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唯心主义(知行合一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阳明心学的重要观点。或许也因为这个观点,王阳明几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然而事实上,阳明心学确实是最讲实践的。背锅背到现在,也应该给王阳明卸一卸了吧?

阳明心学,既然是心学,那便是要围着“心”来展开的,但如果仅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而否定“致良知”“知行合一”,那便是以偏概全。即便“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样的论断,我们试看王阳明是怎么解释的。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据说,王阳明一日与友同游南镇,朋友指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有这个故事可知,王阳明并没有说,未看到此花时,此花便不存在。而是说“此花与汝心同归于”。以此类推,世上之物皆分为两种状态:一曰寂,一曰显。“寂”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绝对不是“不存在!”。物存于心,心之所至,万物皆显,心之所寂,则万物皆寂。

既然,未看到花时,此花处于“寂”的状态。那么为我们凭什么说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呢?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公认的书法瑰宝。但可惜一直找不到实物原件。据说很有可能埋葬于乾陵。但在乾陵未打开之前,《兰亭集序》究竟是存在呢?还是不存在呢?谁敢断言?

怎么对待唯心主义(知行合一心外无理)(1)

兰亭集序

所以,这样就引出一个所谓的唯心主义是否需要批驳的问题。

唯心主义真的需要批驳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回答这样的问题,难度是很大的。

这里面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没有人会不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社会怎么发展?人类怎么进步?我们反对的只是不可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道法自然也好,要尊重规律也好,只要不随便让地球抖三抖就好。

比如,我们现在手中的手机。唯物主义者可能看到的是一堆物理元器件,甚至可能可能看到的是分子原子结构,也可能看到的是一件通讯工具……或许就这么多吧?但唯心主义者看到的可能却是联系感情的纽带,可是获取知识的工具,也可能是个人排解寂寞孤单的窗口……或许就是这样吧?

我们想想自己是哪种思考模式呢?

心是一切一切的始源。我们怎么能够离开自己的想法而生活在世界上呢?

其实,唯心主义并没有什么对与错,需要我们批驳的是:是不是讲辩证法。不讲辩证法,才是需要我们批驳的。

怎么对待唯心主义(知行合一心外无理)(2)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且不说这句话是否唯心,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话的的确确充满着辩证法。

欢迎转载分享,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