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是男是女(王智何必道歉完美女性)
文 | Kiki Gao
编辑 | 尚清 敬师
排版 | 敬师
“完美女性”是一个矛盾的话题,是我琢磨了大半年的话题,至今也都拎不清的话题。数据显示,70%的年轻女性会痴迷于成为“完美女性”,并因此产生压力和动力。
这不,下午看到排行前三的大热搜 #王智道歉,道歉词很长,我只记住两句:“乘风破浪,浪打脸上,生疼。”,“乘风破浪,二次成长。”通篇都在解释,和姐姐们的关系、表达、礼仪、服装、身材、心机……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高?
完美在百科中的定义是:“具有所有必需的或令人满意的要素、品质或特征。没有漏洞和缺陷。”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完美”的评判标准不应该是男性,而是女性自己,可是,女性对自己和女性之间的要求就不面面俱到吗?不管到哪个年龄,人们挑毛病的时候总是很在行,那些习惯口蜜腹剑的“挑事”小能手更甚。
“这个世界,做一个正常的女人已经很辛苦了,更不要提完美。”这些年的网红、大V的视觉盛宴喂饱了很多人的“完美虚荣心”,扒开华丽,今天谈谈“完美”背后需要擦亮眼睛的事情。
“定义”
小时候,我们眼中的完美女性一定要像芭比,像明星一样闪亮,要像白雪公主一样善良,要像女神一样强大。现在,人们都说完美女性要做到“可甜可盐”,既要浪漫、贤淑、温柔、性感、美丽,还要矜持、主见、阳刚、韧性、果敢、淡定。
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完美的事物,从古至今,人们对“完美女性”的定义就从来都带着功利的眼光。
旧石器时代:丰乳肥臀
丰臀肥乳好生养是25000年前的审美理想。出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伦道夫”约于公元前24000 - 22000年之间制作完成。人们将其命名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这个雕像并没有脸,没有漂亮的眼睛或鲜红的嘴唇,丰满的身材不同于当今的任何模特,代表的是原始理想女性的形象,代表了当时生育的标准。很明显与生育需要的体征相比,美丽的眼睛或是嘴唇没有丝毫优越性。
古希腊时期:潘多拉
古希腊人对于完美的定义是有文献记载的,公元前8-7世纪的作家赫西奥德将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女人——潘多拉,称她因美丽而邪恶,因邪恶而美丽。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判断完美的“黄金比例”,如果要定义一个女人为“美女”,那么她的脸宽应该是脸长的2/3,脸应该是完美对称的。直至今日,对称的脸仍然是定义完美女性不可缺的条件。
文艺复兴早期:生育与多情
从1300年到1500年,裸露的乳房作为一种生育和多情的象征,逐渐出现在艺术家的画中。不光是拉斐尔,很多画家也都是这样。从文艺复兴开始,对女性完美的定义出现了一些转变,以前只是简单地认为女性应该具备很强的生育力,这时开始转变为多情和美丽。
伊丽莎白时期:苍白的脸
1558年登基的伊丽莎白女王,引领了那个时代的完美,当时的社会认为,整张脸都上妆的女人是“撒旦的化身”,但这位25岁的女王,却将张脸都涂满化妆品,尤其是那标志性的红唇格外醒目。这种妆容迅速成为当时阶级的象征。你的脸越苍白,越能说明你地位高。
法国大革命后到18世纪晚期:化妆成为美德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下层群众反抗法国贵族,人们想和皇室保持距离,装扮得简单,富贵华丽的长礼服逐渐被抛弃,化妆将一个女人的外貌和性感标记成她最大的美德。
维多利亚时代:虚弱无力
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登基,端庄可爱的小卷发是当时经典的造型、钟形裙的裙摆变得越来越大,甚至需要箍筋来支撑。全社会都认为,家务事和母亲身份,能让女性在情感上获得充分的满足。当时的审美并没有强调某个特定的身体部位,只要一个女人不太丰满或强壮,看上去苍白、虚弱、无力就是美的。在那个时代,化妆也是非常危险的。铅、氨、汞和有毒的植物提取物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
19世纪与18世纪之交:吉卜森少女
1890年代,吉卜森少女成为时代潮流。吉卜森少女画像是美国插图画家Charles Gibson描绘的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妇女形象,“她”定义了那个时代的完美,她的脸色苍白,穿着一件紧身束胸衣。这仍然是由一个男人的幻象所衍生的美的标准,它没有受到任何真实存在的女人的影响。
1920年代:摩登女郎
美国芭蕾舞传奇舞者、女演员艾琳·卡索尔(Irene Castle)在20世纪10年代是西方美的代表。这位百老汇明星在各方面都引领了潮流,是她让短裙、宽松有弹性的胸衣流行起来,是她让美国女性认识了波波头。
1910年代末,许多妇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劳动力,战后她们也不打算放弃独立,开始通过时尚和化妆来展现个性,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1920年,妇女取得投票权,她们不再留着难打理的长头发,穿着让人难受的束胸衣了,因为她们尝到了男性权利的味道,理想的女性身材变成了一个更具有男孩子气的形象。有史以来第一次,那种丰满的曲线美身材被彻底淘汰。这种转变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我们疯狂追求低体重的开始。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星条旗女战士
