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剧经典狠话台词(宫斗剧必备台词)
《甄嬛传》是无数观众心中宫斗剧经典巨制,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女孩——甄嬛意外得到雍正的赏识,从此步入皇宫。在皇后和华妃两方势力的夹击下,甄嬛小心周旋,忍辱负重,命悬一线。她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却又一次次被卷入残酷的宫闱斗争之中……全面诠释了何为“一入宫门深似海”。
剧中甄嬛母亲也曾叮嘱甄嬛“一入宫门深似海”,作为宫斗剧必备台词,这宫门究竟是指那扇门?古代皇后顺利登上后位时又应从哪个门进入?关于宫门又有那些禁制呢?本期就跟随小编一起探秘“宫门”吧!
宏伟坚固的城门、华贵壮丽的宫门、森严肃穆的衙门,这“三门”,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之门的重要类型。宫门,就是宫殿之门,是建筑中等级最高的皇家之门、天子威仪的象征。与纷繁多样的民间建筑之门相比,宫门凝固着封建王朝的政治礼仪,表现出更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和鲜明的等级观念。
NO.1宫门上凝固着哪些封建礼仪秩序?
作为皇家建筑之门,宫门必然要求体现“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思想,因而在建筑设计上表现的比较宏伟、壮观。
宫门种类繁多,名称多样。如皋门(宫殿的外门)、应门(宫殿的正门)、掖门(宫殿正门旁的边门)、路门(宫殿最里层的正门)、雉门(天子五门之一)等。每一重宫门的规格、形制、命名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出入制度严明。如午门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五个门洞各有用途:当中的正门为皇帝专用,不过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由此进入,殿试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也可由此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进出;左右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
朱色宫门是表示皇室尊贵的重要特征。朱还被纳入“九锡”之列,九锡即天子赏赐给诸大臣的九种礼器,以表彰其殊勋茂绩,是天子对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
除颜色外,门钉和铺首也是区别宫门与其他建筑等级的重要元素。铺首是具有驱邪意义的建筑门饰,常作虎、螭、龟、蛇等形,造型精美。宫门多用龙头、铜质,取真龙天子之意。与其相对,亲王和公王则用兽面、铜环,公侯及一二品官员用兽面、锡环。
三品以下官员不能使用兽面铺首,仅以素面底座添加门环,三品至五品用锡环,六品至九品用铁环。朱门、龙头铺首,成为当时社会最高等级的象征,封建礼仪秩序被凝固其上,尽显帝王之尊。
NO.2宫门上的门钉都有哪些讲究?
门钉在古代又称为“浮沤钉”,“浮沤钉”就是水面上的气泡。雄厚平整的实拼板门上一排排硕大的金色门钉,使得禁锢森严的大门不仅显得坚固、威严,更呈现一种辉煌的气氛,倍增建筑的壮丽之美。
门钉最初的设计出于构造的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以防止门板松散。但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有碍观瞻,为美观起见,人们将钉帽打造成泡头形状,于是,就兼有了装饰功能。
对于门钉的数量,明代以前无明文规定。到了清代,就有了等级规定。只有宫门才可以使用最多的“九行九列”,九路门钉体现最高等级的门钉排列。亲王府、郡王府、庙宇等,随着地位、级别的不同,门钉数与排列也不相同。
一般亲王府邸是纵九横七,世子府邸是纵七横五,公爵府门是纵横各七,侯爵以下至男爵是纵横各五。除了宫门,其他门只能用铁制门钉,不能用铜制的;平民百姓家则根本不能用门钉。《陋室铭》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因为普通人家的门板上光滑平亮不能带任何东西,所以才有“白丁”这一代称。
NO.3古代皇宫门禁制度到底有多严苛?
因为九五之尊的帝王生活在皇宫之中,所以宫门的守卫极为森严。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因为宫门守卫不严,出现了“玄武门之变”等政变、宫变,甚至动摇了江山。所以宋朝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在宫廷门禁制度上更为重视和严苛。
当时对于宫门侍卫的值班制度有详细的规定,《宋刑统》记载,“诸于宫城门外若皇城守卫,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徒一年”。就算是有正经身份的侍卫,若要互换班,也必须经过上头儿批准才行,否则也得论罪。要是有人前来夜扣宫门,侍卫不经请示便擅自开门,也要处三年以上的刑罚,并流放千里。
在宋仁宗时期,有一天夜里宫中突然失火,闻讯赶来的宰相、大臣都心急如焚,准备带着侍卫入宫救火,但由于严格的宫廷门禁制度,根本进不去。宰相吕夷简带着众人绕了一大圈将所有的宫门敲遍,都未能进去。直到天亮以后东华门开启,众大臣才得以进入宫内。而此时的大多数宫殿都已被火烧成废墟。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宫门都不得随便开放,由此可见宫廷门禁制度是多么的严格。
这么严苛的门禁制度,对违反之人的处罚究竟重到了什么程度呢 ? 当时的宋朝律法是这样规定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度和夜扣宫门的所在地点,处以杖责的刑罚,分别是“殿门杖九十,宫门及宫城门杖八十,皇城门杖七十,京城门杖六十”。所以说杖责六十都是轻的,因为位置离皇帝越近,刑罚就越重,这是为了保证皇帝的人身安全。
NO.4天安门在古代是什么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古称承天门,是宫城南向的第一重门。门前的金水河上,架起汉白玉石虹桥 7 座,称外金水桥。中间一座桥稍宽,栏杆的柱头雕蟠龙,桥面只许皇帝通过,俗称“御路桥”;左右两座桥,栏杆的柱头雕荷花,桥面只许王公通过,俗称“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俗称“品级桥”;最靠边的两座普通浮雕石桥,才许四品以下官员等行走,俗称“公生桥”。
天安门前后还有两对建造于明代的华表,高近10 米,顶端蹲着神兽“犼”。天安门前华表上的犼脸朝宫外,被称为“望天犼”、“望君归”;天安门后面的犼脸朝宫内,被称为“望君出”,意为劝皇帝走出深宫了解民间疾苦。
明清时期,承天门是皇帝举行金凤颁诏礼仪的场所。皇帝颁诏时,将诏书放入龙亭内,由御仗导引,从奉天殿起,抬到城楼上。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城楼上宣读诏书。文武百官在外金水桥南站立聆听,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礼官将诏书用木制金漆的“金凤”衔下,从城楼上徐徐降下,落在礼官跪接的云盘上,再把诏书放入龙亭内,送到礼部,誊录印刷,布告天下。这就叫做“金凤颁诏”,以显示皇权至尊、神权至上。
现在,城楼图案醒目出现在国徽里的天安门,不仅是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国家的象征了。
一扇历史之门,推开即见千年繁华。
——END——
以上节选自旅游世界2021年12月刊
文丨文雨
图丨摄图网 图虫·创意 网络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