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什么形状的(黑洞是什么)
黑洞(英文:Black Hole)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极其强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故而,“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一个静态球对称星体实际半径小于一个定值,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个定值称作史瓦西半径,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首先,黑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洞”,也不是某种看不见的巨大天体,黑洞的本质是一个“奇点”以及包裹着这个奇点的“事件视界”,奇点和它的视界范围是一个整体,因为黑洞周围的视界本身就是因为奇点的诞生随之出现的一种现象。
“奇点”,就是整个黑洞的中心,一般情况下,黑洞都是由大质量恒星演化来的,整个恒星的物质被压缩,成一个无限小的点,所以在这个点上的物质密度高到无法想象,在奇点附近人类的一切物理定律都会失效!虽然我们都说“奇点”是一个“点”,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奇点”也可能是某种二维或者一维的状态,对于人类来说,关于奇点的一切都充满了神秘色彩。
我们常说的黑洞,其实指的是包裹着奇点的视界,视界指的就是黑洞的边界,任何物质或者能量进入这个边界后,就再也无法离开这个范围。某种意义上来说,黑洞和“洞”有些相似,黑洞的本质是引力,因为奇点的密度特别高,产生了强大的引力,引力的强度就连光都无法逃脱,而引力本质是“时空弯曲”,奇点产生的时空曲率高到了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程度,光线和辐射进入黑洞后就没有办法离开,所以黑洞不反射光,我们也就没有办法直接观察黑洞。
引力是弯曲的“时空”,时空指的是时间和空间,在引力的影响下时间和空间都会发生“弯曲”,空间弯曲产生的影响就是物体会被引力源吸引,必须付出更多的能力来提升速度才能离开引力的束缚,时间弯曲产生的影响就是“钟慢效应”,引力越强大的地方时间的流速会更慢一些。
一般来说,黑洞是质量比较高的恒星在崩溃时形成的。恒星的质量很高,体积也很庞大,但是恒星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当恒星内核中的氢被消耗太多,无法保持稳定时,恒星就会快速演化,发生超新星爆发,根据质量不同恒星的内核会演化为“中子星”和“夸克星”或者是“黑洞”。
当恒星内核的核聚变燃料耗尽后,核聚变中止,没有热辐射产生的压力影响后,恒星内核中的物质会向内部坍塌,因为中心的物质密度更高,产生的引力更强,外围的物质向着内部坍塌压缩,不断的挤压会导致物质的密度更高,恒星整体的质量越高,产生的黑洞就越大,当然也有一些恒星死亡后质量差一点点不够变成黑洞,但是也不会演变成白矮星,这个状态下诞生的天体被称为“中子星”,整个星球就是一颗被压缩出来的巨大原子核。
黑洞也不是永恒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洞也会慢慢的“蒸发”掉,在黑洞死亡时,会发生剧烈的爆炸,甚至是喷洒出大量的物质,被黑洞吸收的物质和能量携带的信息会在黑洞死亡时被释放出来。霍金认为,黑洞也在不断的根据量子理论丢失质量,这种现象被称为“霍金辐射”。
对于科学家来说,黑洞最重要的并不是它的种种特点,而是内部的“奇点”,因为人类的物理定律会在奇点附近失效,这代表我们现在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可是因为事件视界的存在,我们永远无法观察黑洞内部的奇点,也无法观察黑洞内部扭曲的时空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
但是,科学家认为,宇宙的某处可能存在着“裸奇点”,这种奇点没有被“事件视界”包裹,物质可以进入这个奇点的引力范围,也可以从这个奇点附近离开,如果找到这样的奇点,人类就可以直接观察奇点附近的现象,这很可能会让我们的理论更加完善,解决很多难题。
但是人类一直没有找到裸奇点,虽然理论上允许存在这样的奇点,但是有很多人认为,宇宙本身并不想让人类观察到奇点,物理学诺奖得主彭罗斯的“宇宙监察假设”认为,没诞生一个奇点就会诞生出一个事件视界,这个事件视界会阻止智慧生物观察奇点,因为物理定律会在奇点附近失效,宇宙本身阻止人类观察奇点,是因为物理定律在监督着奇点,防止所有的定律失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