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背景下教学品质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下的教室重构)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智慧育人空间推动的“课堂革命”正在各高校开展。西安交通大学(下文简称“西交大”)的智慧育人环境建设探索,助力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取得了创新成效。
在第57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举办期间,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人前往西交大创新港校区参观调研,与西交大网络信息中心全方位探讨智慧教室建设经验。就此机会,我们对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国栋、高级工程师覃遵颖进行采访,为“十四五”期间高校如何通过智慧教室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
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智慧教室作为实现数字化校园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能力,而且是实现学校远景目标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如何破解智慧教室这个新课题,却是一个经验“真空”的领域。
西交大目前已建成符合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相关标准、规范的智慧教室700余间,涵盖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所需常见功能。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智慧教室强有力地保障了学校“停课不停学”,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应用示范。
西安交通大学的智慧教室探索起步于2014年底。在建设之初,面对这个教育理论、实践经验都缺失的领域,在主管校领导的带领下,西交大历经多次外部实地考察、内部科学研判,明确了智慧教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设目标,通过推动教学时空的横向延伸和纵向深化,构建适合教育发展需求的智慧教学环境。
“摸着石头过河”,总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道路。西交大智慧教室“开题”至今,在实践探索中实现了多种类型教室,满足多种教学场景,推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式、集约化运维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室的共享式、预约式、多场景使用模式转变等融合创新。西交大的智慧教室建设,不仅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也是促进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变革的积极实践。
找准“关键点”巧妙破题
智慧教室是服务学校教育教学,进而落实学校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核心使命和任务的重要载体。然而,伴随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需求逐步多样化,这个载体的搭建已经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国栋表示,西交大的智慧教室建设主要遇到了三大困难:
一是探索期缺乏信息技术进课堂的科学理论指导,智慧教室建设的定位尚不明确;
二是部分智慧教室产品成熟度不够,需要完善的解决方案;
三是智慧教室性质特殊,建设、管理、使用、运维都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合理发挥各部门积极性有待探索。
如何破题,李国栋认为要瞄准“关键点”,给予“靶向治疗”。西交大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听取真实需求,寻求科学指导。在广泛听取师生及教务、后勤等部门的意见,充分获取多方对智慧教室的需求后,联合专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为智慧教室寻求科学理论指导,积极解决前期建设的需求定位问题;
第二,信息建设融合创新。西交大在智慧教室建设中,选取经验丰富、扎根教育行业,具备校园整体智慧升级能力的厂商,将智慧教室建设与整体校园网络建设升级匹配融合,力争通过整体智慧教室技术架构,发挥资产最大效能;
第三,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科学体制机制。西交大采取“需求部门牵头、信息化部门实施”的方式,在方案和需求的牵引下实现多部门联动配合,共同完成多类型的智慧教室建设。
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包括智慧教室在内的高校信息化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产业环境中不断创新,与教育教学的变革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进一步赋能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在谈及智慧教室建设成效时,李国栋与覃遵颖表示,西交大智慧教室建设前后,在教育教学上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一是建成了支撑个性化、精准化教育创新的场景,其中研讨型智慧教室、多屏互动研讨等系统对引导学生思考、创新教学模式有着重要帮助;
二是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学校所有教室授课课程的直录播及远程互动教学,同步教学、直播、录播、巡课和督导,实现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教学服务;
三是在教学的评价体系上沉淀和积累了很多与教学相关的数据,学校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实现教育教学评价,为学情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学校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新需求。
以西交大为例,智慧教室的建设为教改“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启发、互动、交流和探究式讨论”提供了承载空间。多屏调度系统、讨论墙、二次答题、词云等实用工具从真正解决学校和老师的痛点出发,避免了传统智慧教室备课、上课和总结分析脱节的情况,通过深度贴合教学法的功能和简化便捷的操作,实现了差异化课堂的深度互动,满足了一线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
依据教育教学的正向反馈,西交大不断总结调整智慧教室建设的目标:
首先,强调线上教育的创新与传统课堂教育的优势相结合,为教师、学生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其次,强调要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使用精细化数据分析,引入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
最后,强调要实现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集约化管理,并提供一流的保障服务。
这些目标的设定,实际上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条件,提升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和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浪潮中,像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高校有很多,这些高校都是勇于探索实践的“弄潮儿”。在数字校园建设大步向前的新时期,各高校勇立潮头,随着教学环境的日益多样化,以开拓创新精神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持续推动适应教育发展新需求的“课堂革命”,开启一场未来可期的“智慧之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