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四环华堂(华堂三里屯食品馆下月关闭)

导语

华堂退出北京进入倒计时阶段。位于三里屯世茂百货的华堂食品馆将于12月19日正式关闭,华堂在京门店仅剩华堂商场丰台北路店、亚运村店两家百货店。业内人士认为,经营高端精品食品的华堂食品馆是伊藤洋华堂在北京地区最有增势的店型,关闭后如仍不进行战略调整,仅余的两家华堂百货恐怕难以为继,将陆续撤出北京。

北京北四环华堂(华堂三里屯食品馆下月关闭)(1)

食品馆止步

在7月关闭了大兴店,11月初关闭十里堡店后,华堂商场再传关店消息——三里屯华堂食品馆将于下月停止营业。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财务本部直属部长程宁表示,闭店由租约到期和经营状况不善造成。而对于撤离后物业的使用问题,物业方乐视营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乐视对于该场地仍在规划中,不便透露细节。

在华堂食品馆,闭店通知的告示牌已摆放在食品馆门前。公告显示,由于公司经营结构调整,华堂食品馆将于12月19日起停止营业。相对于其他华堂百货门店内的超市业态,华堂食品馆经营的品类以生鲜、进口食品、酒类、熟食和生活杂物等为主。临近中午,大批在附近工作的白领在食品馆的自制食品区消费,部分柜台还排起了长队。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其他华堂百货店,食品馆人气更高。目前不少货架都在进行8折促销。程宁表示,食品馆在附近已有知名度,吸引了不少有购买力的固定顾客。与其他门店的业态组合不同的是,三里屯店以经营高端精品食品为主,进口食品的比例也更高。程宁向北京商报记者举例,在华堂商场其他门店的超市内,3—5盒三文鱼生鱼片大概需要2—3个小时才能被消化掉,但在三里屯店,5分钟即售空,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补货。

程宁透露,食品馆关闭,除了租约即将到期外,还有华堂经营不善等原因。“2013年3月,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从北京王府井洋华堂有限公司手中接管了位于三里屯世茂百货的王府井洋华堂门店,并以“华堂食品馆”全新亮相。随后的两年内,食品馆经营态势一直不错,但进入今年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华堂食品馆不但增长速度放缓,还一度缺乏增长迹象,甚至开始走下坡路。”经过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和伊藤洋华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协调和多方考虑,最终决定关闭食品馆。

在寸土寸金的三里屯地区,相比于其他业态,华堂食品馆每平米承受租金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物业方乐视涨租,华堂经营大面积的食品馆恐怕也受很大冲击。来今年5月,世茂广场·工三在从百货到购物中心的转型后,最终易主乐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华堂食品馆的关店恐怕与阳光新业和华堂的分手类似,乐视收回后收益会比目前更高。

微调难治本

至于华堂商场在京仅存的丰台北路店和亚运村店是否继续经营,华堂会不会最终告别北京市场,程宁表示,目前店铺和总部暂未收到停止经营的消息,“两个店铺仍在照常工作,财务预算也仍在进行。”

曾经风光一时的百货业如今已深陷业绩寒冬。2014年以来,在电商和购物中心的冲击下,中国乃至全球百货企业或断腕自救,或进行战略转型。伊藤洋华堂也陆续进行了调整。近几年来,伊藤洋华堂曾通过开设华堂食品馆和增加十里堡华堂内的儿童业态留住顾客,但两家门店均于今年闭店。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华堂仅剩的两家百货店目前仍没有进行大规模业态调整的计划,程宁透露,即便有调整,也仅是微调。

“目前,集团仍未有调整指示,其余门店的衣、住、食比例没有大规模调整计划。”程宁介绍,受限于丰台北路店和亚运村店卖场结构,进行大规模业态调整可能性极低。不过,从剩余两门店的经营内容来看,作为“人气收割机”的儿童业态或将得到增加,曾经以经营自营服装为主的衣料部,今后将更多的采取店中店模式经营,超市或将加大自制食品或进口食品的比重。

目前,国内大部分传统百货店仍是以向商户收取租金的联营模式形式来经营。但随着消费方式的变化,这种模式弊端也逐渐显现。传统百货店管理团队要参与到经营层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却没有产品开发,没有产业链整合,只能做个“二房东”。战略转型已经成为横亘在传统商业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现实问题,这种单一业态已难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多元化的体验消费需求,传统商业要想重新焕发生机,必须进行战略转型,且迫在眉睫。

供应链陷恶性循环

在北京,华堂因“吃老本”、无法与时俱进屡遭诟病。伊藤洋华堂中国总代表、中国区总裁三枝富博曾表示,相比于成都的伊藤洋华堂店,北京华堂在调整和改变方面做得比较少。近几年,华堂也在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和调查在商品方面进行调整,然而调整难见成效。市场的低迷表现让供应商考虑亏损业务的剥离,华堂商场的业绩无法给予供应商信心,经营状况也因此造成恶性循环,甚至每况愈下。

接近华堂方面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近几年,不少供应商终止了与华堂的合作关系,华堂也难像过去一样找到大批优质供应商。最终造成华堂无法跟上顾客需求的变化,未给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不过,即便百货业等业务有摧枯拉朽之势,但华堂集团仍将在北京市场坚持GMS业态作为经营大方向。GMS即大型综合性超市,是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市和折扣店的经营优势结合为一体的、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在中国市场,GMS业态曾因华堂商场的扩张而大受欢迎。不过,随着体验式购物中心的火爆,GMS业态逐渐失势。

华堂初入中国内地市场时,曾因快速迎合消费者喜好的改变而把握住了市场先机,引发了GMS“百货+超市”业态布局的革命。程宁表示,彼时北京的商业市场还未发展成熟,对服务的理解也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的转变,落后于消费者的华堂逐渐失宠。

程宁表示,除了业态或将进行微调,华堂商场丰台北路店和亚运村店将坚持商业本分,向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相比于网络,百货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五感体验,试穿、试吃、试用的“三试运动”也将增强消费者对商品和商品服务的体验。

颓势加剧

对于华堂的日渐式微,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商业企业业绩下滑有多种原因,如经营团队水平不高、企业运营能力不足等。但华堂入华以来一直是企业模仿的典范,业态的疲软和华堂的止步不前才是企业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赖阳认为,在进入云消费时代, 消费者刚性需求购买接近于无已成为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华堂“一站式购物”的核心价值受到冲击严重。“消费者曾经在周末用半天或一天时间购物,现在这些需求被网络解决,消费者在周末更偏向于吃、喝、玩、乐等享受业态,华堂即便有极高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已明显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脱节。”赖阳表示,华堂欠缺的是战略转型,而非微调,微调难逃撤离北京的厄运。

事实上,目前不止华堂食品馆,百货内的其他超市也越发小型化。从去超市专柜挑选袋装面包,到现在前往面包类专营店或购物中心挑选现做现吃的面包,消费者的购物方式有了极大转变。此外,随着生鲜电商的发展,消费者带走商品的需求越来越低,更多的是现买现吃。

其次,食品馆的运营要依托于华堂整体的采购体系。这也需要大量稳定的店铺作为支撑。目前华堂仅剩两家门店,与合作伙伴的议价能力、定制产品能力均被削弱。

精彩回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