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简介(河曲任俊文的文章)
河曲二人台历史脉络
河曲视窗网特稿:(任俊文) 二人台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艳丽夺目的奇葩,是我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几百年的艺术实践中它没有被其它剧种所同化与消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壮大自己,以它那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各个剧种的精华和营养为我所用,亦歌亦舞、亦大戏亦小戏、亦歌剧亦舞剧、亦音乐亦曲艺呈现在中华戏曲的大小舞台上,倍受广大人民群众乃至知识分子与外国人民等审美大军的喜爱。近年来,一些专家与学者对它的发展与起源非常关注, 写出了大量的有深度有质量的论述文章。现就它的历史脉络浅谈如下。
一、二人台简史
据河曲县原文联支部书记张存亮同志1989年编篡的山西省剧种志丛书《河曲二人台志》载:“二人台的孕育,就是从民间‘舞鞭’( 即霸王鞭)玩艺开始的。河曲民间‘舞鞭玩艺’ 活动,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五代宋初时期即很盛行。当时河曲之地, 是抵抗外族侵犯的重要军事要地, 有‘古塞雄关’之称。在郝树侯(山西省民俗专家)所著《杨业传》一书中载:‘杨业之父杨信, 大约在公元944--946年间, 组织地方武装, 聚众起义火山, (今河曲), 把抗敌保乡的义旗, 插遍了黄河流域的山头’, 杨业父子号称‘火山王’”。 从而在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火山军,同下州,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槔、护水六寨。庆历初增领下镇寨。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此时,“民间‘学艺练舞者盛多’, 并大量讴歌杨家将的抗敌功绩, 明代《河曲县志》诗云:‘户有弦歌新治谱, 儿童父老尽歌讴’,清代《河曲县志》载:‘塞上吹笳, 喜俗乐育, 儿童逐队, 稚子欢呼, 骑竹马而游, 玩棍棒为戏’。 带武术表演的说唱秧歌(杨歌)由此而生。到明、清时期这种歌舞形式在河曲民间‘社火玩艺’ 活动中极为盛行。据《河曲县志》记:‘上元前后三日, 街巷燃灯, 燃石炭于门首, 谓之火笼……祀天官、地官、水官, 谓之三元盛会, 锣鼓喧闹, 歌舞于市, 唱杨歌(凤秧歌)也’。 而杨歌(凤秧歌)就是从‘玩棍棒为戏’ 的歌舞活动发展而来的。二人台的‘火爆曲子’、 ‘带鞭戏’ 也是从这种歌舞形式演变而成。据(河曲县二人台)老艺人樊板太相传, 二人台初出现的小节目中, 如《绣花灯》、《珍珠倒卷帘》、《杨八姐叹十声》等和杨歌(凤秧歌)舞所演的内容、曲调, 几乎一模样, 而鞭舞的着套更是同一路数。在二人台牌子曲中也有不少曲目是从杨歌(凤秧歌)中吸收而来的, 如《得胜回营》、《将军令》、《九连环》、《出口阵》等曲”。这就不难看出, 二人台的雏形“打坐腔”在河曲产生的年代应在宗太平兴国七年或是宋治平四年前后, 距今约1036年或951年。
二、二人台音乐简史
河曲二人台音乐是在河曲民歌山曲儿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成的, 它既保留了原山曲儿音乐的单一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主音), 发展演变为交替调式和转调等, 音阶有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在七声音阶中有清乐音阶、雅乐音阶、燕乐音阶。由此而构成的调式,风格独特,色彩明显,旋法别致,曲调类型丰富多样优美动听。
而在它的雏形“打坐腔” 演唱时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大部分曲目演唱时是由一个领唱众人和并辅以霸王鞭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和锣鼓声,如《绣花灯》、《珍珠倒卷帘》、《杨八姐叹十声》等。这种演唱形式符合当时盛行于江南乃至于全囯的“弋阳腔”演唱形式。
