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的子女后代都过得怎么样(为什么刚建国时)
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驽马 崔贯利
-3-
那么我的“新精神分析”的培训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先是讲弗洛伊德,
后来是客体自体,
然后重点就讲比昂和拉康。
还有个区别就是,弗洛伊德和客体自体都过度的看重了孩子与父母在一起所形成的问题。
而比昂和拉康他们的眼睛就打开了,特别是拉康,拉康看到了社会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一点我觉得是精神分析很重大的进步。
所以我把这个叫做新精神分析。
换句话说,新精神分析更重视社会对人的影响,而传统的精神分析更看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事实上现在全世界的专业心理学,包括学院派心理学,都认为孩子受到父母影响并不大,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讲新精神分析,
就是因为精神分析要注意到社会对人的影响。
社会的影响非常多、非常大,而且也非常重要,在拉康的精神分析里面就非常多,所以我就想讲这么一个系统的新精神分析。
这个内容量很大,所以我是打算花一些时间,但是这里面需要你们给自己一些时间,把精神分析从开始到新精神分析整个过程花些时间,系统的打一遍基础。
你们以前很多都学过,但是我对你们学过的东西是有怀疑的,
原因是你们之前接触到的一些培训,我是有质疑的,我不针对任何老师,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个倾向性,这个是很正常的。
100多年前社会现实对人性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歇斯底里 症,后来客体关系主要是母子关系。
但是到了我们现在互联网时代了,如果我们还在用100多年前的社会对人性造成的问题来解决今天一个人的问题,明显就有很多偏差。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就希望大家能够给自己一些时间,能够重新的打下一个学习精神分析的基础。
也就是说通过这个精神分析基础,你们这辈子既然要做这一行,或者想学心理学,你们总要打一次基础。
如果你不打这个基础,你不管学到多少碎片化的培训,你永远都是基础不稳,基础不扎实。
就像我前面给大家讲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们就发现了,我讲的东西好像听起来自己知道点是吧?
但是为什么你们听到我讲时,你们觉得好像跟以前学的不一样的?
是因为你们以前没有学到比昂和拉康。
你们学的精神分析,对人的理解,只是一个方面,不是说它是错的,而它只解释了人性的一部分问题,没有解释人性更复杂的方面。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些时间,就是让我慢慢的讲,否则如果你们是一种功利性的方式学习,如果我只去讲你们想听的,你们的基础永远都打不牢。
学习这件事不能太功利,学习这件事一定要用笨办法打基础。
打一次基础以后你就坐火箭了,否则你永远坐不了火箭,你就永远是在到处参加三天、两天这样的培训,最后结果就是什么也没有学懂。
所以包括像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很多人都学了沙盘,但是我认为中国就没有人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我不是说没有老师懂,我说绝大多数学习者都不懂。
为什么?
因为你们在学沙盘的时候,就没有人把荣格给你讲明白。
如果你要想对荣格讲明白,你就必须要对精神分析的脉络搞明白,这是有联系的。
所以绝大多数人学沙盘,其实他都做错了,因为他不知道荣格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荣格对于精神分析的假设是什么?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学习这件事情上要用笨办法,不要太功利性,不要太投机取巧。
我是怎么学心理学的,
我在学心理学的时候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培训的,虽然我是科班出身的,但是我没有参加过外面培训。
原因是我不想花钱,非常简单,大家也肯定跟我当时想法一样,培训都很贵的。
我把精神分析的整个脉络从头到尾学了一遍,然后我又把学院派心理学的整个脉络从头到尾学了一遍,整个框架我建立起来了。
我那时候也是很多人在给我传各种大师的课,
当我把基础打好之后,发现他们讲的不好,没有我讲的好。
我以前不讲精神分析的,我最开始只是讲音乐治疗,我后来之所以讲精神分析是我在讲音乐治疗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精神分析不懂。
大家学的精神分析学错了,里面有很多错误偏差。
不是说全学错了,就是对精神病的理解上有偏差,所以就导致建立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其他的东西大家也学不好。
所以打一次基础,你可能以后就也不需要再乱参加培训了,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再加上以前很多老师都骗了大家,他可能不是故意的,因为他接受的精神分析培训可能也是那样。
所以打基础很重要,我花了很多时间,我学习精神分析和大家学习方式不一样,学习荣格,我不仅看精神分析怎么处理自己,我还看很多流派怎么批评精神分析。
我把很多批评精神分析的那些学院派的,还有很多大师的东西都认真的研究了。包括荣格的心理学,我是看了的,但是说实话没看懂,因为他写的东西就“原型”这么一个词,他做了好多个解释。
科胡特就“神入”这么一个词,100多页就讲神入,
看完之后我不懂他讲的啥意思,然后我就开始看批评他们的那些书。
我把批判他们的东西看完了,我懂了荣格想干啥了?我也懂了科胡特所说的“神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学习不能光听精神分析怎么吹自己,一定要去听到相反的意见。
我其实是从相反的意见里面,慢慢的领悟了弗洛伊德的很多精髓,包括拉康,包括比昂,包括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
因为大家在学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们听到的都是自吹自擂的东西,就是每一个老师都会讲精神分析里面的很多好的东西,但是专门批判精神分析的东西你们看的少。
我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的,所以当我把精神分析学懂了之后,我再听这些所谓的大师课,我听不下去了。
不管是《道德经》、《易经》,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我后来全学懂了,因为我学通了。
比如说沙盘,我在新精神分析里面有一章专门讲我们的艺术治疗,
然后我就突然发现,中国人的园林就是中国的沙盘治疗,因为沙盘治疗是从中国道家里面汲取的营养,但是荣格学中国道家他又受到文化限制,他也不是学的很懂,他有误区。
所以后来我就专门去自己学道家东西,我就明白了荣格原来想做这个事儿。
其实荣格想做的事,中国道家做的比他好。
所以你看学习必须要这样学,只不过你们没有必要像我一样去到处去看书,到处去学,花了好多时间。你们听我讲一遍,我把那些看书时间就替你减少了。
-4-
现在我来回答大家的问题。
- 第一个问题:老师能不能谈谈咨询中咨询师的自我暴露这个问题?咨询师可不可以谈自己的身心反应?
