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经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那么看得开)

题记:唐伯虎的出现,满足了我们对晚明那个纵欲的时代,一个风流男人的风流事业的所有幻想。在红粉的生活面前,男人女人,一本正经的假装正经的人,我们都在喜欢唐伯虎,但我们喜欢的又不是唐伯虎,说实话,我们喜欢的是晚明的情色。

我们为什么喜欢唐伯虎?也许你说不出理由,就是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莫名我就喜欢你,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原因。

但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这世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都有一个根源,你爱一个人,恨一个人,都是冥冥中无法摆脱的魔咒。

问题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到底为什么喜欢唐伯虎?

浅薄一点讲,喜欢唐伯虎,也许是因为我们窥探隐私的欲望。传说中的唐伯虎,一生纵情酒色,不是在去往青楼的路上,就是躺在青楼的床上;传说中他有三个老婆,八个小妾,简直是五倍以上的齐人之福。唐伯虎还是色情出版业的大佬,据说当时的人们,为得到唐伯虎的一副春宫画而争破脑袋。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经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那么看得开)(1)

唐伯虎是那种自带话题自带IP流量的明星,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躲在暗处的摄像头,急切地想偷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私生活。他与风姿绰约的九娘的生活,他风流万种地撩拨万种风流的秋香的镜头,他和那些青楼的姑娘们的纵情声色,特别想亲眼看到红楼梦中让薛蟠都流口水的春宫画,都香艳到何种地步,以此来检验我们荷尔蒙的成色。

我们喜欢唐伯虎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是个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出现,满足了我们对晚明那个纵欲的时代,一个风流男人的风流事业的所有幻想。在红粉的生活面前,男人女人,一本正经的假装正经的人,我们都在喜欢唐伯虎,但我们喜欢的又不是唐伯虎,说实话,我们喜欢的是晚明的情色。

这是我们庸俗的崇拜,也是对唐伯虎一生最大的误解。要是唐伯虎就是个色情明星,那么上天为什么还要给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要知道,在明朝,唐伯虎的艺术成就,是比肩于李白的浪漫,媲美于苏轼的全才,是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一较高下的青楼艺术家,他是个道教徒,是个童心未泯的孩子,他是被上帝诅咒的倒霉蛋,是庄子的门生,是看透了功名利禄的人,是陶渊明的粉丝,是中国古代隐士中纯粹的隐士.....

我们为什么喜欢唐伯虎,因为唐伯虎的一生是个悲剧。而人们喜欢悲剧胜过喜欢喜剧。喜剧博人一笑,看起来一点都不深沉,一点都不哲学。而我们,总是假装思考有深度,行事很哲学。

我们喜欢悲剧,因为我们喜欢看美好的东西被当场撕裂的样子,当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美好的爱情最终分手,牛逼的人物跌下神坛,当年富可敌国现在当街乞讨,当年的白马少年现在鹤发鸡颜,这些血淋淋的对比,能让我们产生快感,荷尔蒙多巴胺急速上升,好玩、激愤、同情等复杂的感情如潮水般涌来,我们终于在别人的失败中获得了快感。也许,这就是对悲剧的另类解读。

我想,我们喜欢唐伯虎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经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那么看得开)(2)

唐伯虎的一生,就像是做惊险刺激的过山车一样,一会儿直上云霄,一会儿直坠谷底,然后在他的纵情声色放浪形骸中,在他的穷困潦倒中,完成了悲剧的一生。

唐伯虎应该是被上帝诅咒的人,因为他的命运的曲折起伏,就是最高明的编剧,也编不出他一生的悲剧。年轻时唐伯虎像个呆呆的学霸,只知道读书学习。他是个不世出的天才,连大才子祝允明都对他赞佩有加。祝允明科考好几次都名落孙山,而唐伯虎在十六岁就已经成为江苏省的高考状元,可谓是一战成名,并成功混进了高级文人的圈子。而唐伯虎也志满意得,立志要做个为国建功立业的人。

