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和社交软件上的人谈恋爱吗(更简单还是更复杂)
编辑导语:你是否好奇社交媒体介入下的恋爱有何特征?社交媒体又对恋爱产生了什么影响?相比传统的方式,社交媒体的介入让恋爱更简单还是更复杂了?对此,本篇文章的作者做出了相应的回答,一起来看看吧!
1998年,一本名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网络小说引得众多读者潸然泪下。故事中,“痞子蔡”因一条BBS留言引起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二人在网上相聊甚欢,逐渐心生好感。但见面后才知道,“轻舞飞扬”因为患病而不久于人世,“痞子蔡”也就陪伴着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这样的古早“网恋”是互联网出现后的产物,现如今也已经变得稀松平常。从初期的BBS、贴吧、论坛,再到QQ、微信、微博、Facebook,社交媒体已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包括恋爱在内的方方面面。
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交媒体的出现的确对传统的亲密关系带来了改变。那么社交媒体介入下的恋爱有何特征?社交媒体又对恋爱产生了什么影响?跟随本期全媒派,让我们一同探讨社交媒体时代下恋爱这件小事。
一、官宣与消除:社交媒体时代的恋爱仪式社交媒体平台大多都会将“分享”作为其产品的重要功能,倡导用户记录生活点滴并将这些内容公开展示,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渗入生活,分享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习惯。
而当下社交媒体的使用规模是惊人的,根据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22年初,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攀升至49.5亿,而全球的社交媒体用户就有46.2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58.4%。[1]
越来越多人使用社交媒体,并通过它来分享生活,曾经私密的恋爱关系也成了分享对象之一。人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的恋爱状况,并通过分享恋爱中的点滴,如合照、聊天记录、礼物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情感状态。
不论是名人明星还是普通人,“官宣”恋情似乎已经成为社交媒体时代下默认的恋爱仪式。“官宣”除了展示自己的感情状态外,也被附加了更多象征意义——在社交媒体上官宣,代表着愿意将恋情告诉所有人,这也被看作恋爱双方对这段感情认真负责的态度的表现。
热恋情侣的社交媒体上常常充满各种“秀恩爱”的痕迹,一起走过的地方、一起经历的事情,这些保留在社交媒体的痕迹是亲密关系的记录和证明。
而一旦双方分手,这些痕迹的意义就发生180度大转折,线下说分手只是过程的一部分,对于线上的数字痕迹,人们则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消除”。自我消除(self-withdrawal),即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对已经发送的内容进行删除,或降低其可见性的行为。[2]
一方面,不同于恋情公布时的“昭告天下”,分手后人们往往会通过换头像、发一条意有所指的动态消息或删除跟恋情相关的朋友圈、微博内容来隐晦地对外释放已经分手的信号。另一方面,分手后的情侣双方也可能会对对方进行“消除”,删除或拉黑好友被认为是对前任最直接的否定行为,被赋予了负面意义。[3]
从“官宣”再到“自我消除”,社交媒体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恋爱仪式,恋爱不再仅仅是双方私下的情感交流,也成为了公共平台上亲密关系的展演,不管是欢欣鼓舞的甜蜜公开,亦或是沉默地消除掉所有与之相关的痕迹,社交媒体见证着一段感情的开始与结束,也同样见证着一个个崭新的自我。
二、从自己谈到看别人谈:被围观的亲密关系社交媒体助推了亲密关系的公开化,也让恋爱这件事更像一场从后台搬至前台的表演,除了传统恋爱中的“自己”真心投入以外,社交媒体时代的恋爱还带来了更多的“观众”,人们从别人的感情中窥见种种美好或是不堪。
从朋友圈里的熟人到众多恋爱博主,人们通过围观他人的亲密关系获得对于爱情的感知和判断,也以一种更低成本和省心省力的方式,感受谈恋爱的快乐和伤悲,众多恋爱综艺的诞生也无疑满足了人们这种需求。
例如,最近较火的恋综《半熟恋人》中嘉宾王能能与罗拉的“巴啦啦能量cp”令人直呼上头,除了节目中的表现,两位主人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恋爱日常和粉丝们自发的二创内容也吸引了更多人“入坑”。
图片来源:微博巴啦啦能量cp超话
除了甜蜜恋爱,社交媒体上也不乏“劝退”的恋爱BE(Bad Ending,悲剧结局)文学,前有8年男友与同门女生暧昧不清的《图书馆停电许愿30秒》,后有恋爱周年礼物“六周年六层草,还有一件破棉袄”的《六周年拉菲草》,这些故事所展现出的爱情中的游离、背叛和敷衍,在让人难过之余,也让人发出“不要谈恋爱,会变得不幸”的感慨。
网络著名BE文学。图片来源:微博
于是,即便是围观,在社交媒体上的恋爱甜则甜矣,伤也足够伤,在围观众多恋爱之后,人们对恋爱的矛盾感也就成了必然。
一方面,人们羡慕他人美好的爱情,感叹“甜甜的恋爱什么时候轮到我”,另一方面,看过足够多奇葩、伤人的感情经历后,又充满着对爱情的不信任和逃离,“恋爱还是看别人谈有意思”也被年轻人们时常挂在嘴边。
由于社交媒体的公开或半公开属性,展示恋爱这件事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表演痕迹与局限性,甜蜜也好悲伤也罢,都只是爱情中的一个侧面,作为看客的我们,或许不必入戏太深。
