感情的距离就越拉越近了。有了感情基础,就可以给双方父母通报儿女们的愿望了。但婚姻缔结对象的选择却只能顺从父母的意志。有的自由恋爱者只好以逃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社会根除了包办婚姻,实行自由婚姻。

傈僳族是尚酒的民族,求婚时,要请媒人,请媒要唱谱媒调,傈僳族语叫“增沐谱调”,漾濞傈僳族中,阿钿地、龙潭、苦加波等地常听到这样的木刮唱调:“今日我俩登门来请你,帮忙我家提亲做媒人。不是那人我不来请,有情有意来请你。帮我儿做媒来提亲,劳累媒人行千里。磨破媒人十双鞋,我儿成家重谢媒。婚后儿女双双来,猪头公鸡各一份。媒人双双一套衣,全家感谢媒人情。三年拜媒是传统,自古以来这样做,后人看着前人做,傈僳后人代代传。代代唱好传统调,傈僳趴爱唱此调。傈僳请媒上辈人,上辈会讲礼节话。唱起调子会追路,调子按照路子盟。媒人具备铁嘴巴,做媒一定当天回。”

请到媒人,准备好礼物,到女方家后,以酒为礼,媒人斟酒给女方父母,女方父母喝下了酒、留下了四色礼就意味着同意了婚事。相亲留物还要唱留物调,傈僳语叫“从然华”更浓给当落“木刮谱”,调子如下:

男唱:

今日相亲为儿女,拿着开口礼三包。傈僳习俗定亲物,初次相亲不空手。

女唱:

民族风俗要尊重,虽然礼少要拿足。阿哥不必多花费,小妹叫哥心满意足。

男唱:

阿妹美德真佩服,美德来自祖宗传承。祖血流在小妹身上,你哥心里真佩服。

女唱:

阿哥莫说客气话,看重我女儿是福气。哥拿定物妹收下,从今往后是亲家。

男唱:

今月相亲有收获,亲自定下女婚事。父母心愿已达到,喜悦心情胜利归。

女唱:

阿哥今日满意归来,双方定下了婚事。父母心愿已达到,双方忙操结婚事。

过去要有酒去提亲,如果家中贫困无能拿出相约的酒数,婚期会推迟。据说傈僳族语言音节文字创造者哇忍波年轻的时候因家境贫寒,无酒求亲,亲事一度搁置,后来幸亏舅舅送来了酒,才得以缔结姻缘。这酒显然是通向幸福的一道桥梁,是传达情意的媒介。

双方决定婚缘后,男方还要送上聘礼,由媒人“傈僳语叫曾木趴”作中介议定,以牛为象征性的名目,实际上往狂以锅、酒、布、兽皮得代替,有贫寒者甚至无代替之物,也可以在婚后补送。过聘礼,便选一个日子,男女双方家人亲属聚集在一起,又以酒为愿,定婚者所喝之酒就称同心酒,以此象征心与心相连,再难以分离了。

定亲要唱定亲相约调,以男女对唱的形式:

男唱:

明日定亲今日约,定亲全靠父母做。为我儿子亲自来,父母都是为儿女。

女唱:

听见阿哥唱调子,调中提到要定亲。相约地点在我家,小妹备好香香茶。

男唱:

今日相约今日到,小妹门前莫放狗。你哥生来胆子小,手里拿着打狗棒。

女唱:

阿哥莫拜我家狗,妹家狗火懂人性。闻着味就不咬,抬起头来摇尾巴。

男唱:

小妹一直说我放心,今日亲临妹妹家。来把儿女事商定,双方老人也放心。

汉族娶彝族姑娘有什么规矩(漾濞傈僳族婚嫁习俗)(2)

女唱:

今日阿哥来我家,商定儿女终身事。小妹心中一大喜,好好接待阿哥来。

男唱:自古传下兴定亲,傈僳趴自古这样兴。空手定亲嘴巴定,你家莫记心上挂。

女唱:阿哥莫说这些话,小妹也是傈僳妈。祖宗传下的是传统,后代继续往下传。

男唱:

