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旅游攻略详细(神奇的波斯湾之城)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陈秋圆

正迎接2022年足球世界杯的卡塔尔,推出“2030年国家愿景”,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多元化,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国民生活水平高的国家。

卡塔尔旅游攻略详细(神奇的波斯湾之城)(1)

图片/hellorf

很多人对于卡塔尔的第一印象,可能会是“富得流油的中东土豪国家”。的确,卡塔尔自上世纪50年代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之后,一跃变成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最富国家和地区排行榜中,卡塔尔位列第一。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8亿吨,居世界第十二位,天然气储量2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而这一切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卡塔尔位于亚洲西南部盛产石油的波斯湾西南岸卡塔尔半岛上,它三面临海,南面则与沙特接壤,是一个兼具海湾与沙漠的阿拉伯国家。

多哈:卡塔尔时尚魅力的名片

卡塔尔很小,面积只有11521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中国天津市的大小。人口276万,其中卡塔尔公民约占15%,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与其他中东富裕国家一样,卡塔尔的本地居民社会福利高,享受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而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的外籍劳工在这个国家从事着主要的工作。

朱严所在的公司就有不同国家的外劳,他们长年在此工作。朱严是中国湖北十堰人,2019年8月由公司派去卡塔尔,做2022年世界杯的体育馆项目,正赶上了最热的时候。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漫长,最高气温可达50℃。“本来说好周末要去冲沙的,但怕热,最后没有去。”盛夏时节,朱严没有去体验让人肾上腺素狂飙的、来卡塔尔必玩的沙漠刺激项目,他选择去一睹多哈的海湾风景,这里有众多卡塔尔的现代地标。

首都多哈位于卡塔尔半岛东海岸中部,是卡塔尔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交通、文化中心,波斯湾著名港口之一,人口150多万,即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在这个国际大都市工作和生活。市内建有多座奢华酒店、商务中心等,郊区建有深水港、海水淡化厂、电站、国际机场和住宅小区。滨海大道是多哈市区主要大道之一,也是多哈时尚魅力的名片,长约8公里,是交通干线和市民休闲、健身主要场所,政府机构和现代化建筑沿海滨大道面海而建。

放眼多哈,人们不难发现,在这个神奇的地方,阿拉丁的神灯、会飞的地毯、波斯的尖头鞋,小时候故事里的一切宝贝都可以在多哈找到,Arda舞蹈,《古兰经》书法墙,古老的训鹰运动,传统的瓦其夫露天市场,当地人民继承并保留着具有浓厚的阿拉伯气息的传统习俗,世代流传。与此同时,卡塔尔也是中东较为开放的穆斯林国家之一,多哈的繁华程度几乎可以和迪拜并驾齐驱。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众富有强烈现代感,具有大胆前卫设计的建筑喷涌而出,充盈着人们的眼球。

来自中国吉林的孙笑天是中国水电三局的一名QAQC质量工程师,自2008年公司中标卡塔尔路赛新城的基础设施项目后开始常驻卡塔尔。他几乎每天都会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关于卡塔尔的资讯和介绍,“吸引我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我也想去看看多哈的半岛电视台,还有举行中国入世签字仪式的多哈喜来登酒店”。哪里是卡塔尔的最炫打卡地?在此工作了12年的孙笑天总结列出了他的清单。

这包含了一系列地标性的现代建筑,如卡塔尔国家博物馆(NMOQ):以“沙漠玫瑰”般的外形而闻名,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让·努维尔以海湾地区独有的酷似玫瑰的矿物结晶为灵感,设计了交错叠加的大型曲面圆盘,使建筑契合于本地气候与文化,仿佛破土而出的沙漠奇观;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IA):这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被誉为伊斯兰艺术的圣地,里面陈列着卡塔尔乃至阿拉伯世界的珍宝;多哈火炬酒店(Torch Hotel):由存放2006年多哈亚运会圣火的“渴望塔”改造而来,是卡塔尔最高的建筑;卡塔尔国家图书馆(Qatar National Library):造型设计独特,馆内极富空间感和层次感,充满现代建筑之美。

欣赏完建筑与艺术之美,还可到大海明净清澈、绿荫蓊郁繁盛的多哈滨海路(Corniche)休闲,特别是夜晚靓丽的海景和天际线令人惊叹。卡塔尔三面环海,拥有内海与沙漠相接的奇妙景色,碧蓝的海水与金色的沙漠相拥交织。与阿联酋迪拜的棕榈岛一样,多哈西湾也填海造出了一座豪华岛屿珍珠岛(Pearl),以其时尚小资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而闻名,有游艇码头、高档住宅楼、别墅与享誉全球的酒店,以及顶级品牌的时装专卖店和展室。

如果想要体验当地文化,那么瓦其夫传统集市(Souq Waqif)不容错过,这里各种特色商品和地道美食应有尽有;也可以去卡塔拉文化村(Katara),鸽子塔风格独特,两座清真寺华丽庄严,卡塔拉大剧院大气恢弘,当地风情一览无余。

拥抱世界杯的“体育之城”