三、社交媒体既是粘合剂也是导火索?社交媒体对亲密关系而言是把双刃剑,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更方便地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但社交媒体的使用也容易引起情侣之间的不满和嫉妒行为,甚至引发亲密关系的危机。
1. “掌中宝”与“粘合剂”
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建立亲密关系,当下的情侣大概很难想象没有社交媒体的爱情会是怎样的。
网恋自然无需赘述,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和交往的方式发生转变,即从地缘、血缘为主向趣缘方向转变,双方建立关系的主要渠道就是社交媒体,而碍于物理上的距离,社交媒体也同样是维系关系的重要手段,相似的兴趣爱好更是弥补了远程缺憾。
而对于线下交往,人们也往往都会通过添加好感对象的微信或其他社交媒体,进行深入的交谈和了解,从而决定双方是否要建立起一段亲密关系,可以说没有社交媒体不仅关系难以维持,甚至难以开始。
异地恋情侣对于社交媒体的需求更甚,有研究访问了一些异地恋情侣,有人表示“如果没有社交媒体我们这段恋爱就谈不下去了”。[4]社交媒体即时分享、长久在线的特征弥补了情侣们身体不在场的状态,表情包、语音、视频电话等聊天功能也提升了网络交流的乐趣和真实感。
爱情三角理论认为亲密感、热情和承诺是组成爱情关系的三大重要元素。其中亲密感代表情侣的黏着度,相互认同、增加互动能够有效提升双方的亲密感。[5]
情侣们在社交媒体上聊天、分享恋爱日常、秀恩爱等行为增加了彼此的互动,对亲密关系也就能产生粘合和催化作用,不论是秀恩爱本身包含的对对方的认可还是收获他人的关注与祝福,都能使得双方获得心理满足感,从而更加亲密。
2. “电子监视”与“信任危机”
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社交媒体也容易酝酿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危机。
社交媒体的分享性质使之成为许多人记录日常生活和分享内心情感的平台,这些内容并不一定在情侣之间交流分享,于是观看伴侣的社交媒体平台似乎成了亲密关系中的默认行为。关注伴侣的社交媒体并非出于不信任,更多是出于一种好奇和关心,因而适度“监视”能够帮助更好地了解彼此。
每个人都会有个人隐私空间,但很多情侣的“监视”行为会超过限度,甚至侵入个人隐私,如关联彼此的通讯软件、检查对方的手机等。这些行为在情侣之间并不能很明确地定义为侵犯隐私,如果不让对方探查反而像是心虚的表现,当事人的不情愿也很容易成为争吵的导火索。
当今的社交媒体互联性,也使得用户能够顺着一条社交媒体发布内容的评论点赞找到伴侣朋友、关注的人的主页,而一旦发现自己不熟悉的人或事就很容易引起吃醋或不安。
社交媒体关系有时也反映出一定的感情动向和危机,比如伴侣与他人互动过于频繁、交流暧昧等蛛丝马迹,都可能是一段感情遭遇危机的象征。
有研究表明,Facebook可能更容易让一个人接触到与伴侣相关的可能引发嫉妒的信息,这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循环,加剧的嫉妒会导致对伴侣Facebook页面的监视增加,而持续的监视会导致进一步接触到引发嫉妒的信息。[6]久而久之,这样的恶性循环必然会引起彼此的信任和亲密关系危机。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良好的沟通一定是维持亲密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多交流,掌握好彼此相处的“度”,才能使这段感情更持久更稳定。
在电影《她》(Her)中,男主人公Theodore在离婚之后与温柔体贴又幽默风趣的AI系统Samantha相爱,未来世界的科技高度发达,人们却沉溺在科技中而愈发孤独,以至于难以与一个真正的“人”产生感情链接。
而在当下这个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因为社交媒体的出现,谈恋爱是变得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了呢?这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总之,人们因为社交媒体而更亲近,也更疏离,而不论身处何种时代,作为人类最古老情感之一的爱情始终如一,正如莎士比亚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而不为所动”。
参考链接:
[1]Digital 2022:Global Overview Report(datareportal/reports/digital-2022-global-overview-report)
[2][3]董晨宇,段采薏.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J].新闻记者,2020(05):14-24.DOI:10.16057/jki.31-1171/g2.2020.05.002.
[4]吕君怡. 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DOI:10.26991/dki.gdllu.2020.000024.
[5]Sternberg R J .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J].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93(2):119-135.
[6]Muise A ,Christofides E ,Desmarais S .More information than you ever wanted: does Facebook bring out the green-eyed monster of jealousy?[J]. Cyberpsychol Behav, 2009, 12(4):441-444.
作者:马嫣然;公众号:全媒派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