但是,上帝对才子,一般来说都是很苛刻的,否则就没有人间那么多美好的作品。要是李白一直是玄宗的宠臣而不被撵走,李白是断然写不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的;要是杜甫每天都是吃的脑满肠肥,怎么可能有忧国忧民的诗史?要是苏东坡仕途一路顺遂,成了在北宋朝中整天骂来骂去搞来搞去的职业官僚,而没有那些贬谪生涯,怎么会有他诗词书画四绝的大师的美名?要是唐伯虎没有即将到来的命运的转折,我们将看不到春宫画,看不到唐伯虎的桃花坞,看不到一个因为挫折而沉浸于声色之中的一个寂寞的灵魂。

在中秀才的十多年后,唐伯虎和一个有钱的朋友去参加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心比天高的唐伯虎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仕途心灰意冷,后期以卖画为生。所幸,中国失意的官僚和文人,永远都不会走投无路,他们最后的救赎,就是道家思想,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就是回到自然,回到桃花盛开的地方,回到陶渊明的桃花源,回到精神自由但身体贫困的地方。

唐伯虎开始回归了。他回到了庄子的怀抱。庄子说这世界万物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你富贵,我贫困,你高官,我小民,你高楼,我陋巷,最后其实都一样,都是来自于尘土,归之于尘土。这就是齐物的思想。唐伯虎觉得庄子的话,那绝对是真理。不如意的人都会怎样的生活,就是看透一切,放下一切,活在精神的幻想之中,即使饿到肚子干瘪,但精神是自由的是丰满的。唐伯虎写下了一系列的感叹人生的诗,颇有点红楼梦中唱的道情的味道: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经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那么看得开)(3)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他还有列子、杨朱的及时行乐、纵情声色的思想。他说生命有限,而游乐的项目是无限的,生命那么短,你还没有想好怎么去玩?这绝对是浪费。他伪装成为重修玄妙观的募款者,得500金,然后召集一帮朋友,在青楼欢歌达旦。

所以,唐伯虎的生活态度就是,来啊,来快活啊!《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倘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不烧高烛对芳尊,也是虚生在人世。

古人有言亦达哉,劝人秉烛夜游来;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

这里面既有道家思想,也有佛家思想,而正是佛道思想的影响,才让唐伯虎在每每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还活得相当快活。

他给人写字,拍活人马屁就写书序,拍死人马屁就写墓志铭,只要给钱,他都愿意把文盲写成文豪,把坏蛋写成圣人。这种与世俯仰沉浮的功夫,都是拜生活所赐。

他既画高雅的山水,也画令人眼红心跳血压升高的春宫图,这种在不同艺术种类中任意遨游的功夫,也是拜生活所赐。

为了活下去,生活有多嚣张,我们就可以有多流氓。

他像柳永一样,出入青楼楚馆,认识了好多青楼的小姐妹,甚至还认识了给了他后半生精神慰藉最多的妓女九娘。他与九娘同居了,在朋友的帮助下,唐伯虎终于在美丽的姑苏城,建造了一座桃花庵。唐伯虎的桃花庵和杜甫的成都草堂苏东坡在黄州的雪堂一样,是大师们的精神家园。它们承载了他们并不长久的幸福,却见证了唐伯虎生活的高潮。他与九娘恩爱在桃花庵,我想,浮生六记中的沈复与陈芸的快乐,顶比不上唐伯虎,因为,唐伯虎是个天才的诗人画家,而沈复,不过是个庸俗无聊胆小怕事假装有才的小市民而已。

文人们喜欢桃花是有传统的。桃花桃花逃之夭夭,逃出浊浪滚滚的红尘,逃进心灵的桃花源。桃花之下最宜隐居也,这是陶渊明的经验,也是李白的心得,这些都与唐伯虎高度契合。所以他的居所有了诗意的飘着仙气的名字——桃花庵。

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经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那么看得开)(4)

在桃花庵,唐伯虎真正进入了生命的思考期。他身上的佛道思想深刻影响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的艺术风格。他在这里写下了一首他生命中最为精彩的诗篇:《桃花庵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诗,表达了唐伯虎的几层意思。

第一,我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活的跟桃花一样明媚,你们应当羡慕我。

第二,我在桃花树影里吹笛到天明,我半醉半醒着,闲看花开花落。

第三,你高官你厚禄,你车马赫赫,但你焦虑、你担心,你身不由己。

第四,老子就是看透了世道人情,想让我为五斗米折腰,绝不可能的。

第五,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哥的境界你们俗人不会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