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

一、背景介绍

暑期档闯出一匹黑马,终于有一部影片来“救市”:这就是《人生大事》。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

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只有6000万,但上映不过半个月,票房已经突破10亿。很多影迷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笑中带泪、温情治愈、演技在线……《人生大事》的雏形,是2019年获得平遥创投的剧本《上天堂》,剧本的背景就是华北丧葬文化,来源于导演刘江江的真实经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二爷、奶奶、爷爷、大伯相继去世,在经历了这些人的葬礼之后,他逐渐意识到,葬礼上所做的一切,原来是在治愈活着的人,于是便写下了这个故事。

由于涉及殡葬主题,很多人自然地拿它跟《入殓师》进行比较。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2)

这两部影片,在最终立意上,都是“向死而生”,《入殓师》讲工作不顺、理想破灭的小林大悟,回到老家做殡葬师,通过几场葬礼的洗礼,小林明白了这个职业的意义,也在最后达成了与父亲的和解。接下来是《人生大事》的剧情简要回顾,涉及剧透,如果还没有观看本片的,可以先点收藏。

二、剧情简介

《人生大事》的故事也很简单,现实生活里不被待见的莫三妹,是个殡葬师,在刑满出狱后,他接到的第一单,是处理一个老人的遗体,而老人的孙女小文,不理解外婆为什么突然消失,和他杠上了,让他把外婆“还回来”,经历种种事情之后,两人从冤家变成了父女。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3)

影片里面也有五场葬礼,从小文的外婆,到莫三妹的父亲,层层渐进,最终两人成为了胜似亲人的存在,主人公也对殡葬师的身份产生了认同,继续经营父辈留下来的殡葬店。不过,两部电影只是表层上相似,通向立意的结构完全不一样。这期经典解析我们将聚焦《人生大事》,先说优点,再说不足。

三、电影解读

影片开始,小文醒来,旁边躺着她的外婆,阳光柔和地洒下来,很温馨的一幕,但下一秒,女孩反复摇着她的手臂,发现外婆始终不动,她不是睡着了,而是死了。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4)

遗体已经发硬,有人叫来了刚出狱的莫三妹,他家世代经营丧葬店,对这种事很有经验。他一通操作,把外婆的遗体处理了,要热水,抻关节,整遗容,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专业是挺专业,但他对待遗体冷冰冰的,就像对待一个物件,看不出敬畏之心。这一点,从他来的路上就有体现,他经过了各式各样的丧葬器具,却完全无视,甚至用烧纸钱的火点了一根烟,之后,小文的舅妈怀疑他把逝者的金戒指顺走了,他也是混混做法,脱到只剩内裤自证清白。开头的莫三妹,不管是对待丧葬,对待重视外婆亲情的小文,还是对待爱情,都很“现实”。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5)

导演几乎把所有“惨”的情节都安排给他了:小时候,因为父亲从事丧葬,他被同龄人嘲笑,也没怎么得到过父亲的疼爱;谈恋爱为了女友打架坐牢,出来后发现被打架的对手戴了绿帽;给死人整理遗容,客户怀疑他偷了金戒指。种种事情表明,围绕他的现实是冰冷的,所以他对待现实的态度是理性而功利的,没有过多情感。面对小文追车而来,“还我外婆”的要求,他丝毫不考虑小孩子的承受能力,冷淡地告诉她事实:你外婆死了。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6)

转交丧葬店房本时,父亲让他对故去的二哥磕头,他也很不情愿,迅速抢过了房本,在他眼里,房本只是让女友回头的经济资本,从事殡葬行业也只是为了糊口,对这份职业,他并没有额外的尊重和认同。所以,当隔壁老板娘辱骂“丧葬店晦气”,让他把车挪走,胖子朋友又怂恿他向红事转型时,他确实有所心动。导演在这里布下了一个精致的类比关系,莫三妹站在路中间,一边是黑乎乎、看不清门牌的“上天堂”,代表着死人和亲情,另一边则是明亮的“大胖婚庆”,代表着活人和利益,是继续经营“晦气”的丧葬店,还是去做代表“美好”的婚庆呢?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7)

