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门感觉会踩空(小心油门松了)
文/刘晓博
过去的一周,微妙中有点诡异。
央行连续5天的逆回购,都只放水30亿元。
中国目前的广义货币M2是252.7万亿,基础货币是32.5万亿,每天30亿的资金供应量,堪称“用挖耳勺放水”。
如果算细账,央行不仅没有放水,还每天回收了接近1000亿的资金。
下图是6月最后一周、四个工作日央行每天发起的逆回购金额,都是7天有效期。
6月27日:1000亿
6月28日:1100亿
6月29日:1000亿
6月30日:800亿
所谓“逆回购”,是指金融机构向央行短期“借钱”。用国债、地方债、高等级企业债等做抵押物,抵押在央行,从央行获得利率比较低的流动资金。到期之后归还央行本息,拿回自己的抵押物,这就叫“逆回购”。
“逆回购”是央行放水,或者说“印钞”的一种方式。这种钱是有期限的,一般是7天、14天、21天。最近的逆回购,基本上都是7天有效期。
6月的最后一周,央行一共通过逆回购放水了3900亿元。而之前,央行每天的逆回购常态是100亿元。
100亿不算多。为什么6月末之前,央行逆回购的“水量”就比较小?
因为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并上缴了至少8000亿的利润,造成了广义货币M2的飙升。
所以市场不缺钱。如果货币供应量持续偏大,会导致利率持续走低,诱导人民币进一步贬值;此外,金融机构还会加杠杆买资产,因为钱太便宜了。
但6月末,金融机构要接受半年考核,资金面就会出现紧张。为了保证季度末顺利过关,央行在6月的最后4个工作日累计放水了3900亿元。
上图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主要利率品种走势图,6月末利率一度飙升,这是考核带来的效应,各银行都要回收资金、把数据做得漂亮一些。但随后利率大幅下降,说明考核因素消失之后,市场资金再次宽松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开始回收流动性,每天的逆回购只维持在30亿元:
7月4日:30亿
7月5日:30亿
7月6日:30亿
7月7日:30亿
7月8日:30亿
5个工作日一共投放了150亿资金,而6月末的3900亿在本周陆续到期,央行在7月第一周回收了3750亿的资金。
下面总结一下:
第一,央行之所以连续5天“微量逆回购”,是因为半年考核结束,市场流动性太宽松,利率面临下行压力,所以要收回一些资金。
如果不这样做,大家就会加杠杆买一些低风险资产,比如买债券。另外,利率持续走低,会让人民币再次出现贬值压力。
第二,这可能还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微妙变化,从“踩油门期”进入了“松油门期”。虽然方向没有变,但力度有调整。
6月份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CPI估计会进一步反弹,甚至可能破2.5%;制造业进一步回暖,房地产行业虽然偏冷、但环比向好。
7月1日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7,创下了2021年6月以来最高,制造业重返荣枯线以上,经济见底迹象比较明显。
央行应该已经知道了6月的数据,所以在货币政策上不再继续踩油门,而选择了松一下,看一看。
为什么要看一看?
原因有两个:
1、CPI开始反弹,猪周期来临,央行在此前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通稿里,已经两次提及了物价问题。继续放水,会刺激物价上涨。
2、美联储即将在7月再次大力度加息,如果这时候中国货币政策太宽松,利率出现显著下跌,则人民币贬值压力将加大。
所以连续5天30亿的微量逆回购,有“松油门、看一看”的意思。
第三,货币政策会由此出现逆转吗?会导致楼市、股市变盘吗?
我的看法是:年内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财政政策也将继续积极。
经济出现了触底迹象,不意味着可以很快反弹。从宏观政策来看,管理层也不希望V型反弹。
想V型反弹并不难,大量放水、让人民币贬值就是了。但国家不想重演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
毕竟,形势已经变了。城镇化率接近65%,进入了后半程;人口红利快速终结,每年新增的城镇化人口也在下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已经不在,未来保持中速增长才是理性的、可持续的。
所以,接受中速增长,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实现经济转型,这才是重点。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
在上述基本逻辑下,货币政策就不适合太宽松,印钞速度就不能太快,利率也不能下降太剧烈。否则,经济就会走老路,贫富差距就会加大。
看懂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前一段时间有券商研究人员唱多4000点被查处了。
当前的中国,需要股市走牛,需要楼市回暖。但管理层不愿意看到股市放礼花,突然冲高、然后迅速曲终人散,留下一地鸡毛。延长牛市的时间,尽量多地让企业上市,才是重点。
楼市也一样。让成交量回暖,但房价基本稳定,这才是重点。
货币政策的拿捏,就非常重要。不能缺水,也不能让水太大。
前几个月,一直在狠踩油门。现在,到了松一松、看一看的时候。然后是继续踩油门,还是轻点刹车,要看车速和路况了。
我们的投资策略呢?看多,但不要太激进,恐怕才是比较理性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