通情达礼阿小妹,日后重谢妹的情,这门亲事已定下,这次定亲满载归。

女唱:

多谢阿哥情重重,阿哥回去作准备。小女作好出门事,女满十八喜神到。

傈僳族举行婚礼头天是压棚,朋友小伴及全村人都来帮忙,此日接亲及过礼队伍先走半个时辰。新郎打扮得整整齐齐,身披彩带,由媒人陪同来到女方家娶亲,到女方家后新娘却躲了起来,让新郎到处去找,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这时新娘的一个女伴会来告密,新郎总算找着了新娘。找到新娘后,娶亲者受到女方家的盛情款待,当晚还要展示新娘的嫁妆,嫁妆中有一个柜子,里面装着十套花裙子。次日晚上打歌唱到天亮。

第二天早饭后,女方家组成热闹的送亲队伍,抬着嫁妆,由新娘的大哥或舅舅背着新娘,在鞭炮和火枪声中离开女方家,此时新娘表示不忍离别父母姐妹,要礼性的哭泣,但哭声一般持续不长,叫哭嫁调,哭嫁调一般由新娘唱,如果新娘不会唱,新娘要请好代唱的,调子大意如下“生来是女要出嫁,离爹离娘好伤心;躲在娘肚里九月整,永世难忘养育之恩;今天离娘归婆家,令我怎能不刀绞心;人人都是爹娘生,不能尽孝真悔恨;男儿娶媳建家业,女儿嫁夫随夫行”。哭嫁调唱完以后,宾客就唱起“送亲歌”。可以说,新娘是在歌声和哭声中上路的,到男方家门口时,从门口到庭院,到处都聚集着男方迎亲的人。

人们分站两边,用最隆重的礼来迎接新娘,欢迎送亲的客人。新娘进了男方家喜房后,女方家送亲队伍中走出七八个健壮的小伙子,他们围着男方家火塘跳“跳脚舞”,以象征性地检查新娘的洞房是否牢实。跳完后送亲的人们才进屋子就坐。这时候,围坐在火塘边的老人一边喝酒,一边唱起了傈僳族的“创业歌”,以歌声教育新人不忘民族的历史。不忘恩负义,不忘祖先创业的艰辛,接着男方家的歌手和女方家的歌手开始对歌。日时而个人对唱,时而一个领唱、众人合唱,只听歌声阵阵,此起彼伏,并夹杂着阵阵欢笑声,把喜庆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歌手们演唱时右手搭在歌伴的肩上,左手放在耳根下部,随着曲调的节拍一左一右地摆动。所唱的曲调欢快活泼,旋律优美流畅。

第三天早上,送亲的人返回时,男方要托他们带一些酒肉给女方父母,鉴于举行婚礼的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所以第二晚上新人同房之前,要请一位老人在火塘边持酒为新人祝福;世上一切虫鱼鸟兽都是成双成对的,但愿你们夫妇白头偕老,婚后数天至十多天新郎崭娘一道回门,回门时新郎要带去猪肉、包各粑粑、茶酒等物送给岳父家,同时要在岳父家帮助干十余日的活路才能携手返回。返回时母亲会送给做了新娘的女儿一只鸡,一口锅和镰刀等物,以祝福新人的家庭吉祥幸福。傈僳族历史上有摇签配婚、互换婚和抢婚的习俗,但现在已经基本绝迹了。

傈僳族家庭一般比较稳固,离婚的较少,如离婚要请中间人,并刻木为证,离婚当日要杀一头猪,杀大红公鸡一只,由中间人刻好木刻洒上猪血和酒,然后男女双方对天盟誓,就算完成了民族习俗含义上的离婚。木刻上刻有中间人的人数,并由中间人保存,如遇任何一方后悔和否认,就可以出示木刻作为凭证。以上是傈僳族古老文明的婚俗,现将近代傈僳族婚俗的演变和各民族一样大众化了。

