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彻是谁(计倾天下的智士蒯彻)

秦末楚汉相争之际,英雄辈出、智士频现可有一个人,其智谋水平不在韩信、张良、范增等人之下,但由于所托非人,没能建立不世之功,甚至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连一篇传记都没有,其事迹只是散见于其他人的传记之中在班固的《汉书》中才勉强与其他几人共立于一传之中但他所提出的计谋,却可谓是倾危天下、颠覆人生这个人就是蒯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蒯彻是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蒯彻是谁(计倾天下的智士蒯彻)

蒯彻是谁

秦末楚汉相争之际,英雄辈出、智士频现。可有一个人,其智谋水平不在韩信、张良、范增等人之下,但由于所托非人,没能建立不世之功,甚至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连一篇传记都没有,其事迹只是散见于其他人的传记之中。在班固的《汉书》中才勉强与其他几人共立于一传之中。但他所提出的计谋,却可谓是倾危天下、颠覆人生。这个人就是蒯彻。

《汉书》载: 蒯彻,范阳人,原来的名字与汉武帝相同,叫彻。因为避讳,给其改名为通。

《资治通鉴》载: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在蕲县聚众起兵。陈胜任命他过去的好友、陈地人武臣为将军,拨给士卒三千人,攻取旧时赵国的土地。武臣等人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到赵各县,劝说当地豪杰人士,这些豪杰人士都纷纷响应。武臣等便沿途收取兵众,得到数万人马,武臣号称为武信君。接连攻下旧时赵国的十几个城邑,其他的城邑却都固守不降。武臣便率军向东北攻击范阳。范阳人蒯彻劝武信君说:“您一定要先打胜仗而后才扩大地盘,先进攻得手然后才取得城邑,我私下里认为这是一个错误。您如果真能听从我的计策,就可以不进攻便使城邑投降,不作战便能夺取土地,传发一篇征讨的檄文,便可使千里之地平定,这样可以吗?”武臣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呀?”蒯彻道:“范阳县令徐公,生性怕死且贪得无厌,他想在别的县邑之前投降。您若认为他是秦朝所任用的官吏,就如同杀戮前面那十城的秦朝官员一样杀了他,那么边地所有的城邑都将固若金汤,无法攻克了。假如您交给我侯印,让我授给范阳县令,使他乘坐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驱驰在旧燕、赵二国的城外,那么燕、赵旧地的城邑就可以不战而降了。”武臣说:“好啊!”就拨给蒯彻一百辆车、二百名骑兵及君侯的印信让他去迎接徐公。燕、赵旧地风闻此消息后,不战而降的就有三十余个城邑。

人常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蒯彻第一次出场献计,便是大手笔,功效就是“不战而降的就有三十余个城邑”。

可惜,他所投效的武臣,在拥功自立为赵王之后,于第二年即秦二世皇帝二年(公元前208年),就被手下叛将杀死了。可是蒯彻却没有死,但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可能是躲避了几年。

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带兵讨平赵国之后,打算进一步讨平齐国。汉王刘邦同时又派谋士郦食其去说降齐国。一开始的时候,齐国听说韩信将要领兵东进,即派重兵驻扎在历下,以抵御汉军。待到齐王采纳了郦食其的说降建议,派使者与汉王媾和之后,齐王便解除了历下的战备防守,与郦食其天天纵情地饮酒作乐。

这时候韩信领兵东来,尚未从平原渡口渡过黄河,就听说郦食其已经劝说的齐国归降了,便想停止前进。辩士蒯彻劝韩信说:“您受汉王诏命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是特派密使去劝降齐国,难道又发出了诏令命将军您停止进攻了吗?您怎么能不继续前进了呢?况且郦食其这个人,不过是一个辩士,俯身在车前的横栏上驶入齐国去,鼓弄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便降服了齐国七十多个城池;而您统率着几万人马,历时一年多才攻下赵国的五十余座城池。这样看来,您当大将军几年,反倒不如一个书生的功劳大了!”韩信同意了蒯彻的意见,即率军渡过黄河。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打败了齐国的历下守军,随即直接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齐王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就烹杀了他。

看来消停了几年之后,这回蒯彻又投靠到了韩信的手下。可这回他出的计谋,就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战而屈之,结果不仅倾覆了齐国,而且葬送了郦食其的性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顺带还击杀了项羽派去救齐的大将龙且。

