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门为什么叫应天门(你不知道的几件事)

应天门为什么叫应天门(你不知道的几件事)(1)

应天门北广场

一、天下第一门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

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

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

被誉为“隋唐第一门” 、“天下第一门” ,

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应天门为什么叫应天门(你不知道的几件事)(2)

应天门侧拍

二、中秋晚会分会场

为什么选择应天门作为中秋晚会分会场, 央视中秋晚会总撰稿杨启舫说到:

第一,应天门是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发生地,是洛阳历史和隋唐中原文化的重要证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是在不少人心中知名度颇高的“隋唐第一门”;

第二,站在应天门上看,由天堂、明堂等建筑组成的中轴线,让人体会到一眼千年、古今辉映的城市魅力。在这里,通过一个镜头,既能让大家想看到洛阳的历史文化,也能让大家看到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充满活力魅力的城市;

第三,应天门坐落在城市繁华地段,有着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与中秋晚会以亲情、团圆、家庭为主题的氛围完美结合。在这里,大家更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普通百姓的欢乐。

打造一场演出盛宴,古风与流行的碰撞,复刻秋晚经典节目,交响、民乐、流行音乐融汇。

应天门为什么叫应天门(你不知道的几件事)(3)

三、建筑构造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

遗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门楼、朵楼、阙楼组成,

下部台基的范围东西达137米,南北达60米,城门进深二十五米,

在这样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门,其雄伟壮观是不难想象的。

应天门墩台东西长51米,南北宽26.5米,三门道,宽度为5米。

两重观

门上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

三门道

应天门为一门三道结构,这是封建政治礼制的要求,是对秦汉以来形成的三道之制的继承和发展。

五凤楼

“五凤楼”是宫城正门的一种形制,上有崇楼五座,以游廊相连,东西各有一座阙亭,形如雁翅,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

十二阙(双向三出阙)

阙楼是城门前两边的望楼,应天门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三出阙城门遗址,

其阙楼高120尺,按1唐尺为30.33厘米来算,高约36.4米。

阙楼有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之分。三出阙等级最高,一般是在母阙外延(或后方)附有两出子阙,规模依次缩小

目前考古发现的三出阙都是隋唐及以后的,形制都基本定型 。紫微城应天门也是平面呈凹形的形制 ,不同的是其城阙为双向三出,结构更复杂,阙楼与城门间以飞廊和垛楼连接。

四、象征意义

紫微宫宫城的南正门“应天门”,取名寓意对应天上的“天门”星座。

天门,为天帝所居住紫微宫的正门 ,也曰阊阖,即二十八星宿之角宿,角宿为东方七宿之首,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为黄道经过的地方。

正所谓“上合天门入明堂。 ”

应天门为什么叫应天门(你不知道的几件事)(4)

网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