漾濞彝族自县的傈僳族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进入的,这里的傈僳族是从缅甸、维西、怒江、永胜、永平和楚雄等地相继迁入的。傈僳族从游猎民生活变为定居民族,漾濞傈僳族人口有3000多人,居住在三镇六乡65个村的广大地区。傈僳族自古以来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傈僳族较多是在本民族内通婚,很少和其它民族通婚。建国后,执行民族平等政策,傈僳族人民打破了民族界线和旧的传统观念。

除主要在本民族内通婚外,还和其它民族通婚。漾濞居住的傈僳族婚姻程序,要经过大人问婚、提亲、定婚、讨婚四个阶段。这个期间根据双方的父母的愿望及小一辈的意见和家庭经济实力,可以灵活运用。家庭经济困难一点的可从小办,算是正式结婚。家庭经济实力有一定基础的要讨亲过后才算正式结婚。送亲和接亲一般都步行,很少骑马,经济宽余一点的人家,可以骑马,现代结婚基本不走路了,送接都坐汽车,在党的领导下,傈僳族群众和兄弟民族一样,如今傈僳族结婚穿带都被当地其它民族同化了,但古老的婚俗都传承着古老的傈僳族穿戴,也继承着儿媳妇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

男子上女方家门做儿子的习俗,傈僳族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是有叫婚名的习俗,即当新郎新娘拜堂后,主人请媒人或者是村中有威望的上辈老人还有家族中年长一点的人给他们取名,由新郎新娘向老人请求赐给新婚夫妇一个吉祥的婚名,老人答应后,倒一碗酒后在火塘边滴三点在燃烧的火焰中,讲一些吉利话。第二次火中再倒一点,讲生男要生九个汉,生女要生七仙女。第三次倒入火中然后取婚名,比如:“兰夫趴”,是新郎,“兰夫妈”是新娘等等,这对夫妇从此有了婚名。这对夫妇有孩子后在第七天和第九天取孩子名字后,不再叫婚名,各自叫以孩子名字他们的父母。比如孩子叫“桑顺”,从此就叫桑顺趴、桑顺妈,这个名字就叫一生了,再也不会改变了。也是表示对己成婚的新婚夫妇的尊重。

居住在漾濞的傈僳族中有李、何、丁、余、熊、杨、胡、海、唐、乔等姓氏,在县内分散居住,集中居住的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原来分散居住定居的,大部分都集中以一个氏族或自然村为基础形成了傈僳族山寨。

漾濞居住的傈僳族有三个支系,白傈僳、黑傈僳、花花傈。傈僳族婚俗和习惯都差不多,但在具体实行中有一定的区别。三支系的信仰都各有区别,白傈僳多数信仰道教和佛教,有少数人也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万物都有灵性,所以信仰是古传的傈僳族民族文化之一,应以保护、传承的文明的民族传统。

黑傈僳族的婚俗凡是娶嫁时都要搭青棚,才有喜气。习惯于打歌跳舞,唱傈僳族的“木刮谱调”,由上辈老人和亲友来唱祝福调。讨婚过程是男方讨亲队伍到女方家时由女方家的迎宾男女双双接待客人,传烟、敬酒、敬茶,而后进行祭奠祖先,端一托盘准备好的贡品,在正房的房背后祭奠,由傈僳族的尼趴“祭天师”来念奠祭词,新郎新娘由陪郎陪娘拿一床席子垫在贡品前一公尺远处,双双跪在贡品前听奠祭词,告知祖先,子孙后代传承古老民族传统,祝福新人双双一生平安幸福。接新队伍头天就到女方家,自古传下传统,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傈僳族群众生产生活大有改善,接亲都坐小车不再走路了。因此大部分当天返回。

黑傈僳传统是新娘打发时送亲和接亲的一起在傈僳族“琴师”的代理下,新郎新娘和同亲友一起跳傈僳族送亲调,要跳七圈,最后一圈才送上车,跳舞时由上辈老人唱送女调的传统习俗。讨亲队伍回到男方家时,家里亲友在傈僳琴师的带领下已等待迎接亲的队伍,讨亲的一到新郎新娘一起手拉着手一起跳迎亲舞,要跳九圈后新婚夫妇入洞房。由上辈老人准备好的喜酒,第一杯喜酒由父母辈的喂给新郎新娘。第二杯喜酒新人喝交杯酒,第三杯喝祝福酒。最后父辈们念祝福词,祝福新人一生平安。男方家最后祭奠祖先,由上辈人抬一托盘贡品在房后边奠祭,由傈僳族“尼趴”念祭词,告知祖先,咱们的子孙继承和发扬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发子发孙代代传的祝福语。

