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早市溜达一圈(去西善桥早市见世面)
XI SHAN QIAO ZAO SHI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逛过早市了?
早上七点,疲惫的油坊桥社畜们还没有彻底苏醒,但秦淮新河边的西善桥老街却已经开始吵嚷,顶着还未彻底露面的朝阳,热热闹闹开启新的一天。
车水马龙似乎是个不恰当的形容,但当我们亲眼目睹这样一条由老头老太、阿姨大叔,还有哐哐响的小轮车构建的盛宴,实在很难寻找其他描述。
可以说,住在西善桥附近的人们,如果不曾经历这样的早高峰,几乎是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
PART 01
走!
带你去西善桥早市见世面!
很显然,汽车在这里并不吃香,属于西善桥市场的早晨,唯有全南京通用的电动车才能畅行无阻,附近的车位也早被占据,稍晚一步就找不到空隙。
/ / /
翠绿色门头的“西善桥农贸市场”远远就能看到,身居新河街尽头,哄闹声中带着夏日的暑气,还没进门就被熏了一头一脸。
#2
新鲜的蔬菜码列整齐,新鲜得好像刚从地里摘下,肉铺阿姨手起刀落,干净利索地斩开大骨和肉块,处处井然有序。
但这只是西善桥早市未拉开的序幕,别停下脚步,跟着市场小店更加深入,没几步就能看到豁然开朗——整条老街如卷轴般铺开,迎着阳光闪闪发亮。
这才不过早市的十几分之一,就已经足够抓人眼球——沿街店铺先是大喇喇展示在街道上的牛肉与整鸡,心理素质太差,在这一关就直接被劝退。
/ / /
鼓足勇气再向前走下去,正当季的大樱桃红到发光,12元一斤的价格让不少阿姨流连忘返;标着“麒麟瓜”却未知真假,但2元一斤也是足够诱人驻足。
竖排文字
更多的却还是我们也不熟悉价格的生鲜蔬菜,成捆地摆在地上、放在用途未知的大盆里,或是直接席地而坐,手里的塑料袋就成了摊位,大概也就是在这里能看到这种景象。
也难怪在来的路上就听司机问询,“我听说那里菜价便宜,是真的包?好像有人从小行骑自行车去买赖!”
#2
往更深处去,“逛街”的新奇感已经远超“非捡便宜不可”的初始目标,20块钱的自家磨香油、多年未见的散装白酒、稀奇古怪的杂货小摊,样样超出我们的预料。
身后的大爷大妈并不言语,只用行动敦促你继续走,快些走,几乎找不到时间惊叹,匆匆忙忙跟上大部队,却又唯恐自己错过了些什么。
PART 02
走!
带你在早市的小店吃到饱!
逛街刚刚过半,不习惯早起的肚子已经开始叫唤,吃货雷达立刻开启,看看在早市还能找到什么好吃的~
初入老街,一股质朴的麦香就已经侵袭鼻腔,超大个的青稞馍5元3个,随着叫卖声不断新鲜出炉,刚倒进篮子里就蒸腾起一股香气。
赶紧买上三个傍身,略微有些烫手的馒头像超大号的子弹,捏起来紧实微韧,撕开就能看到细密的纹理,咬一口超级扎实,妥妥的顶饱神器。
再向前走,二师兄的卤味杂烩简直在引人犯罪,烤鸡边转边滋滋冒油,锅贴金黄发亮,连韭菜盒子都油香油香,一路看过去却总觉得缺了什么。
直到远远就看见白烟升起,香味一闻就知道是刚掀开盖的小笼汤包,一份熨帖的南京早餐才算满分,马上找位置坐下,“一份汤包一碗馄饨!”
排文字
/ / /
汤包8元8只,小碗馄饨5元,数量数不大清楚,穿着白色纱袍在汤里沉浮。顾不得烫也要往嘴里塞只汤包,一咬,鸡汤迸到口腔深处,鲜和烫说不清哪个先拔得头筹,只顾囫囵着喘气,大口吃下去。
肉馅不算大,却因为这一份热气腾腾而接近完美,再喝口馄饨,顺着被灼伤的喉咙一路畅通,即使是黏湿的夏日早晨,也还是要来这样上一份才算舒服。
XI SHAN QIAO
ZAO SHI
隔着一层塑胶门帘,隐约能看到老板娘坐在门口包馄饨,手里的面皮馅料仿佛有了灵魂,几秒一个的速度在盘中列队整齐,像一位不显山露水的世外高人,掌握一门祖传秘技。
走出馄饨店,隔壁的酒酿米饼正要出炉,白嫩Q弹的米饼一翻面就粘上金色,捏在手里软中带韧,散出一股若有若无的酒香。
想吃的东西万万不能等错过后再回头寻找,早市不动声色地为人们制定法则,看上了就要立刻吃进肚子,才不会半个小时后徒增悔意,恨自己怎么不早点下定决心。
PART 03
走!
带你去西善桥早市寻找夏天!
一趟早市逛下来,不但知道了整个城南的菜价肉价还能低到什么程度,更是真切体会到夏日在什么时候入侵了南京,再不像坐在办公室里虚度时光。
我们走街串巷时还在端午前,没进市场,就看到阿姨奶奶们各个手握艾草,有的新鲜,有的蔫吧,有的看起来相当精致,过节的仪式感全在这里补齐。
不仅如此,走在整条早市老街上,几乎每个目光所及的角落都能看到成堆的艾草,孤零零地散发出清香,好像只是路过,就已经沾上了百毒不侵的buff。
/ / /
泡在水里的翠绿粽叶、或圆或长的糯米,甚至在一个窄窄的门头里碰到了正在包粽子的阿姨,比寻常小了不少的个头,却有一种别样的精巧。
“这是我老家的桂花糯米粽,”阿姨看我们好奇,“我是高淳的。”
路上还有许多年不曾戴过的五彩绳和香包,挂满一整个木质架子,浓郁的辛香又呛人又喜庆,就算家里没有小孩子,也想买几个挂在包上,蹭一蹭这股热闹的绚烂。
/ / /
人流之中,暗香浮动,有手里捧着一篮栀子的奶奶在路边等着,也不叫卖或是主动招徕,不时和问询的阿姨悄声聊着,栀子静静绽放。
西善桥离新街口有遥遥十数公里,也不能被算作“市区”,这里没有网红奶茶,没有时新的小吃,有的只是数十年都不曾变化的货物和人潮。
#2
在这里,年轻人是稀缺物,平均年龄至少四十岁往上,时间只能被升起的日头定义,兀自流淌,阳光静静扫过每一个带着皱纹的脸庞。
所谓“人间烟火气”,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地方。
#南京##南京创新周##我眼中的南京##美食##菜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