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鸡蛋致富经(河南尉氏红胖子)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朗朗上口的谜语似乎让“白胖子”成了花生的代名词。又到金秋花生飘香时,入秋以来,河南省尉氏县53万亩花生迎来丰收季,在尉氏县的花生田间,村民、农技人员和帮扶干部、爱心志愿者正忙碌,处处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绿皮鸡蛋致富经(河南尉氏红胖子)(1)

9月16日上午,在尉氏县邢庄乡三李村李榜林的花生地里,伴随着花生采收机的轰鸣声,一颗颗花生被从地里翻出,随着落花生被连根拔起,一串串、一粒粒饱满的荚果脱土而出……送进了筛斗,看着颗粒饱满的花生,李榜林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种了25亩地花生,长势不错,品质很好,一亩能产800多斤花生果,经济效益还不错,除了自己榨花生油,剩下的能卖四、五万块,这真是‘红胖子’成了俺致富的‘金豆子’啦!”

绿皮鸡蛋致富经(河南尉氏红胖子)(2)

在邢庄乡大庙杨村电商服务点,脱贫户朱付兰手数千元的百元大钞,高兴的朱付兰合不拢嘴,“村党员干部帮助俺把种的3亩地的花生收摘晾干后,全部卖到村中的电商服务点,想不到在家门口就能把俺的花生卖北京、上海,况且还能多卖一百多快,多亏了村里办的电商服务点……”

“我们的电商服务点采用“村支部 电商 村民”的运营模式,电商服务点每天需用工10人以上对农产品进行分拣、包装,每人工资可达60—100元。”大庙杨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介绍说。

在邢庄乡赵庄村花生交易市场,一辆辆满载着花生的大车小车像往年一样排起了长龙。经过流水线进行优质花生的筛选后,过磅、验质等程序走完后,村民拿着货款的结算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每年秋分时节是花生的成熟期。今年,邢庄乡花生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由于水利条件,花生长势很好。他们通过采取人工与机器相结合的采摘方式,助于秧果捡拾干净、分离彻底,破果率也低,还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成本。

“今年花生喜获丰收,标志着邢庄乡在转变产业结构、保证粮食安全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壮大花生产业,今后邢庄乡要依托花生传统产业,围绕花生深加工做文章,实现花生从薄利多销到高附加值的转变,并依托电商服务点将大力调整种植结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邢庄乡政府乡长杨威表示。(李新义 靳钱)(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