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到底有多强大(纵横25年国土防空作战)

从中国空军发展历史角度来讲,歼-5战斗机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新中国空军惊天动地的诞生史,一场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奠定了中国空军的国际定位;那么歼-6战斗机的历史,则是一部新中国空军曲折发展的成长史,歼-6战斗机40多年服役历程中,从角逐世界一流战机到最终新中国空军落后时代20多年,往事堪忆,光荣背后的锈斑,塑造了世界大国空军中独一无二的国土防空型空军和让美国人疑惑不解的“中国空军之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歼6到底有多强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歼6到底有多强大(纵横25年国土防空作战)

歼6到底有多强大

从中国空军发展历史角度来讲,歼-5战斗机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新中国空军惊天动地的诞生史,一场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奠定了中国空军的国际定位;那么歼-6战斗机的历史,则是一部新中国空军曲折发展的成长史,歼-6战斗机40多年服役历程中,从角逐世界一流战机到最终新中国空军落后时代20多年,往事堪忆,光荣背后的锈斑,塑造了世界大国空军中独一无二的国土防空型空军和让美国人疑惑不解的“中国空军之谜”。

有关“中国空军之谜”,曾经一度困扰美国这一世界一流空军,美国军事研究人员曾在深入研究中国空军后发表了一篇《中国空军之谜》的文章,文中提到让美国人不解的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以惊人的增速创造了历史,同步中国开始着手进行大范围的国防建设,但中国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国防改革建设中,中国空军的发展极为有限,从体系和作战两个角度来看都远远落后于美国空军,中国空军进攻性装备无论数量还是性能,都没有的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发展,这让强调空中优势军事理论的美国人大为不解;经过深入研究后,文章执笔者认为,中国在实战证明空军地位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忽略了空军的发展,和中国的文化因素息息相关。文章在最后的表述中写道:“如果把文化和政权的特色考虑在内的话,中国对空军的态度内在逻辑就变得清楚了”。

其实,将美国人的观点概括起来一句话:中国空军在那个历史时期间,无论装备性能,还是空军作战思想,都紧紧围绕着重守轻攻理念展开。我们回溯历史,美国人口中的这一历史时期,恰好跟歼-6战斗机的服役生涯基本贴合。想要解释这一点,就需要从歼-6的征战服役史谈起。

歼-6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紧跟世界空军发展动态展开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项目,其发展背景很简单,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苏两大军事强国空军先后从喷气时代迈入超音速时代,1954年9月F-100战斗机交付美国空军,第二年苏联的应对产品米格-19战斗机开始服役;同时英国、法国、瑞典等国也相继展开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并于60年代初期交付部队。在国际形势动荡、国内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的年代,空军主战装备的性能必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歼-6战斗机就诞生了。

1958年3月,中国航空工业以苏制米格-19P全天候截击机为参考蓝本(后来又改为米格-19S歼击型)开始逆向仿制工作,1964年6月28日,首批国产版本米格-19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并正式命名为歼-6战斗机。正式开启了歼-6战斗机25年的国土防空征战史(1964年-1989年),这25年也是整个歼-6飞机服役生涯中荣耀的诞生时间段。

在歼-6战斗机的荣耀勋章上,最闪亮的一颗耀眼明星就是列装不到半年,首战告捷。

上世纪60年代,退守台湾的国民党空军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出动当时有“西方战略眼睛”之称的RF-101型战术超音速侦察机频频深入大陆腹地进行袭扰和侦察,曾一度给中国空军带来严峻挑战。因为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是歼-5战斗机(仿自苏制米格-17),而RF-101型战术侦察机最高时速可达1900公里,两机在飞行速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每次交手,RF-101侦察机遇到歼-5战斗机拦截时,只要打开加力即可逃之夭夭。在1962年-1964年之间,RF-101战术侦察机深入大陆侦察139次,无一被击落,直至歼-6战斗机的出现终结了这一历史。

