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答案神奇的化学:化学连连问四
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知到答案神奇的化学:化学连连问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知到答案神奇的化学:化学连连问四
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化学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五个维度:
①宏观辩识和微观探析
②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③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④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⑤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2、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化学的学科素养培养,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帮助学生树立“宏微观”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课程特点是基础性和启蒙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多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以宏观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微观视角去探析物质变化的根本原因,并且能够用化学的符号把这种变化表达出来。如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课题时,有的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去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学生很熟悉的自行车为什么把手和轮圈都要镀上一层其他金属,车身的三角架涂彩色的漆,链条则涂油脂……,在学生已经知道自行车的主体材料是钢铁,自然就会联想金属铁具有哪些性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去思考金属的通性,金属易与氧气、酸等物质发生反应,铁是金属,金属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成铁锈而损坏。这种由宏观现象到微观粒子性质的分析就是一种宏微结合的化学学科思想,是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让化学的变化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如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反应就为它提供发生的条件,不利于人们生活的反应,就想方设法破坏它可能发生的条件。科学的去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化观”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粒子之间距离的变化引起物质状态的改变,如水有气态、液态、固态,同时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水三态的转化与外界的温度与压强有关。联系生活实际如汽车的轮胎夏季要较冬季少充一点气,可以防止爆胎。
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却“安然无恙”,根本的原因是由它们自身的结构决定的。也就是说,物质是变化的,变化也是有条件的,变化的根本在于物质的结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即“结构决定性质”。
物质量的变化可能引起质变,如金属铜在稀硫酸中不反应,而在浓硫酸中却会“粉身碎骨”,正是由于硫酸溶液中浓度量的变化引起质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探究。化学变化不仅是物质的变化,同时也包含着能量变化,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酸碱的中和反应会放热等,冬天人们能够用“暖宝宝”取暖就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放出的热。物质的变化是物质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同时,也为制备新物质提供了可能性,掌握了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利于人们去发现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使人们的生活物质更加丰富化。
(3)启发学生建立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思维模式
探究活动的起源在远古的时候就是猜想和偶尔的经验所得,要形成科学的结论,必须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去分析推理,那么找到证据的途径和方法就比较重要,就像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一样,要有确切的数据作为证据才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有效的手段,拉瓦锡加热氧化汞的实验及后来的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和数据都成为这一结论的有效证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证据思想,学会解释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寻找证据的途径、方法等基本能力。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认识方法,它不仅是指化学的学科模型,更重要的是化学的认识思维路径模型,要有效地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如原子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原子的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C60的分子结构模型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形似足球的分子很稳定,其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同时,也让学生形成一种“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维模型;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学生获得了气体物质制取的一般路径和方法的思维模型,气体制取的“模型”分为“气体的发生”和“气体的收集”两个部分,“气体的发生”又分为“原理、原料、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几个“模型”,“气体的收集”是建立在了解气体性质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建立了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模型”,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4)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成果的发现源于兴趣,更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金刚石的璀璨夺目使它成为饰品之王,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使它的用途广泛无比,金刚石的导热性远远超过硅,使它成为计算机芯片基质材料的最佳选择,但是自然界的金刚石资源稀少,为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终于研究出可以在较低温和压力的条件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得金刚石薄膜的方法,科研人员的这种科学创新精神,为计算机技术的向前发展迈出了一大步。同样,培养学生的这种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化学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学会解决问题的真本领,会根据解决问题的目标去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过程,获得有用信息和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要养成学生勇于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化学知识水平和化学的学科素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