项羽获悉龙且已死,非常害怕,立刻派遣盱台人武涉去游说已经受封为齐王的韩信:“天下人同受秦朝暴政的苦累已经很久了,因此戮力同心攻打秦朝。秦朝灭亡后,诸侯将领按照功劳的大小,分地为王,使士兵得到休整。而今汉王重又兴兵东进,侵犯人家的王位,掠夺人家的封地。已经攻陷了三秦,还要再领兵出函谷关,收集诸侯的军队向东去攻打楚国,他的心意是不吞并天下誓不罢休的,贪得无厌竟到了如此过分的地步!况且汉王这个人是靠不住的,他好几次落在项王的手中,项王因可怜他而留给他活路,但是他一脱身就背弃盟约,重新攻打项王,不可亲近信赖竟到了这步田地。现在您虽然自以为与汉王交情深厚,替他竭尽全力地用兵打仗,但是最终还是要被他拿下的。您之所以能苟延至今,就是因为项王还存在的缘故啊!目前楚、汉二王争雄之事,成败的关键就在您了。您向西依附汉王则汉王获胜;向东投靠项王则项王获胜。倘若项王今日遭到覆灭,那么接着就轮到您了。您和项王曾经有过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国来与楚国联合,三分天下各自为王呢?!现在却要放过这个良机,决心依附汉王来进攻楚国,难道作为智者的您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韩信辞谢道:“我事奉项王的时候,官职不过是个郎中,地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所说的话项王不听,所献的计策项王不用,所以我才背叛楚国归顺汉国。而汉王则授给我上将军的官印,拨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的衣服让我穿,推过他的食物让我吃,并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够达到今天这个地步。人家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人家是不吉利的。我即便死了也不会改变主意的!请您替我向项王致歉吧。”

武涉走了之后,蒯彻知道天下胜负的关键就取决于韩信了,便用相人之术劝说韩信道:“我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说:“什么意思呀?”蒯彻道:“天下开始兴兵抗秦的时候,所担忧的只是能否灭亡秦朝罢了。而如今楚、汉纷争,使天下的百姓肝胆涂地,父子老少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也数不清。楚国人从彭城起兵,辗转作战,追逃逐败,乘着胜利势如卷席,威震天下。然而兵困京县、索城一带,被阻在成皋西面的山地中无法前进,于今已经三年了。汉王率十万大军,在巩县、洛阳一带抵御楚军,凭借山河地形的险要,一天之内打好几仗,却没有尺寸之功,而是受挫败逃,难以自救。这就是所谓智者勇者都已困窘不堪了。百姓被折腾得精疲力尽,怨声载道,民心无所归倚。据我所料,这种形势如果没有天下的圣贤之人降临,就必定无法平息天下的祸乱。目前楚、汉二王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中,您为汉王效力,汉国就会获胜;您与楚王结盟,楚国就会获胜。若您真能听从我的计策,那就不如让楚、汉都不受损害,并存下去,您与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种格局一旦形成,就没有谁敢先轻举妄动了。再凭着您的圣德贤才和拥兵众多,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令赵、燕两国顺从,出击刘、项兵力薄弱的地区以牵制住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去平息楚、汉纷争,为百姓请命。这样,天下的人即会闻风响应您,还有谁胆敢不听从号令?然后您就分割大国,削弱强国以封立诸侯,诸侯已被扶立起来,天下的人便将顺从,并把功德归于齐国。您盘据齐国原有的领地,控制住胶河、泗水流域,同时恭敬谦逊地对待各诸侯国,天下的各国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了。我听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望您能对这件事深思熟虑啊!”韩信说:“汉王待我非常优厚,我怎么能因贪图私利而忘恩负义啊!”蒯彻道:“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彼此就结成了生死之交。待后来因为张黡、陈泽的事情发生争执构怨时,常山王最终在泜水之南杀掉了成安君,使成安君落了个身首异处的结局。这二人相互交往时,情谊是天下最深厚的,但最终却彼此擒杀对方,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祸患从无止境的欲望中产生,而使得人心难测啊。现在您想要凭忠诚和信义与汉王交结,但你们两人的交情肯定不会比常山王、成安君二人当初的友情牢固,而且你们之间所涉及的事情又要比张黡、陈泽的事件大得多,故而我认为您坚信汉王绝不会危害您,也是大错特错的!大夫文种保住了濒临灭亡的越国,使勾践称霸于诸侯,但他自己功成名就却身遭杀害,犹如野兽捕完,猎狗即被烹杀一样。从结交朋友的角度说,您与汉王的交情不如张耳和陈馀的交情深;从忠诚信义的角度说,您对汉王的忠信又比不过文种对勾践的忠信。这两点已经足够供您深刻反思的了!望您能深切思量。况且我听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如今您拥有震撼君主的威势,挟持无法封赏的功绩,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会信任您。归附汉国,汉国人将因您而震惊恐惧。那么您又想要到哪里去安身呢?”韩信推辞道:“您先别说了,我再考虑一下这件事。”过了几天,蒯彻又劝韩信说:“善于听取意见,就能够预见到事物发生的征兆;善于谋划思索,就能够把握住事情成败的先机。不善于听取意见、错失时机而能长治久安的人,天下少有!所以为人明智,决择事情时就会果断;为人犹疑,决择事情时就会招来祸害。一味在细枝末节问题上精打细算,就会遗漏掉那些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智慧足以预知事情应该如何去做,作出了决断却又不敢去执行,就会为一切事情埋下祸根。功业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把握却容易贻误。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但是韩信仍然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且又自认为功劳多,汉王终究不会夺走自己手中的齐国,于是就谢绝了蒯彻。蒯彻随即离去,装疯卖傻做了巫师。

