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书屋营业时间(河朔书院武陟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位于县城文化路西端路南,老沁河堤与新旧两条上堤路之间的武陟县老一中,2021年7月,由武陟一中分校改名为武陟河朔第一中学。自道光十七年(1837)河北道道台刘体重在这里创办河朔书院以来,已逾184年。在近两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自1913年校名废“河朔”名号后,也已超过一百年,现在重新改名“河朔第一中学”,无疑寄托了重振“河朔”第一中学教育的雄伟希冀。

武陟为黄河文化之乡,黄河文化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当然也不能例外。在武陟教育史上,以黄河命名的学校中,如果说位于武陟的黄河交通学院是武陟现代教育的翘楚和集大成者,那么,河朔书院便是科举教育的一座灯塔,是武陟教育史上一颗璀璨明珠。

一、河朔书院的创建者与修建过程

河朔书院的创建者是河北道道台刘体重。刘体重(1770—1842),字子厚,号梅坪,又号青溪,清山西赵城(今属洪洞县人)。少时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5岁应童子试,一举夺魁,考取第一名秀才,16岁补弟子员。乾隆五十四年(1789)20岁考取举人。嘉庆辛酉(1801)22岁大挑以一等成绩考取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南试用。先后任石门、 新化、衡阳、临武、衡山、湘阳等县知县。之后,赴江西九江、袁州、饶州、南昌任同知,升南康临江府知府。此后在知府任转任多地。道光十五年(1835)三月,由抚州府知府调任河北道道台,管理修河事。道光十九年(1839),擢升江西按察使。道光二十年(1840)再擢升湖北布政使。以“循吏”载入《清国史》。

刘体重每到一地,尤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他在江西之南康、广信、吉安、抚州,湖北之武昌,都建有精美的校舍,以供学子读书。道光十四年(1834)七月乡试,其创建于抚州的兴鲁书院,6名考生录取4名,声名鹊起。

刘体重道光十五年三月到任河北道,刚刚经历夏秋防汛紧张工作之后,这一年孟秋(农历七月)之际 ,他便开始着手创建河朔书院。为此,他亲手书写《创建河朔书院劝捐启》,带头捐献廉俸三千两白银。在他的示范和带动下,彰德府、卫辉府知府也分别书写《劝捐启》,带头捐俸。截至道光十七年年底,河北道三府五厅二十五县各绅民共捐输河朔书院经费百银二万一千七百余两,并连同利息生银共二万四千七百七十余两,转发到各府、县当行,从道光十八年正月初一为始,所生利息为师生修膳膏火之需,即书院的日常生活开支。除刘体重外,彰德、卫辉 、怀庆三府知府及黄沁同知、卫粮通判、祥河同知、下北河同知、曹考通判和二十五县知县等,也都捐输一百至四百两不等白银,用做书院经费。

道光十六年(1836)年冬,经武陟县知县阮炳辉考察,认为在木栾店东南隅适合建造书院,并禀报道台刘体重。刘委派职员宋铋任首事,经理工程,并委派在道台衙门侯差试用的宋炽,长驻工地督办建造事宜。根据估算,建设书院需用钱一万三千千文,道台刘体重又首倡捐钱一千二百千文,截至道光十七年年底,三府官绅并客籍绅士共捐输河朔书院修费一万三千四百八十二千文。工程于道光十六年十一月朔日(初一)开工,到道光十七年五月工竣,前后历时半年有余,共计用工、料钱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千零六百二十五文。

《头条百科》介绍河朔书院为“彰德府知府刘荫棠、卫辉府知府耿省修葺”,是完全错误的。根据刘体重亲自编纂的《河朔书院志》记载,当时彰德府、卫辉府的知府分别是俞焜和耿省,他们分别捐经费二百元,耿省捐修费一千二百千文,“前署彰德府知府刘荫棠”仅仅捐经费一百两,没有捐修费。说河朔书院是由他们修葺,完成没有根据。

二、河朔书院的建设规模

河朔书院占地五十五亩三分一厘五丝,东面计长七十六丈七尺,西面计长五十二丈一尺,南面计宽五十九丈八尺五寸,北面计宽六十一丈九尺五寸。

书院座南面北。大门三间,颜曰“河朔书院”。二门三间,讲堂五间,曰“友善论古之堂”。堂后正屋三间,曰“寻乐精舍”。左、右厢房各三间,左曰“博文”,右曰“约礼”,为讲学考试的地方。

