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看到康熙撤藩了吗(孝庄和宰相亲王们都说不可轻动)
满清定鼎中原后,就将东北老家给保护了起来,不许汉人到那里生活。毋庸置疑,这是来自对汉人的畏惧,因为满汉人数相差很大,如果在关内失势,如果没有东北这个后花园,满洲恐怕要葬身于火海。
然而从历史发展分析,满清的确在中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如果不是帝国主义的侵犯,可能还会统治更长时间?那这样是否代表满清祖宗的顾虑是没必要的呢?肯定不是,实际上就在清初,就爆发了著名的“三藩之乱”,这场动乱差点让满清帝国毁于一旦。
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年康熙着急撤藩,险些导致破产
三藩就是三个封为诸侯的汉王,他们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其余两大诸侯则分别是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他们或者他们的祖先,都在满清入关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们是汉人而且功勋卓著,何况刚进关的满清为了收买汉人的心,就把这三人都封为王,驻守一方,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然而对于中央集权帝国而言,诸侯的存在绝对是非常大的隐患。而且,这三个诸侯非但不是皇室宗亲,居然和统治者来自不同的民族,皇帝肯定要对他们严加防范了。正是有了这种心理,在康熙十二年的春天,刚刚到了弱冠之年,正年轻气盛的康熙就决定强制撤藩,因此,“三藩之乱”这场“灾难片”就在华夏大地上上映了。
这场历时8年的内乱,即使最后以帝国的胜利宣告结束,却给集团还有百姓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居然祖宗打下来的江山险些就断送在康熙的手中。
裁撤三藩,乃是康熙独断专行的决定,孝庄还有不少朝中大臣都持反对意见
即使汉人诸侯的存在对于满族的统治来说是个严重的威胁,然而在裁撤三藩这件事上,满清帝国的大臣们,却几乎都持反对意见,就像位居内阁首辅的索额图还有亲王团的代表人岳乐等人,就坚持觉得三藩不可轻松。居然连康熙大帝最信任的孝庄皇太后,都不同意就这样裁撤三藩。
这些人身为既得利益者,却有着这样的观点,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眼下撤藩肯定会让三界发生一场大动荡,这样对满洲在中原的统治会产生威胁。但是无论大臣再怎么持反对意见,就算是自己最尊敬的祖母出面相劝,康熙大帝还是没能回心转意。没过多久,他就亲自下旨裁撤全部诸侯,一场历时8年的大乱,也因此拉开了帷幕。
有建文帝这个前车之鉴,康熙却仍然急着撤藩,可见他的心真大,
提起“少年皇帝削藩”,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建文帝,这位大明朝的第二任君主,就是由于撤藩而丢掉龙椅的,可以说特别可怜。清朝夺得了明朝的江山,康熙撤藩的时候距离建文帝撤藩也就不到300年,为什么康熙会不吸取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呢?其实这背后绝对是有缘故存在的。
第一,即使当初的康熙只有20岁,却已经坐了12年的龙椅,何况还做出过“擒拿鳌拜”这种惊心动魄的大事来,这样的事迹让成年人都非常佩服。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一个花瓶皇帝发动政变夺回大权的案例,汉献帝和光绪这样的傀儡都曾想兵变夺权,然而都失败了,就看这一点,康熙就能够在历史上傲视成百上千年。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考虑到建文帝撤藩失败的案例,也肯定不会当一回事,毕竟他绝对会觉得:朱允炆做此事失败了,他爱新觉罗.玄烨肯定会成功。因此可以看出,气血方刚,正是康熙匆忙撤藩的一大关键原因。
第二,三藩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何况情况越来越严重,居然已经慢慢对大清帝国的统治根基产生了威胁。因为这三大诸侯,已经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势力,更让康熙觉得可气的是,他们这样做居然是靠着清廷的银子去实现的。光看平西王吴三桂,在康熙上位以后,每年就要向朝廷要2000万两军费来养活自己,而当时帝国的财政总收入,也不过只有3000万两而已。
也就是说,当时国库里的银子,就算只是维持三藩在军用上的开销都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了。何况这种趋势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康熙才会觉得,撤藩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且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玩几年的话,可能朝廷国库里的银子都会被这几个拥兵自重的诸侯吃空了。如果经济出现状况,大清也很难再维持自己在中原的统治了,明朝末年的崇祯就是前车之鉴。
正是这两点因素,导致了康熙独断专行要撤藩,对朝廷重臣和祖母孝庄太后的意见都置之不理。可以想一下,倘若当初康熙的年龄再大一些,或者三藩对财政的损耗没有到那种极端的境界,即使必须要做撤藩的举动,康熙也会再等两年的。何况再过几年,这几个诸侯都寿终正寝了,到那时候再撤藩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好在,即使康熙撤藩的举动轻率鲁莽,历史却没有让他吃大亏。不光这样,平定三藩以后,大清帝国就开始走向了鼎盛时期,也由此开启了一个百年之久的康乾盛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