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龙岩美食(龙岩深山中的树头草根)
客家人常年住在山区,对山上的一草一木情有独钟,那些草木对人体有药用疗效,也口口相传。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客家药根饮食文化。在客家人的餐桌上,一锅药根煲的靓汤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也造就了客家人可以单从药根汤的香气及味道判断药根品种的本领,但它们还没下锅前的模样及效用,或许就没几个人知全了。那么,哪些是客家人煲汤常用的药根呢?往下看:
客家汤料
当泥根
当泥,即是桃金娘,初秋,是当泥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当泥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次日会大便困难。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野生于山坡、路边、溪畔草丛中。性味:苦甘;寒;无毒。清热解毒,活血利尿。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能活血消肿,散结止痛。尤其对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及能有效的预防癌症的发生。
客家汤料
白花牛奶根
牛奶树根分为白花牛奶树根和红花牛奶树根,生长环境为深山老林,用来煲汤的必须是白花牛奶树根。其性温、味甘、辛。味道甘中带香。牛奶树根煲出来的味道带有牛奶味。白花牛奶根具有清热,滋阴降火,健脾开胃,溢气生津,祛湿化滞,清肝润肺等作用。
客家汤料
溪黄草
溪黄草,别名溪沟草、山羊面、熊胆草等。为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大,粗壮,有时呈疙瘩状,向下密生纤细的须根。溪黄草是民间草药,俗称土黄连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跌打瘀痛等病症。
客家汤料
石参根
石参根治阳气虚弱、温补肾阳、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或女性性冷淡、风火牙痛、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消化不良、防癌解毒、增强智力等,长期饮用尤其对肝肾功能有着特殊的保健作用。
客家汤料
臭屁藤
臭屁藤,又叫通气藤、鸡矢藤。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其味甘、微苦,性平。臭屁藤具有清热利湿、通气降火、活血止痛、骨折、主黄疸型肝炎、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跌打损伤等疗效。臭屁藤汤(小半碗热汤)也是客家妇女剖腹产后首选草药,对通气、活化体内淤血及止痛的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客家汤料
五叶神
五叶神,又叫绞股蓝。因含有与人参完全相同营养成分的人参皂贰,故有第二人参及南方人参的美誉。系瓜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味甘微苦性凉无毒。五叶神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固表敛汗、补肾温阳、祛痰止咳的功能,对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盗汗、食欲减退、便溏、久咳痰白等心、肺、脾气虚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五叶神因为“既能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又能与烟草香味相协调”,最先被“五叶神”香烟所应用。
地斩头
地斩头又叫地胆头、草鞋根。多生长于客家地区田埂、山坡、路边或村落旁旷野草地上。地胆头有白花和红花两种,从功效上来说,红花较好,味微苦。专治头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咳利尿,防流感等功效,地斩头根配青头鸭煲汤,消暑消炎,对感冒患者或上呼吸道炎症者起辅助治疗功效。
客家汤料
簕苋根
簕苋根即是簕苋的根部,又叫刺苋、野苋菜(惠阳、五华)荒地或园圃地均容易找到,颈叶长有刺。簕苋根具有凉血止血;清利湿热;解毒消痈的功效,主治胃出血;便血;痔血;胆囊炎;胆石症;痢疾;湿热泄泻;带下;小便涩痛;咽喉肿痛;湿疹;痈肿;牙龈糜烂;蛇咬伤。
客家汤料
苦斋
苦斋,学名败酱草,可在多年生草本,闻起来有一种类似“臭脚丫子”的气味,生长在深山的溪边或山沟潮湿的地方。多用于煲汤。味道另类而有特色。和榴莲那样,起初因味道而排斥,品尝过后,因味道而吸引。野苦斋在客家是有名的好东西,其叶部发达而有甘苦之味,却很清爽,其特殊的风味可明显增强食欲,用以炖猪肚既清暑祛湿,又能健脾养胃。野苦斋所含的蛋白质、无机盐及维生素易被机体生理活动所利用,具有抗肿瘤的成分,其特殊的风味可明显增强食欲。野苦斋煲猪骨是当地人们一个夏日家庭常用的汤品,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客家汤料
石橄榄
石橄榄是一年四季生长在深山林荫岩石壁上或者附生在多年老树的附生草本植物,分布我国东南部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功用:清热养阴,化痰止咳,润肺生津,利湿,消瘀。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炎,痢疾,吐血,瘰疬,牙痛,头痛,眩晕,梦遗,白带,小便不利等;外用治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
客家汤料
白头翁
白头翁,又名:奈何草生于山野、荒坡及田野间。味苦;性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热温疟;带下;阴痒;湿疹;瘰疬;痈疮;眼目赤痛。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老蟹夹
客家名叫一包针,老蟹夹。多长于荒地,路旁。黄色。边缘白色。微苦,具有消肿解毒,清热去湿的功效。
客家汤料
艾根
艾根,即野艾蒿的根部,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最宜生长。艾根有2种作用:主炙百病 ,煲汤佳品。客家人喜欢用艾草来煲鸡汤,认为艾草鸡汤既可以祛风暖胃、清热解毒,又可以平抑肝火、祛风湿、消炎、镇咳,所以艾草鸡汤已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常客。特别是在秋冬时节,客家地区的妇女更是喜欢用艾梗、艾根熬鸡汤,认为艾梗、艾根的食疗作用更大。
客家汤料
土茯苓
土茯苓,中药名。民间称为硬饭头。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常于夏、秋二季采挖。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主治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客家汤料
金钱草
又称马蹄金,客家名:金钱草,细金钱草,落地金钱草(兴宁,蕉岭)多生在山坡草地,路旁,沟地。药性微辛苦,凉、清热利湿,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百日咳。
客家汤料
车前草
车前草,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去湿,具有利水通淋,祛痰止咳的功效。
狗肝菜
狗肝菜,客家名:青射的(兴宁)、小青(梅县)、屎缸青(蕉岭、平远)、离下青(大埔),别名九头狮子草、九节篱、六角英、化痰青、绿豆青、竹叶青、肝火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于山坡、阴湿草地或路旁草地上。用于感冒发热,热病斑疹,暑热烦渴,眼结膜炎,咽喉肿痛,疔疮,便血,尿血,小便不利。
客家汤料
红背子
又名一点红,客家名:红背祗、红背叶、叶下红、猫菜里(五华)、猫菜祗(兴宁)、大叶红背草(蕉岭)、红背子(大埔,平远)。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肺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睾丸炎,乳腺炎,疖肿疮疡,皮肤湿疹,跌打扭伤。夏天冲茶可以泻火养。
观音串
观音串,学名黄花倒水莲,也叫黄花远志。生于林中山谷或溪边的多年生常绿灌木植物,味甘微苦。观音串具有补气,强壮筋骨,祛湿,散瘀,生津止渴,祛火补血,腰腿酸疼,乃坐月子与日常调理必备的滋补佳品。
这些汤料不仅是来龙岩旅游的粤港澳旅客和在外生活工作的客家人最爱选购的客家特产,也是海外华侨华人每次归乡必定要带走的“乡情”
来源:龙岩美食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