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起四渡赤水战役(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伟大的战役)

为什么发起四渡赤水战役(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伟大的战役)(1)

几十年以来,研究四渡赤水战役的人很多,讲述这一段历史的人更多, 赞美之词不计其数。

但是这一切都是站在上帝视角做出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的战役的结果,也知道了各方的兵力部署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分析与战场,当初面临的情况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我们很多分析都有些流于表面,那这场不大的战役究竟伟大在何处呢?其深层的智慧又在哪里?想要找到这个答案,首先要了解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

四渡赤水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之战又是惨败,两次战败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十万红军剩下了三万多人。而且因为李德,博古等人还一意孤行,抵制主席的正确路线,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派出了40多万大军围剿红军。如果说战士们的士气没有受到影响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氛围,都需要一场胜利来改变这种局面,只有胜利才能摆脱敌人的包围圈,也只有胜利才能让战士们看到前进的希望。毛主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挥的四渡赤水。这个时候每走一步都关乎全军的生死存亡。想用三万人去戏耍40多万大军还要摆脱他们的包围,这个难度有多大,这个压力有多大,是我们永远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进而指挥全军,相互配合作战,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胸怀才能做到啊。要知道,当时我们没有侦察机对情报的获取,只有步行的侦查人员以对敌人电报信号的分析。所以,当毛主席做了具体判断时,更多的是依靠他对敌人的各种分析和把控,然后料事于先,把敌人永远甩在身后,这就需要超人的智慧。

为什么发起四渡赤水战役(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伟大的战役)(2)

有极少数人说,四渡赤水就是一直在逃跑,称不上什么胜利,这些人对四渡赤水都是没有足够的了解。如果说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是被动情况下决定的,那么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开始都是毛主席带领红军主动出击完成的。这就是典型的运动战。在这种快速的运动战中,还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其中的难度更大因为是运动战的变数更大,本身我军的人数和装备就处于劣势,一旦一步走错,就没有了回头的机会。但是毛主席把这种运动当中的变化运用到了极致,把这种变化当成了我军的有力武器,每一步都在敌人的意料之外。特别是第三次和第四次渡过赤水河,这两次渡河是一套组合拳,从第三次渡河开始,后面的每一步都已经在主席的心中成型了。而对于国民党方面来说,红军三渡赤水已经让他们看不透了。紧跟其后,追过赤水河,这个时候让他们更加意外的结果出现了。红军趁机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把敌人甩在赤水河那边。任何战争当中,一方被另一方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就已经处于被动了,已经失去了主动权,能掌握主动权的战役有很多,但是以三万人细耍40多万人的例子可谓是凤毛麟角,而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一个例子。越是专业的军事人才,就越是佩服毛主席的智慧和魄力。在那种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还要保持冷静的信心。要用三万人去调动40多万人变被动为主动。这一切的难度有多大,只有专业人士更明白,四渡赤水,另一个精彩的点就是变在二战之前。世界上的军事战争理论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研究兵法2000多年的中国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能使出什么招数,都是桌面上明摆着的,如何在这种相互了解的情况下获胜?甚至是以少胜多,就需要一个辫子,把大家能知道的各种战术灵活地变化起来。大家都在考虑变化,哪一方的变化更合理,更能出人意料,那他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克制敌人的优势。胜利的可能就会大很多。在四渡赤水战役当中,毛主席就把这种变化用到了极致,每一步都能料敌于先。每一步都是敌人不曾想到的。所以,西点军校才会把主席称为真正的战神,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专业人才反复研究这场战役。

为什么发起四渡赤水战役(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伟大的战役)(3)

想从当中学习伟人的智慧,这场战役也在世界军事人才培养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想说的是,毛主席的军事智慧是来自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再加上个人的天赋形成的。这是一个厚极薄发的过程,绝对不是研究几个例子就能学会的。首先,能把中国古兵法融会贯通,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再把这些理论结合到战场的实际情况当中,这实践过程就更难了。所以越是深入研究四渡赤水,越觉得毛主席的伟大难以言表。我们在缅怀伟人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伟人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继承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宏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