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洛丽塔七岁(洛丽塔亨伯特可别说我流氓)
文/雨清泽
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是“洛丽塔”情结的来源。在这部小说中,12岁的洛丽塔被描写成摆出媚态诱惑男人的“坏女孩”。
一个白人鳏夫亨伯特,在少年时期喜欢少女安娜贝尔,后来安娜贝尔不幸离世,亨伯特搬到其他地方结婚就业,又因精神问题进了疗养院,在他出院后去继承舅舅的财产时,遇到寡妇夏洛特,然后发现她12岁的女儿洛丽塔有很多和安娜贝尔相似的地方。
随后他就爱上了这个12岁的女孩,因此与夏洛特结婚,同时写了很多爱慕洛丽塔的日记,不幸被夏洛特发现,在她去寄信的时候,被车撞死。亨伯特以养父的身份强暴了洛丽塔,并带着她到处旅游。
途中,洛丽塔遇到了鼓励且暗示她逃跑的剧作家奎尔蒂,然后成功逃脱和退伍军人迪克结婚还怀孕了。亨伯特得知后去送钱给她更是期望她回到身边。然后他拿枪杀了奎尔蒂。亨伯特最终把自己送进监狱。
假期在家,读上野千鹤子的《厌女》,发现了这本小说在以男人的视角才阐述这个观点——“不是我坏,是那个女孩引诱了我”。
01.
洛丽塔在小说中,给她继父亨伯特写了信。而且她母亲发现了她的想法,所以想赶紧把她送到寄宿学校。
而且亨伯特动过想要杀死夏洛特的心思。
不幸的是,在她母亲出去寄信时被撞身亡。然后亨伯特顺理成章地做了她的监护人。
而且亨伯特还做出了曾经是她母亲的恋人的假象,还弄了一些证据,企图骗周围的邻居和亲朋好友,都以为洛丽塔是他的女儿。
甚至根据书中写到的事实,是洛丽塔在“着魔的酒店”先勾引了亨伯特先生。
“厌女症”就是男人的女性蔑视,女人的自我厌恶的代名词。
女儿成了父权制下“父亲的女儿”。
女儿若一直目睹眼前的父母关系,为自己将来也会变成母亲那样而体味到绝望感。不过,女儿拥有不同于母亲的特权。第一,她可以以母亲为反面教材而拒绝成为母亲那样,第二,她可以成为“父亲的诱惑者”,拥挤入父母之间,从而获得优越于母亲的地位。
02.
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希腊悲剧《厄勒克特拉》。英雄阿咖门农的女儿厄勒克特拉为报父仇而杀母。因为她的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与表兄合谋杀死丈夫后与之再婚,厄勒克特拉没有站在“母亲的欲望”一方,而是成了父权制下“父亲的正义”的代理人,
父亲与女儿的关系,不仅仅只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具有两面性。作为孩子,女儿是绝对的弱者,比儿子更弱的弱者,但儿子与父亲存在竞争与对方的关系,而女儿却成为父亲的“诱惑者”。
从这个悲剧就解释了洛丽塔和继父亨伯特之间的关系。
“魅惑”明明是男人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可在事后却构建为来自对方的“诱惑”。
作家樱庭一树《我的男人》这部小说,获得138届直木文学奖,因为书中内容有“有违风俗”部分评审委员对授奖表示过迟疑。
小说描写一个二十多岁的单身男人收养了一个因天灾失去家人的亲戚孩子,独自把她抚育成人,在她进入思春期后与她发生了性关系。
那个收养的亲戚孩子其实是男主自己的女儿,事出有因,不能公开她的真实身份。
故事是从“父亲的女儿”的角度来写的。只是为了表达一个观点“不是我坏,是那孩子引诱了我。”
03.
小说《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描写了在伊斯兰教管制下的德黑兰教英国文学的女老师和女学生们一起偷读《洛丽塔》的故事。年轻的女读者们没有落入纳博科夫的“男人话语”,她们准确地看出,“这不是性骚rao小说”吗?
一本优秀的小说,都是在写人物关系。这本小说先后写了两种关系,洛丽塔与母亲的关系,与继父的关系。
有人说,成年女性该好好读《洛丽塔》,学会不要和恶意满满地男性相处。
读一本名著,有很多的角度,只有你从中能有收获就好。
参考书目:《洛丽塔》(作者纳博科夫)《厌女》(上野千鹤子)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