打开卡塔尔知名旅行社“海湾探险”的网站,一眼就能看到醒目的“2022年世界杯倒计时”页面,实时显示距离世界杯开幕还有几天几时几分几秒,可见卡塔尔全国对世界杯的重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不仅是历史上首次在卡塔尔和中东国家举行,也是继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第二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意义重大。考虑到多哈炎热的气候,世界杯还将首次在北半球冬季即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举行。

体育作为一种世界性通俗文化活动,具有超越语言、种族、文明的中性色彩,为国家间相互交往和理解创造条件。“海湾探险”网站写到,卡塔尔致力于通过团结和为平等、教育、安全、文化价值观、旅游业赋权的愿景以及与现代世界的融合,为阿拉伯世界树立榜样。多哈还被誉为海湾地区的“体育之城”,一个蕞尔小国却拥有7座大型体育场,式样各异,向人们展示着现代建筑之精美。

卡塔尔曾举办2006年多哈亚运会、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在国际乒坛,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更因奖金丰厚而成为众多国家乒乓球队的“必争之地”。“自多哈亚运会后,卡塔尔连续举办世界体育大赛,开展体育外交,踌躇满志,申办世界杯。”孙笑天说到,目前卡塔尔正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世界杯体育场馆建设如火如荼。哈里发国际体育馆曾是多哈亚运会的赛场,2022年将作为世界杯比赛场馆。它始建于1976年,可谓是沙漠里的“绿洲”,也成为卡塔尔体育精神的代表。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闭幕式和决赛的场馆——卢塞尔体育馆(Lusail Stadium)则由中铁建国际公司承建,它位于多哈以北约23公里,能容纳8万名观众。而朱严所在的公司,是上海一家上市公司,就负责做体育场馆的膜,公司在中东有很多业务。“薪酬感觉还可以”,他笑说。而目前在多哈等地兴建体育馆的,很多是中国人。

“不差钱”的多哈,不惜重金建设各种世界杯场馆。尽管有政策扶持,建设项目多,资金充足,但缺少建设项目所需的物料。卡塔尔地处中东,面积小且水资源匮乏,农牧产品不能自给,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主要依赖进口。除了日常生活物资几乎靠进口外,盖场馆的物资也是从海外运来。张升在北京一家国际运输公司工作,前段时间就海运集装箱去卡塔尔,运输建馆物资。而目前在建的拉斯阿布阿巴迪体育馆(Ras Abu Aboud Stadium),位于多哈东南方向的海边,其特点是由集装箱组建而成,在结束了世界杯的使命之后,将被拆除。

“2030国家愿景”与“一带一路”对接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只是为了2022年世界杯,卡塔尔还有更大的计划,即“2030年国家愿景”。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卡塔尔的经济支柱,近年来,政府大力投资开发天然气,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石油和天然气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但和很多石油国家一样,其国内工业和制造业并不发达。2008年卡塔尔推出“2030年国家愿景”,在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的同时,从单一的资源依赖型经济体向多元经济体转型,希望利用国家财富为国民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体,并在近年持续加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在卡塔尔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2018年卡塔尔建立了卡塔尔自由区,旨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促进卡塔尔的经济发展。为此,卡塔尔国务大臣兼卡塔尔自由区管理局主席艾哈迈德·赛义德来到中国,号召更多的中国企业入驻卡塔尔自由区,推动中卡合作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实力,使得两国拥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路赛新城之后,我们后续又建了7个项目,都是改善卡塔尔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孙笑天表示,目前在卡塔尔的中资企业几乎都是工程公司,当地人对中国人很热情友好,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热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跟中国人帮助他们建设家园有关。尽管卡塔尔多哈的华人不及阿联酋迪拜多,平时也忙于工作,但每逢传统节日大家会聚在一起,各中资代表和华人代表都会参加庆祝活动,联络感情。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和支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也是中国迄今为国际社会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卡塔尔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2014年塔米姆埃米尔访华期间,两国签署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6年来,两国贸易额逐年提升,2019年达110亿美元。能源是中卡合作的压舱石。卡塔尔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双方已逐步形成以油气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金融和投资为新增长点的合作格局。具体的合作项目包括了总金额约3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船建造合同,中国企业承建了2022世界杯主场馆卢赛尔体育场、战略蓄水池等多个重大项目,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成为卡塔尔金融中心内资产总量最大的两家金融机构,其70%以上的贷款投给了本地企业;华为公司协助卡塔尔建立了全球第一批5G商用网络。

在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卡塔尔通过卡塔尔航空网络为中国运输抗疫物资提供帮助,运输在卡华人华侨、中资企业通过多方渠道筹集的医疗防护物资,2月21日卡塔尔航空集团向中国捐赠和运输包括250万只口罩和50万瓶消毒液在内的300多吨应急医疗防疫物资。患难见真情,中国人民深受感动。

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引起了卡塔尔社会各界关注。周剑大使接受卡塔尔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方愿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卡方“2030国家愿景”战略对接,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高新技术合作打造成中卡务实合作的“四大支柱”,为卡塔尔国家建设、经济多元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卡塔尔积极响应并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也为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打造范本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7月下旬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