黑傈僳族的婚俗除服装外,习惯和风俗完合保存下来了,这里的傈僳族大部分服装都被当地民族同化了,因为过去穿的是自制麻布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近代很少有人穿麻布衣服,基本上和兄弟民族一样了。

居住在漾濞的白傈僳族皎婚俗,男方接亲队伍由介绍人“傈僳语叫增木”带队,抱一只大公鸡,女方有返宾领路先生身带挂红,在50公尺左右的地方接迎接亲队伍,把接亲的人领进正房的堂屋里落坐,传烟、敬茶、敬酒,凡是女方家的亲属都来传烟,表示认亲的意思。男方带来的喜公鸡要奠祭这里的山神,因为白傈僳每户都有一棵山神树,在房背后50丈远,用小松树一棵以三色棉纸配带,树脚铺好奠祭坛,斩有祭品放好后烧三拄香,钱纸三份,茶水三杯,酒水三杯,由傈僳族的“尼趴”束祷告,叫地区山神,本地山神,本家山神,保佑新郎新娘白头偕老,一生幸福平安,多子多孙,传承民族传统。

白傈僳的奠祭祖先在正虏的堂屋或楼上安家堂,近代大部分在楼上,在家堂的中央贴有三张钱纸一组共三细。新郎新娘拜堂在家堂前面,铺上一床草席,新人双双跪起,由本家上辈进行祷告,告知祖先本家子孙娶嫁喜日在吉利日完婚,祝福新人双双幸福安康,双双父母要敬孝,带好帮好先弟姐妹,新婚夫妇,生娃要生九个汉,生女要生七仙女。新娘接回到男方家时,要退喜神,在离本家门口三公尺的地方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只大红公鸡及猪头和贡品,退喜神由傈僳族“尼趴”来主持,新郎新娘在桌前垫一床席子,双双下跪,尼趴念祝福词,退掉喜神退掉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祝福一对新人平安一生。而后入洞房,洞房门口点两把火把,童男童女把守喜门,新人跨过火把进入屋内,由父母辈喂喜酒。最后就祭奠祖先,祭祀大众化,吃什么祭什么,祭完后待客人,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新婚夫妇及客人一起跳欢喜舞,这就是白傈僳的婚俗传统。漾濞居住的白汉傈僳族婚嫁习俗都一样,根据中国傈僳学权威专家考证,汉傈僳是汉化了的白僳僳,是属于白傈僳支系。

漾濞居住着的花傈僳很少有自已的婚俗,和上两支有所不同,但他们的信仰多数是道教,也有佛教及基督教的。他们的服装比较鲜艳,但婚俗习惯是看婚、问婚、提亲、定婚、结婚五个阶段。男女娶嫁习惯起落三天,在自然村中有多少户这三天家中不烧火了,都帮忙主人家,不管足娶嫁,在正房的对面照壁的中央,搭起松树两根中间一块木板搭上祭台,也叫奠祭祖先台,由本家族的上辈人或尼趴来怠奠祭词,新郎新娘直接入洞房,晚上进行篝火晚会,在自然村中会吹芦笙的或者是上辈老人领着跳喜调。

众人们跳了三圈后新郎新娘才加入舞蹈队伍,由上辈老人组成的唱调子“傈僳语叫木刮谱洞”。整个舞场形成有跳有唱的欢庆欢喜的热烈场面。整个傈僳族的婚俗和信仰和服装名支系都不同,近代傈僳服装已被当地民族同化了,只有上辈老人还保留着,在节日或表演时才偶尔穿一次。这就是保留着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应传承和发扬之。

汉族娶彝族姑娘有什么规矩(漾濞傈僳族婚嫁习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