20年代发生的大萧条,使得这场时尚无疾而终。大多数女性已经没精力去追求瘦的身材和漂亮衣服了,所以那个时代完美的体型变得更丰满。由于二战期间实行定额配给,女性只能就地取材、发挥创意来设计衣服。她们将男人的西装改成女人的服装,垫肩的造型由此诞生。女性所追求的完美身材,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那个时代。
与此同时,化妆品供应也非常稀缺,迫使女性给自己画更中性化的妆容。代表是格蕾丝·凯利的低调优雅的妆容——即使在她嫁入富裕的摩纳哥王室之后,她的妆容依然很低调,她的风格启发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女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沙漏女神
20世纪50年代迎来了女性魅力的大爆发,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成为历史,美国在那些年里也赚了很多钱。人们有好心情去享受生活,因此也放任自己的身材日益丰满。随后沙漏型身材备受欢迎,玛丽莲·梦露这样的美艳女星受到追捧。 女人的理想身材尽管看起来不是那么娇小,但仍然比大多数普通女孩还要瘦。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就要瘦
在60年代,文化开始转变。女性不满足于有车有房,在家里当一个家庭主妇。年轻人更具反叛精神,崔姬(Twiggy)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模特:她非常瘦,没有女人的玲珑曲线,一头短发,像个小男孩;大眼睛上又戴了三层假睫毛;对着镜头有种受惊的表情,这被称为“一张能代表1966年的脸”,人们对“瘦”的追求再次回归。
在法国电影《完美女人》 中,女主角安吉拉·林德沃是一名当红超模,有着盛世美颜和绝世好身材,是Gucci、Chanel、Dior等一线大牌的爱将,她穿着浮夸的太空战衣,穿梭在“假得要死的”太空场景中,夹着充满60年代的音乐,可爱、迷人又好笑。
到了70年代,迪斯科的出现催生了爆炸头和五光十色亮闪闪的潮流,女性得到了更大的自由,但瘦仍然是理想型身材。人们倾斜向于更自然的外表,头发很长而且发色很自然,打扮不像60年代那样奔放了。
80年代过去,超模时代开始。在时尚和身材的流行趋势方面,女人们更容易被模特影响而不是演员。
90年代,凯特·莫斯(Kate Moss)的出现可以和崔姬一比高下,看看谁才是“历史上最瘦的女人”。细细的眉毛、烟熏眼妆、唇线又重新流行起来,垃圾摇滚和哥特文化也兴盛一时。为了变得更瘦,在模特界臭名昭著的“海洛因时尚”开始流行。毫无疑问,90年代的理想女性形象是史上最瘦的一个。
21世纪到2020年:多元审美
千禧年后,我们正在步入一个鼓励种族和身材多元化的时代。在今天,如果你的身材被认为是“不完美的”,那该怎么办?答案是不必在乎!
“完美”只是一种没有人能达到的幻想。时尚博主Rianne Meijer为了揭露那些完美的曲线背后的真相,主动晒出自己的“Ins和现实”对比照。她向粉丝说:“你在社交网站、杂志上看到过的90%的照片,都是被美化处理过的。所以你永远不会知道对方真实的样子。所以积极一点吧,别拿自己跟网络上的照片比。生活其实并没有完美,尤其是在Instagram上。”
自拍甚至修图,本身就是一门自娱自乐的艺术,每个人都想留下自己最好看的一面,但当拍照的真正意义被模糊掉,积极的事情就被赋予了消极的意味。
完美女性的背后
在他人眼中,完美女性是极具御姐范、女神范的现实版大女主,温柔知性,成熟优雅,有钱有闲。可是“完美的女人们”说,完美的背后是压力、酸楚和骗局。
Youtube上有一段视频采访了一些高龄女性,问她们如果时光倒回,你还会选择做完美女性吗?
有人说,她会列一个“不做事清单”,放弃成为完美女孩、女人、妻子的想法,用更多的时间享受最重要的事,不吝惜地去爱、拥抱和亲吻。
还有人说,完美永远只存在自己心里,完美是状态不是结果。从来没有想做完美女性,只想做本来的自己。
2019年祖国70周年华诞,TOP HER参与制作了影响中国的70位杰出女性特辑,采访了乔健、李银河、秦川、郝景芳、梁宁、阎锡蕴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她们对完美女性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有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的理由。
郝景芳说:“需要非常多的探索、思考和实现,我们每天都可以想一个新主意。”
梁宁说:“你用某种方式清晰地确认自己存在,这就是一种成就。”
乔健说:“我会给自己设立一个高标准,然后不断地去完成,所有事情都要做好。”
……
无论是女科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作家,她们从不被女性刻板印象定义,而是听从自己的内心,掌握自己的命运、追逐梦想。
对现代女性来说,足够好就是新的完美。就像伏尔泰曾经说的,不要让“完美”成为“不错”的敌人(Don’t let the perfect be the enemy of the good)。与其强迫自己去追求不可能的“完美”,而结果一事无成,不如接受“不错”。
“完美”是相对的。对认真的橡皮擦而言,“完美”是确保书页全都没有污迹。对淘气幽默的铅笔而言,“完美”是乱写乱画。如果只执守着别人认为完美的那一面,势必会忽略事物最“内在”的一面。
如果说,内心有一种完美状态的话,我想那就是:我想要的,刚好都有。
TOP HER | 中国女性商业财经第一媒体
商业媒体 | 数据调研|投资顾问 | 整合营销
北京· 上海· 香港· 纽约· 伦敦· 温哥华 |topher@tophergloba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