这问题挺好的,你们问的问题特别好,说明你们在思考,如果提不出问题,说明你没有思考,你们提的问题越专业就说明你思考的深度到了。
不仅是自我暴露,精神分析任何一个术语和概念,你们都可以在纸上画一下。
就画一个数轴,这个数轴从0到10画一根线,然后精神分析的所有的技术,都是在0~10之间的一个维度上的区分,有的流派自我暴露为零,有的流派自我暴露为10。
大家记住就0和10这个状态,
那么自我暴露为0的是谁呢?就是弗洛伊德和客体自体心理学一般不要求自我暴露,而且是尽量匿名。
匿名的意思就是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你。
所以说自我暴露,暴露多少在精神分析里面不是一个标准答案。
精神分析里面不仅自我暴露没有标准答案,精神分析里面的每一个技术都没有标准答案,每个技术都是0~10这么一个维度区别。
就是说你可以做0,你可以做弗洛伊德的,完全不做暴露。
你也可以做10,做更多自我暴露。
在人本主义里面,实际上是有很多精神分析的东西的。人本采用了10,就是尽量和来访者进行自我暴露。
经典精神分析用了0,所以说有些流派可能就在中间,比如说中间某个区域可能是5,可能是3,可能是7。
所以说自我暴露,你打算用多少取决于你的一个倾向性,也就是你受到某一个流派的训练,那么你就会有一个倾向性。
所以第一个就是每个咨询师他个人自我暴露,他有他的流派的倾向性,你选择哪一个无所谓。
第二个就是有些咨询师的自我暴露,他会有一个阶段性,比如说有的咨询师可能是在开始没有任何自我暴露,到了后期他可能会有自我暴露。
但是总的来说,精神分析流派,不太要求自我暴露,或者说都尽量减少自我暴露,这是和其他不一样的地方。
因为精神分析认为自我暴露,会导致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更多的好奇,
比如说来访者说到自己的家庭,然后咨询师说我上次自杀的时候,我的三个老婆怎么回事?这会导致来访者对咨询师生活更加的产生兴趣。
所以他可能并不会有助于精神分析的这种分析模式。
所以一般来说精神分析不太会做自我暴露。
还有人问:自我暴露可不可以暴露自己的身心反应?
这个答案同样是我跟你说的0~10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是哪一个倾向?
哪一个流派训练出来的咨询师,你就可以选用0还是选用10?
我一般是不太做自我暴露的,那么有个别时候我会做一些自我暴露,但并不多。
我记得有一次有个来访者,他说到某件事的时候,我突然间就笑了,然后他说,你在嘲笑我吗?