1964年12月18日,国民党空军出动一架RF-101战术侦察机进入浙江沿海侦察,列装歼-6新型战斗机的海航4师10团(海空雄鹰团)副团长王鸿喜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升空拦截,在浙江温岭以东海面上将入侵的RF-101战术侦察机击落,国民党少校飞行员谢翔鹤跳伞被俘。

三个月后,歼-6又刷新了一项新纪录——世界空战史上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记录。

1965年3月18日上午9时,国民党空军2架RF-101战术侦察机从台湾桃源机场起飞执行例行性侦察任务;接到空情后,航空兵18师副大队长高长吉驾驶一架歼-6起飞迎敌。10时23分,接到雷达部队通报RF-101战术侦察机进入汕头东南165千米处,高长吉在地面指挥员的引导下从11000米的待战区域奔赴目标区域拦截。10时34分,高长吉在靖海8500米的高空发现以1000千米/小时高速入侵的两架RF-101,两架RF-101发现大陆空军歼-6战斗机拦截后,当即放弃侦察加速拉升逃离;高长吉迅速开启加力,牢牢的咬住后边一架正欲逃离的RF-101,在两机都处于超音速的条件下,高长吉在3分40秒的时间内先后连续作出了16个高难度动作,从11000米的高空追至2000米,从600米的距离打至480米,三炮齐发将RF-101打得凌空爆炸,国民党中校飞行员张育保跳伞坠海。

国民党空军在损失了3架、击伤2架RF-101战术侦察机之后,便严令禁止RF-101对大陆侦察。从1965年开始,尝到失败苦果的国民党空军开始出动新型RF-104侦察机代替RF-101对大陆进行入侵侦察。RF-104是在F-104超音速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超音速战术侦察机,相较RF-101,该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提升至2300公里/小时,使用升限也进一步增加至18000米,歼-6战斗机相较RF-101的技战术优势在RF-104面前荡然无存,一个非对称的记录在随后被写入到歼-6的功劳簿上。

即技战术指标处于劣势,深入研究寻找死穴,最终打破两岸空中力量对比。

国民党空军吸取RF-101的败绩教训后,除了出动更先进的RF-104之外,同时在战术上也进行调整,RF-104出动执行侦察任务时得到F-104战斗机的伴随护航。在战机和战术同步革新后,国民党空军的入侵侦察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内连续侦察大陆11次,在不断的失败中中国空军也在找寻F-104的死穴。

1967年1月13日,一架国民党RF-104战术侦察机在4架F-104战斗机的伴随掩护下从11000米的高度,以2000公里的时速进入漳州上空,空军航空兵24师出动两批8架歼-6升空拦截。在空八军雷达和地面指挥机构的引导下,24师的四架歼-6战斗机以小于对方600公里的时速下,正面大角度接敌,在空战中,3号僚机胡寿根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以对头拦射的方式,连续射击48发炮弹将一架F-104战斗机击落,打破了F-104战斗机肆无忌惮的神话。也探索出了最大飞行速度小于对方的负速度差条件下的战法,自此,中国空军打破了长期以来国民党空军占据空中优势的局面,两岸空中力量对比逐步趋于平衡化。

也有观点认为,此次空战之后,标志着国民党空军最后的军事优势丧失,一定程度上打断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美梦,国民党的军事战略开始转向固守反攻阶段。

在与国民党空军交手中,歼-6可以用大获全胜来形容,不过在与国民党空军角逐的同时,歼-6的交战对手开始从有人机转向无人机,平流层击落敌机的世界纪录就诞生于这个新挑战之下。

有关歼-6和美国侦察无人机之间的故事,其实在歼-6诞生不久就开始了。1964年8月29日,美国空军一架DC-130运输机从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在南海上空投放了一架BQM-147G型无人侦察机。这架无人机从海口市入境,经南宁、兴宁、漳州、厦门出境,最后在台湾湖口回收。这型无人侦察机和当时有人侦察机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飞得高,飞行高度可达20000米,远高于国民党空军的RF-101和RF-104,而歼-6战斗机的极限升限也就是18000米,由此可见带给歼-6的挑战有多严峻。