百度《弋阳腔》载:“在明成化、弘治至嘉靖年间正是江西弋阳及其整个江南地区百姓生活最艰难,生存最危急,生命最困顿,不得不挟技艺,趂食四方,作‘无本生意’”“吃开口饭” 之时 。又据明万历版《弋阳县志》对弋阳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的解释是:“弋之民数百年生聚,宜鳞鳞矣。然稽之版籍,固有户存而人去者,逋亡迁徙,不著汔土也著于世矣”。 再据百度《弋阳腔》载: “从嘉靖至万历年间被誉为时尚的弋阳腔诸腔广泛流传于全国”,“ 由西而北至山西……到处可觅弋阳腔的踪影。”再据《南词叙录》和百度《弋阳腔》所载,“由于弋阳腔在声腔方面不断与各地民歌、山歌、小调及道教音乐相结合,因而使它极具生命力,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以其‘杜撰百端’和‘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在民间广为遵循,并与各地群众的需要和爱好相结合,每流传到一地,必然要和当地语言语音、民间艺术相结合而发生变化。”
那么我认为,江南的诸腔包括江南民歌小调流传至河曲后,与河曲的语言、语音、民歌“山曲”、民间音乐结合后,就产生了二人台的雏形“打坐腔”演唱班。现存二人台剧目《珍珠倒卷帘》等仍保留着“弋阳腔” 的演唱风格。还如现存传统剧目《三国题》、《英台下山》、《王祥卧鱼》、《报花卷帘》、《报花名》、《爬楼》、《张生戏莺莺》、《惊五更》、《扇子计》、《绣麒麟》、《绣花绒》、《画扇面》等,牌子曲有《虞美人》、《井泉水》《柳摇金》等,从这些剧目的唱腔与牌子曲看,至今仍保留着江南民歌《茉莉花》原曲《鲜花调》的旋律与江南音乐风,这也就不难看出, 二人台的又一个雏形“打玩艺儿” 丝弦班演唱的形成年代应在明嘉靖年前后,距今大约400年左右的历史。
三、走西口简史
明代的河曲县,一是由于明洪武二年,全国各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二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守河戍边将士、垦边将士的驻入,三是依托黄河水上交通的”水旱码头”优势,南来北往商贾的云集,据《河曲县志》载:“南来的茶布水烟糖,北来的肉油皮毛食盐粮,在此成交,由水路流通河套,陆路流通太原等地,”人口巨增,各种小手工业遍布全县,据《河曲县志》载已是:“一年四季流莺啭,百货如云瘦马驮”、“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的经济繁荣文化普及的大县, 也是一个“五方杂处,兵民繁错”的多民族杂居地。但由于河曲县人多地少,加之十年九旱,大量的人民不得不到西口外打工谋生。
据土默特右旗文史资料《文化敕勒川--地域和地域文化概述》载: “明嘉靖26年,1547年……阿勒坦汗接受了明廷敕封的 ‘顺义王’称号。实际控制了右翼蒙古的时候,就开榜招募汉人,对他们妥为安置,分给牛羊与帐蓬,使其安家落户,娶妻生子。而投奔阿勒坦汗的汉人也大多数是各种手工匠人艺人和落泊知识分子及避难的帮会成员与难民。这些‘走西口’的汉人不仅开荒种田从事农业,而且大建房屋和围堡……,汉人叫‘圐圙’ 、‘大圐圙’,当地蒙古民众称其为 ‘板升’、 ‘库伦’、 ‘厂汉库伦’”。这就不难看出,正式拉开汉人走西口帷幕的时间应是在公元1547年前后,距今约为450余年的历史。而山西省河曲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省府谷县隔黄河相望,三省区地缘相近,水缘相饮,人缘相亲,商缘相通,语缘相同,文缘相姻。由于与内蒙古有着诸多优势的,人多地少的山西河曲人与陕西府谷人民当时就在被招募行列。而据《大清会典事例》载:“嘉庆二十年(1815年)仁宗皇帝说近年蒙古, 渐染汉民恶习, 竟有建造房屋, 演戏听曲之事, 此已失其旧俗, 茲又留邪教, 尤属非是, 着交理藩院通饬内外诸扎萨克部落。各将所属蒙古等妥为管束, 俾各遵循旧俗,仍需严查, 尚有游民习学邪教, 即拿获报院治罪”。 从以上所述不难看出, 在1547年至1815年的268年中,河曲 二人台的前身“打玩艺儿”已经在内蒙古广为流传。
尔后,随着河曲县人民大量走西口的迁徙,“打坐腔”便与内蒙古民歌“长调”、“ 短调” 、“爬山调”、内蒙古民间音乐和陕北民歌“信天游” 、陕北民间音乐结合便更加丰富了二人台的 “打玩艺儿”、 “二人班” 的演唱形式,就移植与创作出了《绣花灯》、《洛阳桥》、《水漫金山寺》、《牧牛》、《走西口》、《打樱桃》、《打后套》《红云》、《庆寿》等剧目,牌子曲有《巫山巅》、《西江月》、《巴音厂汉》、《得胜令》等。到据《河曲县志》载:“清咸丰元年(1851年)唐家会’三官社’演出《红云》《庆寿》等二人台剧目”就已搬上舞台,就又创作出了《小寡妇上坟》、《水刮西包头》、《海莲花》、《五哥放羊》、《十对花》、《阿拉奔花》等134个剧目,唱腔169首,牌子曲有有来自唐教坊曲的《西江月》等;有来自道情的《柳青娘》《鬼拉腿》等;有来自杨歌舞的《得胜回营》、《将军令》、《九连环》、《出口阵》等;来自佛教音乐的《山坡羊》、《推碌碡》、《一垛泥》等;来自河曲民间音乐的《六板》、《八板》、《倒八板》、《碰梆子》等;还有来自蒙古音乐的《巴音杭盖》、《森吉德玛》等等114首,就真正形成了二人台这个剧种。
河曲二人台历史脉络
河曲二人台历史脉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