这就暗合了片名。在此前的段落里,导演借舅妈的嘴,首次表现了“人生大事”的概念。小文的舅舅,想要多留母亲几天,却被舅妈反驳,必须优先带儿子参加考试,要赶紧让外婆出殡。舅妈觉得,人既已去,就不是大事了,死者的事,要让位给生者的事,在这里,莫三妹针对丧葬店未来的选择,也是人生大事的直观呈现。小文作为孩子,一口一个老子。现实对她也很残酷,最亲的人去世,舅妈嫌弃她是拖油瓶,但和莫三妹不一样,至少她享受过外婆的疼爱。片子里,导演借用了哪吒的形象,丸子头,红缨枪,赋予了小文这个角色反抗的意味。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8)

面对逝去的外婆,她躲在柜子里,追打莫三妹,后面又一遍遍质问他“外婆去哪了”“还我外婆”,表现出这个角色对亲情的重视。所以说,这对“父女”起初是对立的,相看两厌,但导演也留下了二人和解、靠近的引子。莫三妹对前女友念念不忘,显然是他情感尚存的表现,虽然他死鸭子嘴硬,开车经过小文时扬长而去,即使勉为其难收养她三天,也始终排斥她找外婆的情感表达。但是,当他给小文送蒜、打麻将、给纸人起名时,本应随着外婆死亡而抹除的亲情,在莫三妹与小文身上重现了。他成了外婆的替代者,弥补了小文缺失的亲情,死和生,这对基于物理规则的隔阂被打破,小文对于外婆的回忆,在生者的世界里,得到延续、传递。随后,本片另一个重要的意象——星星,出现了。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9)

懵懂的小文大闹葬礼现场,在死人的殡仪馆里,找“活着”的外婆。被训斥之后,她晚上从被窝里溜出来,坐在店门口偷偷流泪,听着电话手表里,外婆留下的语音,此时,天上的繁星闪烁,“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在这里有所体现。在第二场葬礼里,导演也运用了星星的元素。这是一场父母为女儿举办的葬礼,对等了小文的身份。首先,小文就是这对父母的“星星”。莫三妹给客户定制了粉色骨灰盒,早上起来却发现小文在上面画满了星星,涂成了五颜六色,把他气得半死,当他找不到替代品,忐忑地把骨灰盒递给那对父母时,却没想到,小文的“恶作剧”,让那对父母感动不已。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0)

小文稚嫩的画,让他们想起了女儿,她也喜欢画画,这个设定,和对小文的拥抱,让小文成为女儿的载体,也是亲情跨越生死,在现实里得以延续的体现。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1)

另一个“星星”,则是小文自己的“星星”——莫三妹。前面提到,莫三妹是小文的外婆替代者,是她亲情的延续,经过这场葬礼,他和小文建立了更深度的情感链接:一开始,他为了争夺这单生意,谎称小文是自己的女儿,葬礼开始时,他也站在门外,里面哭声大作,他却完全无感,满心苦恼小文造成的烂摊子,生怕丢了赚钱的买卖。后面,当星星骨灰盒被采纳,甚至收到感谢时,导演特意给了两人对视的镜头,表现了莫三妹心里的触动。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2)

本来这只是一笔交易,但小文的真情投注感动了客户,不仅没有影响葬礼,死者父亲还额外给了莫三妹一笔钱。对比影片开头,因为“钱还没结”,面对鄙视他坐过牢的客户,他只能压下怒气;兄弟撬走了自己的前女友,他大打出手,结果打不过人家,还被甩了一脸钱。比起完全功利的时刻,真情实感反而带来了现实意义上的成功,可以说,在这个片段里,莫三妹的情感转变开始深入,引导他做出更积极、更主动的改变。当然,在这一段里,片子的缺点也开始出现,葬礼的展开太短,女孩父母与小文之间,包括莫三妹和小文之间,情感的细化展现,让位给了喜剧的表达效果。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3)