我就跟他说,我听到他这个事情是我的一个身心反应,做了一个自我暴露。
我一般不做自我暴露,但是有时候如果你要做自我暴露,可能取决于某个阶段的问题。
但是总的来说精神分析自我暴露是比较少,就是0~10的关系,你记住这一点就行了。
- 第二个问题:对于家长咨询如何改变孩子的来访者,应该做哪些工作?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上次给大家谈过一次,对于这种家长来做咨询的,我们最主要就是要和家长说明白,你在这里可以谈你和孩子的关系问题,
但是我不能去通过你跟我说的材料来分析你的孩子。
因为我现在得到的是二手材料。
当然来访者刚开始他可能只是家长找你来做,你是可以接受的,然后慢慢的你要在咨询中去劝他,让他尽量的把咨询变成我和孩子能够工作,然后我同时也可以和你单独工作,
然后最终我们可以在一起做一个共同的工作,比如说尽量把咨询模式拓展成我们要的那个样子,这样去做工作。
- 第三个问题:“当咨询师怀疑来访者有精神病性症状,提醒其去精神科做诊断,来访者很愤怒,说要终止咨询。”
首先,在我的咨询里面,来访者在咨询前是要填一个表格的,
表格里面就会有关于他有没有自制力,有没有看到别人看不到东西等类似这样的幻听、幻视的一些问题,会让他填一下。
如果他没有填,咨询中假如我们发现他有这方面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
你现在在咨询中有些表现让我觉得你可能有一些精神上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少?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不能给你做诊断,到底是不是我也不能确认,所以我建议你到医院去做一个诊断,然后诊断完之后,你可以把诊断结果拿过来。如果适合我们做咨询,我们继续做咨询。如果不适合,那么可能就要采用一些转介的方法。
所以这个你要给他解释清楚。
如果来访者拒绝,我们也不能够对一个有严重的精神病发作状态的人做心理咨询,这个是不安全的。
我是做过这样的心理咨询的,但是这样的咨询一般是在来访者已经恢复了自知力的情况下。
就是他以前发作过,他渐渐恢复了自知力,在康复期间这样的咨询是可以的,如果来访者有了发作期的状态、症状,那么不太建议大家必须给他做咨询。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和国外的问题,
其实在国外,一般心理咨询师给来访者做这样的咨询,他会让来访者同时有一个精神科医生给他开药。
他们两个是同时一起工作的,那么心理咨询师和他的精神科医师会共同经常协商。
它是这种模式,但咱们国家由于担心心理咨询师水平不行,所以在法律上把心理咨询师从事这类咨询的资格给一刀切掉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来访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但同时要有一个精神科医生,就是两个治疗模式要同时具备。
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法律上为了保护精神病人,已经把心理咨询一刀切了,以后会不会有改变我不知道,但是在西方一般是这样的。
好,这个问题我就给大家解释到这。
- 第四个问题:内心的稳定感和秩序感。
关于秩序感,这个词还真不是我们心理学里面的东西。
你说内心的稳定感,我是可以解释一下的,因为我不知道内心的秩序感是什么意思?
内心的稳定感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我们的人格。
我们给大家讲新精神分析的时候,有一张叫做人格图,就是我让大家画一个图。这个图是一个圆,在这个圆里面就能画出来你的人格里面有几个人?
人格里面一般来说有“自我”,美国人就是玩自我心理学,那么自我里面又包含有什么?包含有自体和客体、核心自体还有一些客体,那么这些都可以叫做自我。
就是人格里面包含有自体和客体,对吧?我们都知道。
那么在人格图里面,假如说你的人格图里面的 自体 和客体不全,或者说你的人格图里面还有外面侵入的其他的不好的客体。
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就像边缘障碍的边缘人格的人,有时候他会描述一个症状,他会说我感到我内心很空虚。
边缘人格障碍的人在描述内心很空虚的时候,他的这种感受你不要认为是假的,他的感受是真实的。因为他的内部的人格中的那些自体、客体撑不住他,是一个空壳,是空的,不能把他支撑住。
就好比说我小时候没有父母,或者说我有父母,但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名称,他并没有充实到我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话我就感到很空,这种很空的感觉也会导致我稳不下来。比如说我晚上12点,我就得跟人打电话,不打电话我就感到内心空的不得了。
我不能一个人独处,我害怕一个人住,因为我内心世界是空的。
那么相反有的人内心世界充满着其他人,那么他就一个人12点该玩啥该干啥都可以,一个人可以独处,精神世界很充盈。
是因为他人格里面小时候这些重要的自体客体都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不是一个空壳的存在。
所以说,你所说的内心的稳定感可能和此有关,因为稳定感实际上是个安全感。
那么人的安全感最早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重要的一些客体给我们建立起来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
但是我刚才解释这块用的是经典精神分析,包括客体自体心理学的解释,
那么到拉康这里之后,拉康对于我们人格里面的这个东西是有了提高的。
拉康认为包括社会身份都可以稳定人格,那么社会身份稳定人格,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国家是有的。
我们国家在49年解放之后,当时改造性工作者的时候,还有你可以看到,包括很多过去没有父母的孤儿,他们都姓“党”,党就是他的母亲。
还有比如说雷锋有很多社会身份,雷锋也是孤儿,他的母亲还是被地主给侮辱,上吊致死的,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你可以看到过去很多这样的孤儿,还有很多包括我们说很自卑的49年解放之后的妓女,他们通过国家给予他们社会身份之后,他们的人格就撑起来了。
所以拉康的一些理论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验证的。
而过去的弗洛伊德和客体自体心理学,他们太局限了,他们只认为如果小时候父母没给你起到作用,你这辈子就完蛋了。
但事实上拉康看到还有社会能起到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说新精神分析会比较重视社会的作用。
(未完待续)
上一篇:赵小明《扪心问诊》案例督导:女人是通过认同男人来获得权力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