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丈地万亩银杏林(落叶成景观落叶有)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张铮

许昌丈地万亩银杏林(落叶成景观落叶有)(1)

初冬时节的落叶景观,给许昌城带来了斑斓的色彩。为了给市民保留这份大自然的馈赠,许昌市对10条道路、5个公园实施“落叶缓扫”政策,尽显一座城市的诗意与温度。

一边是落叶成景,带给人们温暖与怀想,另一边是落叶有“归宿”。片片落叶,尽显许昌人文之美。

【落叶成景】

路面留叶,落叶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11月15日上午,在许昌城市中央公园,一些市民正拿着落叶在拍照。这里除了银杏叶外,还能欣赏到美国红枫红叶、乌桕红叶。踩在公园小径的落叶上,会响起“沙沙”的声音。

自2019年开始,许昌市尝试保留落叶,为市民留下不出远门就能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今年,许昌市仍然对10条道路、5个公园实施“落叶缓扫”政策。那么,许昌的落叶路和落叶公园都在哪里?

北海公园北入口观银杏黄叶,许都公园观银杏黄叶,芙蓉广场观银杏黄叶,高铁北站银杏林观银杏黄叶,中央公园观银杏黄叶、美国红枫红叶、乌桕红叶。

新东街(学院路—紫云路段)绿化带,观银杏黄叶;紫云路(建安大道—八一路段)人行道和绿化带,观银杏黄叶;南海街(魏文路—竹林路段)人行道和绿化带,观银杏黄叶;聚贤街(镜水路—魏文路段)绿化带,观银杏黄叶;陈庄街(龙祥路—村庄段)分车带,观美国红枫红叶;府前街(清虚街—北大街段)人行道,观银杏黄叶。

紫云路(新东街—前进路段)人行道和绿化带,观银杏黄叶;学院路(建安大道—天宝路段)、魏文路(许开路—聚贤街段)、灞陵路(新兴路—许由路段),观美国红枫红叶。

府前街位于曹丞相府景区附近,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两侧的银杏树在道路上方相接。每当树叶和着微风惬意地编织金黄色的帷幔时,这条路便开始展现它的气质。

同样有着文化气息的落叶路还有灞陵路。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条路有着浓浓的三国风情。在这条路上可观赏美国红枫红叶。

另外,学院路、魏文路两旁美国红枫林立,树荫间洒下点点金光,如梦如幻。

其实,在城市里“开辟”落叶路,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市园林工作者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把落叶路的树种圈定为银杏,并且选择了一些种植美国红枫和乌桕红叶的道路作为落叶路。

许昌开启“落叶缓扫”模式,满足了市民赏落叶美景的需求,映照出一座城市对生态和谐的追求和对民意的尊重。

【落叶清扫】

用上“神器”,强力吹跑落叶

11月份,许昌市区的法桐、国槐、银杏、杨柳、女贞等树的叶子开始落下,堆积在树下草丛里、马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环卫工将落叶清扫成堆,等待垃圾清运车将其运走。

“我们每天凌晨4时就起床扫落叶了,一直干到12时。”环卫工李大爷说,只要刮风,地上就有大量落叶。李大爷和几个同事一上午扫了十几车落叶。

金灿灿落叶给城市增添几分诗意,但也给环卫清扫带来难题。在许昌市区五一路,一位环卫工人手握环卫吹风作业机对准绿化带内的落叶,所经之处,枯枝落叶被吹拢成一堆,落在人行道上,再由另一名环卫工负责清扫收集,及时运走。

为了应对“落叶季”,许昌市环卫部门开启机械化清扫+人工清扫,并且购置了一批环卫吹风作业机清扫落叶。环卫吹风作业机开启后,从吹风管里出来的风十分强劲,只需对着草坪落叶较多的地方吹几秒,该处就会变得很干净。

“为了能够节约空间,让垃圾车能多装一点儿,我们就把树叶打碎。”环卫工人刘学军介绍,将树叶集中堆放,然后使用扫帚将树叶打碎倒进垃圾车里,树叶多的时候就直接用手抓,再将垃圾车里的树叶用铁锹和簸箕进行压实。

【落叶利用】

焚烧发电,小落叶焕发大能量

秋冬季节,环卫工人和绿化管养人员最为忙碌。根据经验,中心城区河畔和游园中,每天产生4吨左右落叶,按照两个月的集中清理时间计算,一年落叶量可达240吨。

中心城区环卫工人每天大约收集340车落叶,这些落叶将混入生活垃圾中集中焚烧,转化为电能。

在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一片忙碌的景象。一辆辆垃圾清运车驶入该公司,卸下的生活垃圾中掺杂了不少落叶。

“由于落叶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所以我们没有测算过每天的落叶量。”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张奇辉说,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该公司每天能处理2000多吨垃圾,每天发电约70万千瓦时。

那么,落叶是如何集中处理的?

“落叶属于有机垃圾,热值高,非常适合用来发电。”许昌市城管局环卫处副主任谢文峰介绍,落叶无法单独收集,都是随着生活垃圾一起混装收运的,先被运到生活垃圾中转站,经过处理后运到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焚烧发电,之后并入国家电网,供市民使用。

从“垃圾”到“景观”,再到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落叶的“命运”变迁折射出许昌城市管理者的理念之变。

编辑:宋广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