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吗(传家这次没有错怪)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笔者之前都写过一篇关于《传家》如何一步步走上“昆曲”路线的文章。
虽然在那篇文章中引述了许多《传家》中的实例,也列举了许多“欢娱”在剧中所花的功夫与精力。
但总是在心底觉得欠缺了一丝丝的说服力,特别是他似乎只在服化道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今天,当《传家》大结局登场之后,当易钟秀回忆自己与大姐之间关于二姐照片的谈话之时。
我得知了易钟玉原本的名字并不是易钟玉,而是“易钟毓”。
这多少是让人有些意外的,因为如果不是从易钟灵口中讲出“钟灵毓秀”四个字,谁又能想到《传家》居然在名字上都有如此深藏的寓意呢?
这也从侧面坐实了笔者的推断,“欢娱”果然是要将电视剧往“昆曲”的方向上走呀。
任你是文人墨客还是风流才子,只要你手中没有捧着“上下五千年”,你就不敢说自己完全看懂了《传家》。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传家》藏了多少典故与隐喻,即便你每一句台词都翻遍史料,也不一定能完全看懂他。
就像易家三姐妹的名字,来源是“钟灵毓秀”这样一个成语。
从他字面的意思来看,钟灵毓秀可以用来形容山川秀美或人才辈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凝聚了天地间灵气的环境,这样的地方总能孕育出杰出的人才。
不过奇怪的是,为何这个杰出的人才最终落在了老三易钟杰的身上?
左:柳宗元,右:左思
如果好事者查询钟灵毓秀这个成语时,大多不会得到他的正确历史出处。
从历史资料上来看,这个成语的出处并非是唐朝柳宗元的《马退山茅亭记》,而是出自西晋时期左思的《齐都赋》。
在《齐都赋》中,左思有过这样的描写:“幽幽故都,萋萋荒台,淹没多少钟灵毓秀!”
左:乐器钟,右:酒器钟
不过《齐都赋》的全文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如今我们只能在《水经注》和《太平御览》中找到只言片语。
从字面意思来看,“钟”字代表着古代酒器或乐器,所以他又可以被引申为“聚集”之意。
于是便有了“聚集”灵、毓、秀之意。
在我国古文字的演变史上,“灵”字是“靈”的简化或变体。
在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中,对“靈”字有这样的解释:“靈巫,以玉事神”。
由此可见,易钟灵有着善与美好之意,更有灵气、灵性、灵润之意。
这与她在《传家》中大家闺秀的人设十分吻合。
也因为“靈巫,以玉事神”,“灵”字间接引出了“玉”字。
而《传家》中易钟灵说因为易钟玉嫌“毓”字笔画太多,才自己改成了“玉”字并不十分准确。
因为“毓”与“玉”有着许多的关联性。
虽然“毓”与“秀”连在一起有“孕育”“养育”之意,但在日常使用中,“钟灵毓秀”还被人演绎为“钏灵毓秀”使用。
当“钟灵”变成“钏灵”之后,变成了为形容“玉”富有灵性的词汇。(这里的“钏”字单独使用时,意为“手镯”)
就像《孟子·劝学》中所讲的那样:“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可以说,《传家》将易钟毓改为易钟玉的作法,并不会改变“钟灵毓秀”这四个字的含义。
相反,更让易钟玉这个实际上“主心骨”有了孕育杰出的根本之意。
“毓”与“玉”虽然都可作为单字解释或使用,但在这个成语中也可与“秀”字连起来解释。
南唐的《说文系传》对“禾实”一词有这样一番解释:“禾实也,有实之象,下垂也。”
而“秀”字最早的本义便是“禾实”,在《广雅·释言》中称“秀,茂也。”
所以,“秀”字便有了俊美、秀丽、出众之意。
“毓秀”“玉秀”,《传家》中的易钟秀不正是在易钟玉的不断“鞭策”下成长起来的吗?
如果易钟秀只有大姐易钟灵的爱护与呵护,她或许不会有机会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为独立支撑“星华百货”的女当家。
“钟灵毓秀”将易家三姐妹的人物性格刻画得细致入微,可以说将三姐妹的名字换成任何一个字,都不足以表达她们之间的关联与意境。
而这,只不过是《传家》那些引经据典剧情中的旁枝末节。
在《传家》中,几乎处处都有着不被轻易发现的隐藏内容。
大到建筑与时事,小到服装与摆件,几乎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与痕迹。
即便我已经为此撰写了三十几篇文章,都不足以涵盖其一二。
或许,只有二刷、三刷之后,才能窥其一二吧。
往期精彩:《传家》当“家国情怀”变成“匆匆洗白”,如何“完结”是个问题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