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起源发展)

原创 安世强 安博士讲财税公众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起源发展)

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管理会计:起源、发展、停滞及未来展望(一)

原创 安世强 安博士讲财税公众号

收录于合集#管理随笔111个

前言

思想被固化久了便认为某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将现状认作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殊不知这只是由于时代久远,认识所限,模糊了事情本来的面貌。正如中国历史上一再发生的那些朝代更替,哪怕祖上是谋朝篡位得来的江山,不需经过二世即可合法化和正当化,江山再被他人谋夺时,效仿者变成了乱臣贼子了,这么快就忘记了,其祖上也是乱臣贼子,如曹丕之于汉献帝刘协,司马炎之于魏元帝曹奂。

会计专业人士或是高校科班出身,或是通过自己系统的学习掌握了整套的会计理论,所学内容都是当今标准化的教材,而他们越是学习,越是强化这种认同,对书本上的内容并不质疑,或者说深信不疑,并成为这些书本内容的卫道夫。

然而打开历史追忆过往,并基于目下而展望未来,其中种种发展轨迹,起源、发展、停滞,以及可能的突破,若非涉猎一些标准教科书之外的另类文献,还原一下历史,再加一些深入的思考,就难知我们以为的合理性却有不合理之处,或者说甚为不合理。

我们会计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是由一系列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所构成,而从《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到《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去除合并到新收入准则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后,目前共有41个具体准则,以及不可胜数的各种操作指南。

会计准则的规定越来越详细,这也使得我们无暇去考虑基于看似越来越完善的会计准则而生成的数据是否就是有益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对外报告是否是内部管理的合理参考信息。

或者说是我们忙于学习和适应各种会计准则而无暇他顾,管理会计的基础就这样建立在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之上了。另外,学习标准会计的会计专业人员逐渐升任管理岗位,面对着熟悉的领域,更加难以质疑所学会计专业实际对企业经营管理并无帮助,可能还会有害。

各类具体的会计准则及应用占据了会计教学的绝大部分篇幅,虽然在收入准则中会涉及到合同履约成本,而在存货准则中也会谈到了存货成本的构成包括了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等,但是具体的成本核算却不在会计准则的规范内,当然也不在《会计学》教材之中,而是在我们所学习的另外一门课《财务成本管理》或《成本会计》之中。

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历史和真相的蛛丝马迹,成本会计似乎最初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部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至少成本核算不在各类具体的会计准则这个框内。成本会计目前同时成为了对内管理会计报告与对外财务报告的一个共用项目,我们怎么能够指望会计报表中成本和存货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同时承担对外报告和内部管理决策的双重职能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