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除四害(1958年记事真实的除)
作者:白文和
来源:作者《苦涩的记忆》一书;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非本文内容
1958年有一场除“四害”的全民运动。刚一开始,“四害”包括苍蝇、蚊子、老鼠(耗子)、麻雀(家雀),后来将麻雀换成了臭虫。这自然少不了我们学生,而且是主力军。当时学校号召大家开展竞赛,消灭“四害”多的受表扬、得奖励。为统计数字,同学们向班上交麻雀腿和耗子尾(yǐ)巴(逮住后将腿或尾巴剪下)。
捉家雀,堵雀窝。许多家雀将窝筑在旧房檐的房薄(房顶贴近椽子的韦帘)里。我们白天物色好地点,晚上两个伙伴将梯子悄悄地扑在雀窝下边的墙上,然后一人用手电突然照住雀窝进口,另一个人蹬梯上去,十有八九堵住两个家雀。再就是悄悄钻进某家猪圈里,在椽子和檩子夹空里用手电照,家雀突见强光就不动了,两手从椽子空里前后一堵,两只家雀乖乖就擒。开始几天夜里,每天都捉几对儿,后来逐步减少。于是我们将战场由户内转向户外,开始围攻庄头、地边的苞米攒(许多苞米秸秆围戳在一起)。我们在傍晚观察到,有些家雀钻进苞米攒里过夜。于是就讨换(乐亭方言。寻觅西游的物件儿)来粘网,围着苞米攒尖部下网,然后用木棍敲击苞米秸子,家雀受惊后就往外飞,一飞就被网眼卡住了脖子,即人们说的粘住了。坦白说,当年粘的家雀中也混杂了少量没迁徙的候鸟——山雀等,它们的双腿也混进了当地家雀腿之中。
逮耗子。除了在屋子墙角等处下夹子、下药以外,我们将战场扩大到了野地里。堆放着苞米秸子的地方,基本都有耗子窟窿(窝),我们将苞米秸子搬开,原地现出耗子窟窿(窝),几担水就能把耗子灌出来,有时能从一个苞米攒下的窝里灌出十几只耗子。
挖蝇蛹。蝇蛹就是苍蝇的幼虫(俗称蛆)长到一定程度后钻入地下,再经过一定的生理变化,钻出来变为成虫——苍蝇。挖蝇蛹活动主要是在夏、秋间进行。老师说这样灭蝇效果最大,早期消灭一只蝇蛹,等于消灭成百上千只苍蝇。于是,学校统一组织过挖蝇蛹活动,更多的是同学们自发地仨一群俩一伙儿地去挖。我们手里拿个小铲儿或木片儿什么的,专找旮旮旯旯地方,不用挖得很深,只是在浅处轻轻翻动拨啦,往往就有收获。挖出的蝇蛹用脚一抿,刺出一股水儿就地被处决了。
经过努力,“四害”确实少了。但是各大队向公社报的以及各公社向县里报的消灭“四害”的数字几乎没有多准的。某家一次消灭了几只蚊子、几只苍蝇,谁能搞得清?这家下了药,它们飞到那家时死了,能统计上来吗?当时就流传着一个笑话,县里向某公社要消灭“四害”的进度,公社秘书一一汇报了消灭蚊子、苍蝇、老鼠的数量,并说麻雀已经全部消灭。这当儿一只麻雀从屋前飞过,秘书立即放下电话,跑到院里盯着那只麻雀的去向,又赶紧跑回屋里拿起电话汇报说:“还剩最后一只,正向xx公社方向飞去”。
那年我消灭的蚊子、苍蝇、蝇蛹等没有统计,但家雀和耗子有腿和尾巴作证:除去4只山雀腿,家雀腿剩64只;除去从猫嘴里抢下来的两条,耗子尾巴剩41条。这64只家雀腿和41条耗子尾巴可是碌碡砸磙子——石打石(实打实)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