对于一部以生死为主题的影片而言,情感呈现略显机械、不够完整精细,其实是很严重的问题。实话实说,整部影片观感尚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观众的共情能力。很多人都经历过亲人的离世,或者听过类似的故事,只要看到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相应的回忆和情绪就会被激发,换句话说,流泪是硬煽情下的纯生理反应,而非电影的功劳。不过,这好像是当下国产电影的通病,和其他片子比起来,《人生大事》也不算过分。

紧接着是第三场葬礼,这个比较特殊,一个大爷找到莫三妹,要给自己办场“活葬礼”。大爷是死去外婆的广场舞伴,小文介绍的客户。这个片段的前情是,舅妈要优先儿子上学的事宜,舅舅只能暂时拜托莫三妹,把小文寄养在他那。到期后,“上天堂”一行三人,开车送小文回家,在小文未来该由谁抚养的问题上,舅妈舅舅吵得不可开交,小文一脸茫然无措,莫三妹则挺身而出保护了她——你们不要我要了,还是免费的那种;莫三妹的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觉得他胡闹,让他三十万买下店面,否则不给他过户,这个时候,小文又挺身而出,给他找来了老大爷,大爷开的价,正好是30万。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4)

虽然这个情节过于巧合,但我们就不纠结了。莫三妹收养小文,并不是脑子一热,而是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小时候,他因丧葬出身被鄙视,父亲很少关心他,这种孤独感让他认为,父亲只偏爱死去的二哥,因此,当他得知小文的妈妈和外婆都不在了,就决定收养她。在此前的情节里,导演也有铺垫。在小文看星星流泪的那个夜晚,莫三妹在背后默默注视着小文,相应的,当莫三妹为前女友再婚而伤感时,小文发了一张偷拍他的照片,逗他笑,让他振作起来,两个人之间,逐渐建立起了深度的情感链接。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5)

但尽管如此,莫三妹对于感情的态度,还是不完全信任的。一方面体现在,他和父亲争吵,认为二哥的死让父亲对自己愈发冷漠,大姐扇了他一巴掌,两人不欢而散。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6)

他的心里,亲人死亡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反而让父亲对自己更差劲,即使二哥死了,他还耿耿于怀,不承认两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另一方面,他仍在否认小文对外婆的感情。在小文不停重复外婆的教导时,他提出了“约法五条”。在此时的他看来,老人已经故去,她教给小文的陈词滥调,无需再去遵守。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却是对莫三妹“生死观”的完美提示:他对于小文是有感情,但仅限于小文这个活人身上,无法爱屋及乌。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7)

小文依然重视那些教导,因为那是外婆亲情的延续,而三妹和舅妈一样,觉得人死灯灭,对待死者,要优先考虑客观规则。所以说,莫三妹尽管有了更多的情感表露,但仍然不足以对抗现实。在老大爷的葬礼上,他只能被大爷的家属追着打,小文象征“反抗”的红缨枪也被掰断,在家属争夺财产时,他和老大爷相顾无言,低头离开。而在收养一事上,他虽然是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却受阻于“单身男人不得收养”的现实规则。他想去求婚女同事,却发现对方名花有主,只能让出了收养权。接着,他前女友找上门来了,说丈夫出了车祸,被碾压身亡,面目全非,哭着求他复原丈夫在世时的面貌。第四场葬礼,促成了莫三妹对感情的释怀,他看着死者生前的照片,遵循父亲的口令,把尸体一步步还原。

经他手复原的尸体,不再是冰冷冷的物件,而是与在场所有人有着情感连接的人。而后,莫三妹父亲昏倒,临危之际,交代了二哥的故事,为了把家属想见到的人打捞上来,他才牺牲,死者对于生者的意义,又一次得到了强调。影片的最高潮,无疑是父亲的葬礼。办了一辈子丧事的父亲,要求一切从简,指定用奶粉罐做骨灰盒,从众人为父亲穿衣、梳洗,到莫三妹在父亲嘱咐的背景音下筹备葬礼,再到把骨灰炸成烟花的设计,都让人感觉父亲没有走远。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8)