正南正楼上下六间,颜曰“更上一层”,为藏书之地。东书房三间套房二间,曰“红蕖吟馆”。外门一座,左右厢房各三间,为山长(后称校长)休息的地方。

西书房三间,曰“深柳书堂”,堂下廊八间、平台一座、茅亭一座,为掌管书院行政事务的监院的住所。正北斋房五间,分别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间七间,其余各三间,共十九间,东西闲房各三间。

东南斋房四进,分别称“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均南向,各五间,共二十间。其东座东向西斋房五间,曰“春华”。

西南斋房四进,分别称“豫禁”、“时可”、“孙施”、“摩善”,均南向,各五间,共二十间。其西座西向东斋房五间,曰“秋实”。东西各斋房统为诸生疑业之所。

院西偏有大门一座,门颜上书写“河北从祀十贤三儒祠”,正屋三间,抱厦三间,供奉端木子、卜子、蘧子、高子、公孙子、奚容子、句子、廉子、琴子、狄子等十览,和韩愈、许衡、孙奇逢三大儒。祠后,有闲房三间,为负责生员守护安全的杂役居住之所。

书院东墙外有水塘数亩,种植稻谷、菱角和莲藕。院正南堆积土山一座,其上建造亭一座。其旁边开掘泮池,四面槐柳交荫。

以上是《河朔书院》对当时建筑的描述,与其配图相较,个别细节虽不免使人困憾,但总体仍然清晰,其工程之宏大,规制之完备,建造之迅速,仍然使后人为之击节称赞。

河朔书屋营业时间(河朔书院武陟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

三、河朔书院的教学及经费管理

道光十六年(1836)二月,新年刚过,刘体重在河朔书院还没有开始建设的情况下,选拔三府所属各县优秀生员100名,暂时借用武陟县安昌书院,聘请名师开馆授课。书院建设工程甫一完工,刘体重又马上捐献书籍44套404本,捐献教学器具计桌100张,椅子140把,小床100张,马扎140个,大书柜2个,长桌60张等等。道光十八年,刘体重又续捐经费白银二千二百二十六两四钱,续捐修费二百千文。在刘体重的亲自组织下,河朔书院得以在短时间建成并投用。

执掌河朔书院的山长多为名士。道光己丑科进士、顺天府宛平人袁素珊(名俊)先后在道光十六、十八年两次驻教其间。道光十七年敦清道光壬午科进士、曾任三部尚书的温县人李文园(名棠阶)任山长,其后他先后在此任教达13年。道光十九年敦清道光己丑科进士、曾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的浙江桐乡人金瀛仙(名安澜)为山长。此后,曾做过御史的清代名士、浚县人刘毓南在光绪丙子(1876)也做过河朔书院山长。

河朔书院以讲经为主,兼讲理学,以四书、五经为讲读内容,博习经史章句,重点研读朱熹的《四书集注》,学习二程理学,考试作文为试贴八股,以《四书集注》立论阐发。咸丰年间,李棠阶主讲,初一、十六登堂讲授,并订立规约十余条,让诸生员在课艺之外,研究经史、性理、经济名书,务期学有实用,人尽真儒,士气为之一变。

山长薪俸丰厚:岁俸修膳银两百两,按季致送;岁俸笔资银三百两,按月致送;聘金银十两;舆资(车马费)银十两;三节(春节、端午、中秋)节敬银三十两;随封银六两;开馆散馆共折席银八两等。在此正课学习的生员六十名,每月补助膏火费银三两,共发十个月;在此副课学习的员生六十名,每月补助膏火费一两,每年计发十个月。除此之此,每年还有其它杂费若干,全年共计支出银三千二百四十两。

以上这些费用,主要来自捐献经费的生息。每年各县将捐献的经费存于各县当行,所生利息具送道衙管理。后为避免管理漏洞,将经费收支登记造册,送省府核销。此后,书院经费由省府管理。民国初年,学校屡经变迁,每年经费由河北道发5100多元,省发3400多元。