这回蒯彻的计谋可以说是出大发了,他要让韩信自立门户,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争夺霸权。可以说是要计倾天下。如果韩信听从了他的计谋,那么楚汉相争及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可是韩信没有听从。而蒯彻之前由于建议韩信攻齐并击杀龙且已经得罪了项羽,这次建议一提出来,就等于是又把刘邦也彻底得罪了。可谓是里外不是人了。天下之大这时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立足之地了。所以只好逃走装疯卖傻去了。

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亲自率兵讨伐陈豨叛乱。已经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假称有病,不随从高帝去攻击陈豨,却暗中派人到陈豨那里,与他勾结谋划。韩信策划在夜间与家臣用伪诏书赦免官府的有罪工匠及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已经部署完毕,只等陈豨的消息。韩信有个门下舍人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舍人的弟弟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发给吕后。吕后想把韩信召来,又担心他可能不服从,便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让人从高帝处来,说陈豨已经被擒获,处死,列侯及群臣闻讯都要到朝中来祝贺。萧何又欺骗韩信说:“你虽然病了,也应当硬撑着来道贺。”韩信来到朝廷,吕后便派武士将他捆绑起来,斩首于长乐宫钟室。在斩首之前,韩信叹息说:“我真后悔没用蒯彻的计谋,竟上了女子小人的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高帝回到洛阳,听说韩信被杀,又是欣喜又是怜惜,他问吕后:“韩信临死前说了什么话吗?”吕后说:“韩信说后悔没用蒯彻的计谋。”高帝悟道:“是齐国的善辩之士蒯彻呀!”便诏令齐国逮捕蒯彻。蒯彻被抓来后,高帝问:“是你教唆韩信造反的吗?”回答说:“是的,我确实教过。但那小子不用我的计策,所以才自取灭亡,落到这个地步。倘若用了我的计策,陛下您怎么能够杀了他呀!”高帝勃然大怒地说:“烹了他!”蒯彻大叫:“哎呀!烹了我实在是冤枉啊!”高帝问“你教唆韩信造反,还有何冤枉的?”蒯彻说:“秦朝失去江山,天下人都群起而争夺,本事大、行动快的人抢先得到。古时跖的狗对尧吠叫,并不是尧不仁,而是狗本来就要对不是它主人的人吠叫。当时,我作为属下只知道有韩信,不知道有陛下啊。何况,天下磨刀霍霍,想做陛下这般大业的人还有很多,只是力量达不到罢了,您又能都烹得完吗?”高帝听罢说:“放了他吧。”

蒯彻毕竟是智谋之士,虽然没能托遇明主成就大业,但自保性命还是绰绰有余滴!

另据《史记》和《汉书》载: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曹参被任命为齐国国相,礼贤下士,聘请了蒯彻为客卿。曹参担任齐国国相九年,齐国安宁富集,大称贤相(估计蒯彻也发挥了一定的帮助作用)。而后蒯彻也再无消息,估计是落得善终了。

  据说蒯彻论说战国时期说客谋士的权变之道,自己还写了文章加以阐述,共八十一篇,书名《隽永》。后来可能也失传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