骨灰盛放成烟花,也符合小文对外婆去向的认知:死去的亲人,去到了遥远的天上,虽然与自己再难相会,但却化作了星星,依然陪伴着我们,给人以力量。很多人说,影片停在这里,去掉后面亲妈归来的情节,可以多给点分。但事实上小文亲妈的设计本身不错,导演理想中可能是要借助它完成一次情感的升级,但处理得太过潦草,反而产生了“多余”的观感,压缩了影片的空间。当小文的亲妈突如其来,莫三妹先是在血缘面前让步,把小文交给了她,又忍不住雨中追车,随后,他以为小文走丢,找到她时,被小文奶声奶气的“报地址”和“爸爸”所感动,最终,小文回归了他的身边。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19)

相濡以沫的亲情,能够压过血脉的规则,这是导演为莫三妹设置的最后一个关卡。影片最后一个画面,众人围坐在屋檐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寓意着生者死者同在一个空间,并且,莫三妹收留了小文的亲妈,让他去店里帮忙,这种“一家三口”的暗示,是对他未来积极生活态度的表现。死与生的亲情在最后并存,小文引导出的生母,解决了莫三妹在电影失去的感情,开头和结尾,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对应。

四、反思与结语

如果冲着殡葬这个点来看的观众,可能确实会有点失望,整部影片对中国式殡葬的最有力表达,恐怕就是莫三妹抬棺下楼时,喊的几声浑厚的号子。纵观全片,导演把重点放在了生者与生者之间,对于死者与生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带而过。设置“星星”的概念,并让莫三妹、小文等活着的人,进行情感互动,作为“死者亲情穿越生死界限、作用到生者世界”的映照,本身无可厚非,但当全片都以这种方式展开,就显得有点单薄。最典型的,便是小文与外婆的亲情。外婆的存在感之低,让它几乎沦为了三妹与小文感情发展的背景板,影片对她的呈现,只有几句语音,以及小文的“我外婆说”。可以说,小演员出色的演技,以及观众代入自身经历的共情,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这部影片,至于影片其他配角们的塑造,也是非常单薄的。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20)

我们需要看到更直接的死者与生者的情感共通。“死到生”的情感传递,暖化了生者世界,进而让生者的生活,剥离情感的暗淡,拥有希望,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其中死者应该是一个源头,作用于生者。

“死到生”与“生与生”的深度衔接、二者的独立表现,都不可或缺。“二哥”的部分也是如此。莫三妹与父亲的矛盾,在于他认为二哥死后,父亲就不再关怀他,然而,他只是了解到二哥死亡的真相,就放下了怨恨,这并不足以解决父亲疏远他的疑问。并且,此前他与父亲的和解,是在小文的帮助下,影片最后,对于房产的问题也不了了之,太多东西一带而过,塞入了太多短小的情节,显得多而不精。

葬礼的故事你看懂了么(人生大事赚足眼泪)(21)

必须要承认,如何正面呈现生与死的互动,将之作为主干,再将之导向生者所在的现实世界,是《入殓师》处理较好的课题。《入殓师》中,小林通过为死者化妆,看到了家属们被激活的美好亲情回忆,以人情的链条,构成了“死者”对“生者”的价值输送。只有直面亲人的离去,生者才能意识到对方在世时光的宝贵,从而去追忆、捕捉自己脑海中的那些过往瞬间。而《人生大事》的细节,永远围绕在莫三妹和小文两个活人之间,小文外婆死亡带来的亲情割裂,被作为生者的莫三妹补足,而莫三妹从小文身上得到的亲情,也温暖了他原本失意的生活。

这样一来,本片的“死到生”,似乎成了无关轻重的副线。两部作品虽然表层相似,通向立意的结构却完全不同,一个沉静内敛,一个市井轻松,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论如何,在一个浮躁的IP化、类型化环境里,能够做出一部以“丧葬”为主题,且严肃讨论的作品,已经足以让本片成为华语主流商业院线里的一抹异色。观众需要的,是用心做好的作品,而不是卑躬屈膝、讨好自己,不妥协于市场的创作心态,理应得到市场的积极回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