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的正确临法(阴符经相由心生)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大意是说,我们所能够觉知到的一切,皆是由“心”幻化而来,即便是外在的环境,也会随着“心”之变化而变化。
我们举一些例子。
你是什么人,身边往往就会聚集什么人,这其实正是“相由心生”所诠释的内涵之一;又如我们心情好的时候,身边的一切似乎也会跟着好起来,反之,若是心情不好,其身边的一切,也似乎暗淡了许多,这其实亦是“境随心转”的一种体现。
王阳明画像
当然,我们在此所讲的“心”,并不是指心情,而是本心,正如王阳明所讲“心外无物”一样,即: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但是,如果你认为“相由心生,物由心造”是王阳明的独创,那你就错了。
因为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古人早就意识到了。
何以见得?
我们先看《阴符经》中这句话,即: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大意是说,“心”有五贼,即命、物、时、功、神”五种道。
而“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心,即本心,另一种是人心,以至于用“心”于事,亦会有两种结果。
一是“道心”于事,就会变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二是“人心”于事,则会演变为喜、怒、哀、乐、欲之五物。
由此可见,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归根结底,皆源于自己的“本心”。
进一步的说,人若是能观天而明,观人而知,那就意味着可以顺道而行,无往不利了。
古之圣人图
即便是大至宇宙,也可掌控于手掌之中;万物虽多,却不出一身之内,这就是“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的道理。
由此可见,古人讲“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并非完全夸大其辞,而是深悟天人之道后的经验总结。
为什么如此说呢?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继续探讨,即:
一、“心”生万物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如此谈到万物的缘起,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大意是说,“道”生万物。
而在《阴符经》中,心即道,所以,“心”生万物——万物因“心”而有。
这其实正是“相由心生”的道理。
二、“心”变化则外在一切也跟着变化
如上所说,“心”生万物。
进一步的说,“心”能生万物,亦能改变万物。
言外之意,“心”之变化,则会导致外在一切也跟着变化。
这就是“境随心转”的道理。
三、“心”是天人之道存在的前提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天人之道也不例外。
古之圣人图
也就是说,若是没有“心”这一前提,那就无所谓“天人之道”了,即便存在天人之道,若是没有“心”去觉知,那就如同不存在一样。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亦是我们为什么讲《阴符经》所诠释的内容,正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之道理的真正原因。
本文来自问过蓝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