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特效真的很差么 无力吐槽上海堡垒的我
8月初上映的电影《上海堡垒》到9月还有热度,但是这个热度都不是正向的。从刚开始群嘲“国产科幻片关门之作”,到讨论“流量 IP”模式失灵,再到断章取义导演说“我用错鹿晗”上热搜引争议。
一系列操作猛如虎后这部总投资3.6亿元左右的《上海堡垒》,票房只定格在1.2亿元。此时,参与这部电影讨论的许多人是没有真的看过这部电影的,因为热度和票房并不成正比。
我原本是将这部电影列为8月必看电影,毕竟电影前期是以“热血科幻战场 末世暗恋意难平”作为宣传点,还有鹿晗、舒淇这样的大牌明星。在看到各种差评和烂片声讨后我被劝退了,也没有“要去看看到底有多烂”的心理。
没看电影之前我不会发表任何意见,或许是我变理性了,但也这可能是一种冷漠。与那些没看过就积极参与讨论的人相比,他们可能是寄予期待后的失望需要情绪宣泄,这可是比吃瓜群众投入了更多情感。
回想过去被公认为烂片,引发广泛关注的如《无极》《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网上争议越大我就越有看的欲望,看完之后能看到槽点,也能发现可取之处,终究是看得下去。相对于那些红黑俱灭,没人夸也没人嘲在沉默中死亡的电影,这些引争议的电影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上海堡垒》在差评声中快速下映,上映时间仅仅只有有8天。但它在8月30日却火速上线网络视频平台,只要有会员就能免费看,又引发了更多人吐槽。这一次,我终于有所好奇,在吃饭时间里合着各种吐槽弹幕,看了二十分钟。
有人说,评价一个电影好不好,从前20分钟有没有给人营造氛围、讲清楚来龙去脉、有没有吸引观众往下看的主要悬念就能看出来。所以我能坚持看《上海堡垒》二十分钟也是够了,也许是它的槽点早就被人说尽,也许是我也没那么认真去看,总之看了之后我竟毫无吐槽的欲望。当我看到弹幕吐槽鹿晗战斗时刘海遮眼睛时,我甚至可以把它当喜剧看。难道是我已经过了愤世嫉俗的年龄?
这不经让我想到八年前,二十出头还有点像愤青的时候,我用力过猛式吐槽了一部电影——高晓松导演的《大武生》。
现在回想,年少时看被主流公认的烂片而自己其实看得下去的电影,是因为自己没什么审美意识,很容易从众跟着叫好或叫差。但当时看《大武生》我是发自内心的感觉这是一部毫无可取之处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吴尊、韩庚以及大S,他们在当时就是顶级流量,但是我这种有颜值滤镜的路人粉在这部电影里也一下子看到他们演技生硬而浮夸。
而导演高晓松当时可谓风头正劲,不仅是各类歌唱比赛节目的座上宾还能跨界拍电影,但他还没等到电影上映就因为酒驾入狱而引发群嘲。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看完电影就在QQ空间快速写下了吐槽文:
没有引发血案的杀猪刀入狱的高晓松坦言,自己有两大遗憾,“一是错过了女儿的半年成长,二是没能参加首映礼,看到观众看完《大武生》的表情”。你会不会怀疑我举此例是别有用心呢?把一个失意人的遗憾强调出来就像和别人说把你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开心一样没啥同理心。
你的怀疑只对了一半,他错过女儿三岁半到四岁的成长的确是一种遗憾,因为这是一个父亲弥足珍贵的体验,错过了,我表示真诚的同情。后面那个遗憾呢?我还真是别有用心的没良心了,因为我觉得那算不上遗憾,他看到观众看完《大武生》的表情才叫遗憾吧。
我不是有意要消遣高晓松,他顶风作案入狱的够倒霉,只是看了他跨界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大武生》后实在有表达的冲动,而且这种冲动得有人安抚我“有话,咱好好说”,否则我不知道自己会说些什么。虽然我没有掏钱进影院支持票房,但我至少是守着电脑边一有资源就及时下载观看,而且明明不好看也坚持看完了。
有一本大大厚厚的书叫《美的解构》,把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每一场景每一字幕每一声音都分解出来,好电影是经得起这样的推敲。而电影《大武生》是不能拿去分解的,因为那实在会像分尸一样不人道。所以我不说细节,说了细节会中伤别人。我也没认真看它的细节更懒得去归纳,因为找出一个漏洞会推及千疮百孔,而我会成为长长的裹脚布,一点也不讨喜。
我只说整体吧,你要说它是悲剧我想笑,你要说它是喜剧我想哭,不是我找茬,找茬还说明我有诚意的为它同悲同喜,我只是没法定位,它的这种四不像不是闽菜“佛跳墙”能混出的美味,而是让人不知所谓的乏味。我不知道那些真正去电影院支持的粉丝的表情是怎样的,反正我是不怎么样。
虽然我现在是在损《大武生》,但对于没看过此电影的人其实也是一种蛊惑式宣传,因为宣传不问出处不问手段只问去处,你被宣传的迹象有三:虽然是烂片,别人都看了,不要落下和别人一起品头论足的机会;这片子到底是有多烂?好奇,围观一下;你说烂就烂啊,干嘛听你的,自己瞧瞧去。
我以前很喜欢听高晓松创作的校园民谣,接着又很不喜欢他膨胀后做各种秀评委时那种趾高气扬。因为喜欢《那些花儿》这首歌我特意去找与之相关的电影看,也就是高晓松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那时花开》,电影里有年轻的朴树和周迅。
高晓松第二部电影我是有所期待的,而且电影在准备上映之际他醉驾入狱,成了赶在风尖浪头上的社会敏感新闻也间接加强了电影的宣传。如果一开始压根就没关注这部电影的人因我吐槽一番后无形中被宣传,那我只能表示遗憾了。
总结如今对于烂片,我已不会投入太多时间和情绪去发掘槽点来宣泄或取乐。或许是因为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懂得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品质又高的电影看,也或许是我已经失去批判精神,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与自己无关的有何必费劲去拆穿。
这到底是理性的升级还是冷漠的沉沦?不能确定时就沉默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