1964年11月15日,一架美军BQM-147G无人侦察机入侵海南岛陵水以东170公里处,以780公里的时速、18000米的高度进入到我国领空,空1师中队长徐开通奉命从遂溪机场驾驶一架歼-6起飞进行拦截。12时22分,徐开通驾驶歼-6跃升至17500米的高空,距离1500米发现入侵的美军无人侦察机,按照先前吸取教训后反复钻研出的跃升攻击动作,歼-6与入侵的无人侦察机处于同一高度水平线上,射击的理想条件已经达成;徐开通放下歼-6减速板,从目标下方5度角的方向进入到攻击位置,在距离400米时开火,在400米和230米距离上两次开火,将不可一世的BMQ-147G无人侦察机击落。

人类空战史上的第一次平流层空战记录和战斗机平流层击落敌机的世界记录诞生了。此后的五年时间中,中国空军用相同的战术先后击落了14架美制无人侦察机,在歼-6的辉煌战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比这些出奇的战绩,对于歼-6作为一款战斗机来讲,莫大的荣耀在于以一代机的技术水准击落了具有代差的美制战后第二代F-4“鬼怪”战斗机。

1967年6月26日,空军驻海南岛雷达部队发现海南省文昌县东南135公里上空出现入侵的美制F-4C型战斗机。海航6师16团副大队长王桂书和飞行员吕纪良驾驶歼-6双机编队升空拦截,当我方战机接近美战斗机后,F-4C战斗机突然左转下降高度,飞出中国领海线;几分钟后美机再次入侵我国领海线,和中国歼-6战机玩起了捉迷藏。地面指挥员根据美机的这一特点,采取了“敌向外、我向内。敌反转、我拉出”的战法,引导我方歼-6双机编队在领海线上巡逻待机,当美机在陵水55公里处右转第3次侵入我国领海线后,王桂书立刻向左急转,开加力斜插进去,在距离F-4C战机250米处时第一次开火,将F-4C的右水平尾翼打掉,僚机随后赶到,对美机二次开火,直接将这架F-4C战斗机击落。

此战,歼-6以技战术劣势击落了美国第二代战斗机F-4C,算得上是歼-6作为战斗机最辉煌的战绩。和1965年击落国民党空军RF-101一样,充分的发挥了中国军队一贯主张的“发挥人的决定性作用”的理念,地面指挥员和飞行员密切配合,将战法与飞机性能以及人的因素发挥到极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战样式。

在此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所属的歼-6战斗机先后还击落了美制A-3B、A-3D、A-6A攻击机以及F-104G、F-104C、F-4B等诸多性能优异的美国战斗机。奠定了歼-6战斗机在中国空军中的主力地位,在我军批量列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1989年之间25年国土防空作战的主力机型,成为人民空军史上参战次数最多、战果最辉煌的一款典型战斗机,因而也有了“功勋机”的赞誉。

1982年,歼-6战斗机最后一次作为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华北大演习,而后中国空军开始陆续装备歼-7E、歼-8系列战斗机,歼-6廉颇已老,逐渐走向退出历史舞台的发展进程。

最后,回到文初进一步解释一下有关“中国空军之谜”与歼-6战斗机之间的关联。歼-6战斗机在中国空军中先后服役了40多年,以骄人的战绩称为中国空军装备史上最典型的一款功勋机,这一点无可厚非。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看待这个逻辑,如果歼-6战斗机去的不了击落美制二代机的战绩,中国海空军是不是会更早的感受到空防压力,从而催生更先进战机的研发呢?从而颠覆歼-6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海空军绝对主力的地位呢?如果歼-6的战绩没有被政治化、宣传化,或许我们会更早的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彻底改变“重守轻攻”的理念,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也不会从与歼-6时期的世界平齐,走向今日落后国际水平30年的发展现状。

这就是歼-6战斗机光辉背后的锈斑,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历史性的因素,不过这一点需要我们反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