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怎么思考的(为何人类再难出一个爱因斯坦)
最早的科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时期,这大概是公元前3000~1200年。
人类在数学、天文学、医学、自然哲学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并且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历史成就,以及文明记录。
古埃及的科学记录
进入古典时代后,科学开始有了基本的雏形,这一阶段开始体现在人们对自我以及哲学上的思考,哲学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一种延续。
经历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科学的两次大突破在两个阶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仅是科学家,更重要的是普通人也终于开始真正地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思考事物背后的真实。
启蒙时代,牛顿和微积分的出现进一步书写了人类能在科学历程中的跨越,科学系统逐渐构造起来。
启蒙时代的科学家们
在这一时期,地质学、化学、生物、天文学,后续推动了19世纪的科学发展。
科学到了20世纪,人类文明经过数千年的积累,终于有了质的改变。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发现让人类文明进入到新时代,科学的发展速度从来没有像过去300年里这般迅速。
今天的科学已经走向了宇宙
要说20世纪在科学界影响力最大且最受欢迎的科学家,一定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开创性地将经典物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相对论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后来他所发现的光电效应定律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成为了发展量子物理学的关键所在。
正是因为这一理论的发现,量子科学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如今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等都基于该理论而来,160~180之间的智商值,使他站在了天才的领域,成为人类社会里极其稀有的存在。
爱因斯坦在公民身份获取现场
如今爱因斯坦已经去世半个多世纪,尽管在这期间同样也有不少人才和专家,但是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似乎就像消失了一般。
人们总说天才是独一无二的,在他去世后,至今也没有看见第二个爱因斯坦。
要说什么人口基数的提升,科学界的新发展变化,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等等。
今天的科学似乎发展地是如此缓慢,已经不再像20世纪那般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
这不禁让人想到,为什么再也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了呢?
科学界需要新的带领
正当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时,有人提出了这是因为有大筛选理论的存在。
大筛选理论也被称作大过滤器理论,该理论假定。
从非生物发生的最早阶段,到达卡尔达舍夫规模的最高发展水平存在一些特殊的发展障碍,这使得人类检测到地外生命极为罕见。
这一概念主要出自罗宾·汉森的论点,未能在可观测宇宙发现外星文明意味着科学学科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论点问题。
高级智能生命的出现是可能的,相关观察被概念化为“大过滤器”。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而它的作用是将可能出现智能生命的大量地点减少为世纪观察到的具有先进文明的少数智能物种,目前来讲只有人类。
换句话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受到了某种力量的限制,相关阈值概率可能存在于人类过去的历史,或者人类未来的历史。
如果是过去的历史,那么人类应该是跨过了这一筛选,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变化。
如果人类还没有跨过筛选,未来我们作为智能生命将会受到进化障碍影响,或者出现高概率的自我毁灭。
跨越大过滤后应有多种智慧生命
最终的结论便是,生命越容易进化到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未来的机会可能就越惨淡。
相关模型的假设是卡尔达舍夫量表,根据文明的能量消耗,来判定文明的标准。
相关假设将文明分成了三种类型,I型文明能够获取该星球上的所有可用储存能量;
II型文明可以直接消耗恒星的能量;
III型文明则能够在其所在的星系内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力,并且可以利用整个星系的能量。
人类如今的科技发展甚至还没有达到 I型的水平,理论学家预测,如果按照该量表的分析,人类至少还要再花费100~200年才能到达I型文明。
3种文明类型分类
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只是一个理论参考模型。
但是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基于文明进程影响来看,人类文明还需要更大大型转折,类似工业革命这样的例子。
卡尔达舍夫规模级别之间的转变指出,这种转变可能代表着同样剧烈的社会动荡时期,因为它们需要超越文明现有领土上的可用资源的硬性限制。
戴森球,行星级解决方案
未来需要等待因此一个普遍的猜测认为,从0型到I型文明的过度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自我毁灭风险。
因为在特殊情况下,文明的母星将不再有进一步的扩张空间。
就以地球为例,如果海水温度超过35℃,那么便会威胁整个海洋的生存环境,从而进一步威胁人类社会。
所有的这一切都来自于费米悖论的思考,进一步衍生出大过滤器的理论,在这之中,也是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
费米悖论揭示了人类文明在今天举步维艰,并且在可观测宇宙中,智能生命和文明的出现极为稀少。
如果这一比例足够高,那它应该在银河系中产生大量现存文明。
此外,鉴于智慧生命克服稀缺性的能力,包括殖民新的栖息地,似乎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文明上的进步和发展。
在太空中寻找新的资源,但是如今我们在茫茫宇宙中搜索多年,为何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
如今我们能够去的最远的地方,只有月球。
同样,为什么我们在宇宙的其他地方看不到智慧的迹象,各种无线电搜索、宇宙射线、电磁辐射搜索都试过了,没有。
费米悖论的提出人,恩里科·费米
最终大筛选理论的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被锁死在地球上,我们永远无法迈出那一步。
但我们应该思考的地方在于,文明的发展还有多远?
或者说,人类文明是否想要跑得更快,可事实上,人类科学才刚刚学会走路。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客观地认识这个问题,人类文明不止需要科学家去拯救,但他们所做的仍然有限。
从过去,到现在
如今的科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尽管不少人认为牛顿是物理学之父。
但实际上在牛顿之前,还有伽利略的发现、开普勒的工作、惠更斯的推导……
所有这一切的工作建立了一个新科学环境,牛顿建立起来的物理系统离不开前人的工作贡献。
牛顿与爱因斯坦,物理界的两代宗师
而爱因斯坦所做的,则是颠覆牛顿的基础工作。
200多年来,牛顿的宇宙和定律几乎没有受到挑战,尽管有许多现象无法仅用牛顿的想法来解释。
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重新阐述了物体应该如何运动,绝对位置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空间和速度。
最终爱因斯坦给人类留下的疑问便是,如果空间和时间不是绝对的,那么引力又是如何起作用的?
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物理学家都在追求爱因斯坦晚年追寻的这个目标,即融合量子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
这种类似万物统一的探索将人类科学拔高到一个更高维度的思想领域,而与我们相关的现实几乎没有任何经验。
爱因斯坦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但科学发展至今变得缓慢也绝不是停滞不前。
如今人类在生物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高,物理界也在今天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这是我们对科学理论预言的一次伟大验证。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的粒子运动
在今天并不缺乏厉害的科学家,但在他们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之前,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例如在欧洲例子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一项研究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人类的未来并不是只靠一两位科学家就能完成对文明的拯救,它需要不断地去积累和发展,最终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从而到达新的高度。
正如螺旋式上升的阶梯一般,科学的“停滞”正在准备突破下一个高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