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为什么被人评价(周迅不嫩有什么好骂的)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该来的总算来了。
《如懿传》。
作为上一届清宫争霸赛的MVP,《甄嬛传》当年收视盛况空前,延续其时间线的姊妹篇《如懿传》从诞生前就备受关注。
开播当天,《延禧攻略》闻声而动,立即宣布加更,这是要撕正面的节奏。
可以的,这戏里戏外都是心机啊。
Sir的感受如下——
两部剧正好拍的是同一段历史,同一批人物。
但在Sir的理解中——
清宫戏的本质是一个复古的匣子。
里面要装的不是清朝历史,而是现代生活琐事。
而两者的不同也在于此。
《延禧攻略》是说:世事艰难,你也只能用剧来爽一爽了。
而《如懿传》是说:世事艰难,有些事情只有在剧里才能拆穿。
《如懿传》
Sir再说一句,清宫戏的本质从来不是历史。
每一部爆红的清宫戏,都正好反映了社会心态。
而看《如懿传》时,Sir内心最大的感受是:
现在人的心态可真是老成啊。
二十年前,还根本不是这样的,当时风靡全国的正好也是一部乾隆年间的清宫戏——《还珠格格》。
所以每当有人说《延禧攻略》或者《如懿传》历史不严谨,Sir就纳闷了,《还珠格格》又和历史有多少关系呢?
它根本上就是一部发生在宫里的家庭戏。
而且完全是以小孩的心态来讲述的——
家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小燕子),有个威严又爱发脾气的爸爸(乾隆),还有个刻薄恶毒的后妈(皇后)。
小孩子最大的烦恼,要么是撒谎闯祸了被爸爸打骂,要么是被后妈告状和虐待。
时不时逃出皇宫,来一场离家出走。
理由,多么天真烂漫啊。
就是和喜欢的人一起,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当年看这部剧时,最受感染的地方在于——
一是个性为王。
不服大家庭的管束,可以任性使气颠覆纲常,哪怕把皇宫闹得个底朝天也不怕。
二是恋爱大过天。
为了爱情那点事,可以哭,可以笑,可以不管不顾死去活来。
但现在我们最热衷的清宫剧呢?
你会接受编剧这样的安排——
个性才最致命,小燕子放到今天活不过3集;
爱情才最误事,往往是对爱情死了心的那个人笑到最后。
所以从《甄嬛传》到《如懿传》。
Sir想谈的不是什么历史。
而是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
清宫戏从“青春期”跨入“中年期”。
我们已经不容易相信天真了。
更让人有共鸣的是,人际关系真复杂啊,算计真累啊,选择真为难啊……
《如懿传》切中的就是这一点。
1
不嫩
想不到一开播,争议最大的居然是周迅——
老了。
声音沙,扮相没有少女感。
确实,以周迅的年纪出演15岁的少女,已经不轻易了。
但演技上,周公子还是扳回一城。
第二集,少年乾隆向少年如懿表白,说“你愿不愿意同我在一起”,你看她的反应——
眼里发光,绷不住笑。
这笑,是不是有点回到了18年前《苏州河》。
但天真少女,只是短短的前三集。
正如《甄嬛传》讲的是白莲花的黑化,《如懿传》同样也是罗曼蒂克的消亡。
如懿原本叫青樱,名字就很单纯。
太后问她最想要什么。
她的回答也单纯——
我从未妄求皇后之位
我只想跟皇上恩爱长久
那你最盼望什么
情深义重 两心相许
于是太后便给了她一个如懿的名字。
懿,意思美好安静。
那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如”?
因为如表示如同,但并不是真正的。
太后解释:
你还年轻,不懂世间完满的美好太难得。若能如懿,便很不错。
这在显然不过是一种过来人心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还不都是惨淡经营。
能够维持“看上去很好”就已经是万幸了。
太后老成,但你以为这时候的如懿就嫩吗?
她问太后要一个新的名字,和自己原来的氏族划清关系,是为了向太后表忠心,保全自己。
从目前的故事来看如懿尚未完全黑化。
但伏笔早已埋下。
不得不说那场戏尤为抢眼——
陈冲和邬君梅对垒,让人想起《末代皇帝》。
陈冲演的是如懿的姑母,一个失势的皇后(也就是《甄嬛传》里,最后被打入冷宫的皇后娘娘)。
得势的太后(邬君梅 饰)(也就是甄嬛),给了如懿和她姑母一人一瓶毒药。
“你们俩亲戚,只能活一个。”
如懿决定悄悄自杀,于是来见姑母最后一面。
如懿听着姑母的嘱告,面无表情,但眼泪跟开了闸一样停不下来。
在这里,陈冲微笑着,如懿忍着哭。
因为自己要死,所以不能露馅,但听着姑母的话又自觉委屈,止不住眼泪扑扑地掉。
但你看陈冲,虽然微笑,唇上也藏着滴眼泪。
原来,她已经喝下毒药了。
她用死,给如懿上了一堂启蒙教育——
事实上这场戏过后,姑母死了。
那个青樱也死了。
2
不爽
在后宫撕逼方面,如懿还算慢热型选手。
其他角色已经摆好架势,各就各位了。
上:高晞月和白蕊姬冲突;下:海兰受辱失态
周迅演的如懿,却好像什么都不care。
自然也就不够“爽”。
成天不是看书,就是拜佛,就是赏雪赏花。
很多观众可能要恨铁不成钢地喊:女主!快去撕逼啊!
