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各中学2022年几号期末考试(海南多市县中小学生开学将迎来期末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实习生 张子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海南各中学2022年几号期末考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海南各中学2022年几号期末考试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实习生 张子淇
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根据安排,海南中小学生将于2月13日正式开学。受疫情影响,多个市县中小学生上学期并未组织期末考试,其中,海口、儋州、文昌、琼海、乐东等市县本学期相关年级(除高三、初三年级外)期末考试统一安排在下学期进行。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此前发布的《关于本学期期末考试(测评)工作的通知》指出,根据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可以在下学期开学按时返校,将在开学第一周完成本学期小学一二年级学习成果测评和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工作。其中,小学安排在2023年2月16日;初中安排在2023年2月16日、17日;高中安排在2023年2月14日至17日。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将在2月13日提供试卷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相应年级选择使用。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由学校根据复习进度,自行安排考试时间。
距离开学仅剩几天时间,期末考试进入倒计时,如何利用好最后几天的时间迎接好“开学期末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特别邀请海口一中初一年级组长姚实彦结合丰富的经验为广大学生支招。
受疫情影响,上学期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网课学习,加之经过了一个超长假期,要想告别假期综合征,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期末考试,考生们该如何做?姚实彦为广大考生送上4个锦囊。
调整作息 减少娱乐 回归学习状态
首先,调整状态。
“现在很多同学还沉浸在假期中,一说到开学往往会焦虑。”姚实彦提醒,要尽快结束假期模式,一步步将作息、学习、日常活动等调整到与上学时基本一致,以此缓解突然改变状态带来的焦虑。
“面临考试学生容易紧张,这其实是很正常的。适当的紧张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能更好地准备。”姚实彦说,同学们不要太关注自己的紧张情绪,而要拒绝精神内耗,化压力为行动,静下心来认真复习。
“还没有完成寒假作业的学生不要着急,要认真完成剩下的作业。”他表示,写作业是检查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很好方式,同学们可以通过做作业来查漏补缺。 姚实彦提醒广大家长们,最近要控制家庭娱乐时间,也不要带着孩子外出参加太多活动,帮助孩子快速进入开学状态。
举行家庭开学仪式 制定计划 有节奏复习
其次,制定计划,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
“家长们最好和孩子一起举行个家庭开学仪式。”姚实彦说,通过仪式,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计划,包括期末考试复习的计划,考完试再进行总结。
“一份科学的复习计划,可以让学生的复习效果事半功倍。”姚实彦建议,学生根据考试范围和内容,规划好每一天的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各科学科时间。“计划关键在于落实,同学们要认真执行每日的计划。”他强调。
回归课本 整理错题 专题训练 积极请教
第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并落实到行动。
“这个阶段的复习要回归课本。”姚实彦表示,各年段的复习还是要紧紧依靠课本。复习课本有多种方法,比如结合关键词、思维导图、放电影、整理笔记等。
“回归课本不等于死记硬背。”他强调,同学们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所针对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课本的同时,要重点整理错题。“复习的重点是查漏补缺,以前做错的题往往是学生的薄弱项,同学们可以通过回顾错题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
另外,进行专项题型训练。“可以自行在家里按照考试的时间来进行模拟题的训练。”他提醒,对于课本中的经典例题和配套习题,同学们也可以再适当做一做,巩固下。
“对于不懂的知识要积极请教。”姚实彦提醒,对于知识盲区,要及时打电话咨询老师或者身边的同学,通过请教或讨论收获更多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劳逸结合 适当休息和运动
第四,劳逸结合,积极参加运动和劳动,“不要因为面临期末考试就放弃了运动和劳动,一味埋头学习。”姚实彦说,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才能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面临期末考试,肯定会有压力,所以更要适当放松,可以学习一两个小时以后适当休息,做眼保健操,或者出门走一走,缓解压力。”他建议,同学们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建议父母最近给予孩子必要的监督和帮助,而非放手不管。”他说。
历史学科复习
根据关键词梳理知识点 进行扩散思维题型训练
作为海南省中学历史学科带头人、历史高级教师,姚实彦同时对同学们做好历史科目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我一向提倡快乐学习法,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有效的复习目的。”他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课本目录上写下每个单元的关键词,利用关键词梳理出本章节的知识脉络,按照点、线、面的方式回顾知识点,把整本书读薄。同时要进行扩散思维题目的训练,掌握相关的做题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注意审题,同时要结合给分点分步骤答题。”他说,万变不离其宗,除了识记知识以外,还要懂得理解和运用,把历史跟现实生活相紧密结合起来,举一反三,以史为鉴进行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