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鼓欣赏 古曲新韵9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君 张荣梅

右手鼓键子,左手犁铧片,嗓音浑厚高亢,传统中融入新意,祝天月的山东大鼓《战马超》令人耳目一新。作为济南市吕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山东艺术研究院院属山东大鼓传承人的她,让人很难想象是位1990年出生的“后浪”。

山东大鼓欣赏 古曲新韵90(1)

祝天月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受家人的影响,祝天月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吕剧。11岁开始进入济南艺术学校学习吕剧专业,现任济南市吕剧院青年演员。

与“山东大鼓”结缘

说起山东大鼓,世人最熟的莫过于《老残游记》中关于黑、白妞在济南大明湖南岸的明湖居表演梨花大鼓的情形。如今在济南芙蓉街南口,“老残听曲”的铜像,仍旧生动还原着百年前鼎盛时期山东大鼓的魅力:当时,济南人能到明湖居听上一段《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红风传》《金钱记》《大送嫁》,是一种莫大荣耀,更“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山东大鼓作为我国北方最早的鼓曲形式,有35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山东大鼓因文词的雅化、音乐的僵化逐渐远离了基层群众,加之新兴曲种的冲击,从而逐渐衰落。

2015年,山东艺术研究院开办非遗传承班,凭借良好的嗓音条件和不错的形象,有着十余年戏曲功底的祝天月被选入传承班,就此与山东大鼓结缘。

山东大鼓欣赏 古曲新韵90(2)

祝天月是幸运的,进入传承班后,被山东艺术研究院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师从“白妞”(王小玉)第三代传人、谢大玉关门弟子、山东大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左玉华。同时也得到过山东大鼓省级传承人魏素英的指点。

不仅如此,山东艺研院还专门为她请来业内的名家大腕来进行专业训练,山东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表演艺术家牛虹、山东艺术学院老师侯金汉等老师都为她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可以说,牛虹老师把我的声音彻彻底底打造了,通过科学的发声,声音从原来的甜美,变成很浑厚的曲艺范儿。”祝天月很珍惜和老师学习的机会,很多时候一句唱腔,老师要教一个小时,“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紧紧盯着老师,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一点儿老师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看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嘴角是怎样的,到那个词弯是怎么拐的。手机录着音,拿个小本,用自己能记住的方式,在本子上做各种记号。回家后对照录音和笔记,反复练习。”

“最近在学习孙大玉《大西厢》,鼓界皇后鹿巧玲《鸿雁捎书》,赵大玉《古城会》以及流行在河北南部的梨花调名家孙金枝《菜园段儿》等。”作为山东艺研院山东大鼓院属传承人,祝天月深知,“首先要把传统的东西唱好、继承好。如果连根都没有扎好,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创新传承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古老艺术要不断与时代潮流碰撞融合,才会更有生命力。

科学专业的声音训练,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这种传统艺术;多年的戏曲功底,祝天月在山东大鼓人物刻画上更加细腻。

山东大鼓欣赏 古曲新韵90(3)

2018年,祝天月代表山东艺术研究院受邀参加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在天津举办的首届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演唱《王二姐摔镜架》。祝天月考虑到王二姐的人物,专门扎了个大辫子,衣服选择了玫红色,鼓键子下面特地拴了个小穗。“小家碧玉不能打扮成大家闺秀,玫红色既没有大红色的张扬,又能突出王二姐小家碧玉的人物特征”。

2019年,祝天月代表山东艺术研究院参加由中国文化旅游部、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表演的山东大鼓《战马超》就借鉴了评书中说书人旁白的手法,又拥有曲艺的跳进跳出,还加入了戏曲的元素。既打破传统很陈旧的东西,又让古曲有了新韵,也更容易让台下的观众所接受。“这次的表演倾注了很多老师的心血,得到了剧院的支持和乐队同志们的帮助。”

山东大鼓欣赏 古曲新韵90(4)

“我很幸运,在我这个年龄,能得到这么多老师的真传,而且现在保护非遗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并且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祝天月告诉记者,“可以说,山东大鼓,拓宽了我的人生,给我了很多很辉煌的时刻,都是山东大鼓给与我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山东大鼓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