不仅不撕,还到处扮好人。
但如懿不光不抢,有时被欺负了也不反击。
太后为难她,她还帮着在皇帝面前说话,让太后搬到慈宁宫。
虽说你是景仁宫(前皇后)的至亲
但事事以孝敬哀家为先
那就功过相抵了
然而这种不撕,更像是现实的常态。
就像你们都听过的那个吐槽——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对,哪有那么容易说翻脸就翻脸。
她端上一碗热汤给太后,但太后故意不接,话里还阴着损她。
碗烫到手,也只能强忍低下头,换着手指,但就是不能放下来。
不然怎么样,你还敢回嘴不成?
人前赔笑脸,人后把打碎的牙往肚里咽。
如果说《延禧攻略》的睚眦必报叫做“爽”。
那么《如懿传》则把你打回原型——现实没有那么“爽”,倒是写满了数不清的“忍”字。
3
不“宫斗”
成年人要面对的残忍是,你没能耐的时候,只能憋屈。
等你爬上去……
就会有新的憋屈。
你看,没上去过的人就不懂了——
奴婢看您做了太后
也不比做贵妃时轻松啊
皇后好不容易把乾隆扶上位,熬成了皇太后。
但转眼,他们就从利益联盟,变成了争权的对手。
皇上想——
若是朕真这么做了
皇额娘还是不答应
那朕又得想什么法子迁就她呢
太后想——
皇帝刚登基
哀家不能让步
趁着他翅膀还没硬
规矩就得立下
就像在这个社会中,无论哪个阶层,最普遍的情绪就是焦虑。
有的人翻不了身,有的人踩着钢丝,有的人逃不出去。
所有的这些你都能在宫廷找到。
在这个封闭的、权力自上而下的系统内。
悲剧不仅在于下层被碾压。
更在于哪怕你爬到了金字塔顶,也找不到出口和救赎。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这些宫里的人,锦衣玉食生活无忧,还斗个什么斗。
前皇后的这句话很能回答——
怎么颐养天年
不入史册,不附太庙
再也不能和先帝同穴而眠
中国人对死后世界的精神寄托大概有两个——
一个是留名。无论是留在史册上,还是留在家谱上,总之要活到历史里,被后人记得。
一个是厚葬。而且逢年过节还要烧纸钱,摆供品,享受和生前一样的待遇。
所以说活在宫里,解决现世的享受容易,解决精神寄托难。
这里很难等到爱情,皇帝薄幸;就连血肉至亲,也可能翻脸无情。
悲剧是提前写好的。
像如懿,一开始她只想要和爱人厮守一生。
但日后权力、地位、雨露不均多种变量掺入,她还能保持这份纯情多久?
她能在乾隆面前耍小性子。
这是发糖,也可能是第一道轻微的嫌隙。
稍微拉一拉导演汪俊过去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一直在讲中年危机。
比如《小别离》《我爱男闺蜜》《夫妻那些事》《男人帮》。
他还拍过一部《苍穹之昴》,早《甄嬛传》一年。
《苍穹之昴》中的慈禧非常出彩,她有两面。
一面是我们都知道的,霸道和狠辣。
另一面,是她不得不霸道和狠辣的危机:因为皇帝光绪大了,不能再控制,试图挑战她的地位;同时在她的位置上,身边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依赖的人。
她写了慈禧的中年危机?
《如懿传》也一样。
导演汪俊曾对媒体说——
我在后期盯着剪辑的时候,真的觉得太像两口子吵架了。
二十年前看着《还珠格格》长大的人,现在也该到了两口子吵架的时候。
这不是哪一代人的中年危机。
这是一个人们心态比任何时候都容易变老、起茧的年代。
清宫戏,也终于从一座浪漫的乌托邦,变成一个逃不出的围城。
从这点上——
一个不嫩,不爽,不那么宫斗的周迅或许在形象上偏离了少女,但在心气上,绝对拿捏得更稳更准。
目前豆瓣 6.6,是客观反映,Sir也相信会慢慢反弹。
至于某些闻风而起、整齐划一的黑子。
Sir只有一句相送——
再丑的造型,也丑不过阴暗的冷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汉斯寂寞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