四、《河朔书院志》的主要内容

《河朔书院志》成书于道光己亥年(1839),由河北道台刘体重亲自编纂。

该志不分章节,主要收集了序言、启事、咨请、章程、祝文、清单、额联录存和䜩集。

序言共有4篇,分别由刘敦元、金安澜、袁俊和洪符孙所作。金安澜和袁俊都是河朔书院山长,颇具文名。刘敦元,原名本,号笠生,又号悦云山人,岁贡生,候选训导,诰封奉直大夫。其一生虽进士不第,但文誉盛名。有清一代,桐城学派声名显赫。刘敦元为桐城派大家刘大櫆族从,颇得桐城学派真传,长年客居吴越岭南,与当地海内名宿和乡贤酬唱应和。后游中州,移家大梁,达官争相倒屣迎之,尤见重于河南巡抚桂良。其为《河朔书院志》作序并作图,为河朔书院增色不少。洪符孙,字幼怀,江苏阳湖人,为当时青年才俊,颇得刘体重赏识。

启事收录了刘体重和彰德、卫辉两知府撰写发布的《劝捐启》。咨请分别收录了刘体重上报河南抚宪桂良的书院工竣奖励咨请、捐输经费银两查核咨请、捐输修费银两查核咨请,以及布政使、按察使呈请宪台核具的调查报告和抚宪桂良奏请皇上奖劝事恳请、照例议叙恳请,以及吏、户部会议“一律办理”依议钦准谕旨等。

章程主要收录了呈咨宪台核准的修膳膏火章程,以及奏请和核批的公文。该志还收录了祭十贤三儒祠祝文,官绅两次捐输经费、修费清单,三府属商年度本息银两清册,以及收领经费本银、生息范文式样,捐书、捐器具清册,祠院额联录存等。

志书的最后,收录了文人墨客赞美河朔书院的诗赋文章。道光十七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在河朔书院落成之际,刘体重邀请宾僚20余人、诸生80余人,燕饮于河朔书院,樽杓互酬,或制箴铭,或咏歌赋,集录成册,名曰《䜩集》,由刘敦元作序,刘体重作跋。

五、河朔书院的历史变迁

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朔书院改为河朔中学堂,由科举教育改为现代中学教育。民国元年(1902),改河朔中学堂为河朔法政学校。民国二年(1913),又改为豫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一年后,又改为豫北甲种商业学校。民国十一年(1922),实行新学制——“壬戌学制”,学校改名为河南省立第二甲种商业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改为省立第二商业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9月,又改为河南省立第十四中学校。民国二十二(1933),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立武陟中学。日军占领武陟后,学校校舍在战火中被夷为废墟,财产损毁殆尽。学校被迫相继迁至登封县中岳庙、卢氏县双槐镇等地。日本投降后,学校迁返本县。1946年6月,全校教职员30人,初中学生10班390人,高中2班97人。原校址荡然无存,学生分别于县城山西会馆和乔庙村两地上学,校本部设在县城山西会馆。解放战争期间,因政局动荡,学校于1947年又迁至郑州南郊红花寺,后又迁至广武县惠济桥。1948年郑州解放前夕,校长董德舒带领部分学生南逃至杭州;部分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南下至江西、广西等地;留在郑州的学生返回武陟。西等地;留在郑州的学生返回武陟。

武陟解放后,原河朔书院旧址一片废墟,没有学校入驻。1953年2月,武陟县立初级师范学校由县城山西会馆搬迁至县城东南门外原河朔书院废址上新建起的校舍内。是年8月,师范班并入河南省立焦作师范学校,校名改为武陟县第一初级中学。1967年至1977年,学校先后改称工农兵中学、五七学校。1977年,恢复校名为武陟县第一中学,只招生高中生。1997年9月30日,武陟县第一中学举行16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有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张世英、焦作市市长刘其文、武陟县县委书记苗绍勇等。

2008年12月,武陟县第一中学东校区(兴华路东段路南)建设基本完成,占地面积446.7亩,建筑面积10.68万平方米,总投资1.49亿元。12月18日,学校举行隆重的乔迁庆典仪式,焦作市副市长霍金华、武陟县主要领导范涛、杜宇为新校区落成剪影。学校老校区随更名为武陟县第一中学分校,学校已拓展占地至130亩,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2021年7月,武陟县第一中学分校更名为武陟县河朔第一中学,和先前的管理体制相同,仍然专司高中教育。

(作者杜振乾,河南武陟人,1964年5月出生,1987年7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历史学助理研究员,曾在武陟一中、县委党校任教,长期从事地方党史、地方志编研。担任《武陟县志(1986~2000)》、《中共武陟县史(1949~1978)》副主编,2005~2007年任《武陟年鉴》执行主编;整理点校、解读翻译明万历《武陟志》、清道光《武陟县志》。爱好诗歌、散文,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在《今日头条》注册《名度县域观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